鸡西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 何 心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与改革开放同步,经过40 余年的发展,历经了萌芽期、建设期、应用期再到现在的“2.0”新时期,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世纪之初的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自此,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工作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承担起弥合教育发展鸿沟,实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责任。
鸡西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不开的。“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 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让“一枝独秀”的优质教育资源绽放成百花齐放,使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山区还是平原的师生都能够享有平等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教育改革。
鸡西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边境线长641 公里,面积2.3 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181 万。区域内有中小学校148 所,教师1.2 万人,在校学生11.3 万人。边境线长、中小学校分布散、城镇与乡村教育资源有差距是影响鸡西市教育发展的现实条件,也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2011 年,鸡西市被教育部确定为“网络学习空间普及与应用模式探索”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信息化的工作重心落在了如何扩大和运用信息化成果,助力边疆地区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共享。
作为优质教育资源传播与共享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建设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利器。思想决定行动,教育信息化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我们抓住“网络学习空间普及与应用模式探索”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的机遇,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了鸡西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指标。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让鸡西市教育信息化从蓝图开始变为现实。为保证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顺利完工,我们从2012年开始,通过不断的考察论证、寻求国内各教育信息化企业的合作,最终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方式,与“北京伟东云教育集团”合作,将鸡西市域内六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由企业一次性投入进行建设,政府分五年无息偿还,实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基础设施建设以“三个统一”为抓手,实现了鸡西市城乡学校“远程教育”基础条件上的“一个都不能少”。一是统一建设标准: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的要求达标;二是统一进度:全市学校不论原来基础如何,都要在2015 年秋季开学前保证完成建设任务,可以提前完成,不能延后;三是统一验收:工程建设结束后,聘请专家按照国家标准,逐地逐校进行验收。到2015 年9 月份,鸡西市全面完成了“三通两平台”的基础建设任务,全市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消除了边疆地区鸡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农远”工程到“三通两平台”建设完成,教育信息化经历了1.0 阶段的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台子搭起来了,教育信息化这台戏能不能唱起来,关键在人。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四种人”的培训上。第一种:教育行政干部,从教育局局长做起,带领各县区教育局的局长和机关干部,带头学习教育信息化理论知识,了解信息化发展状况,不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力、认同度和领导力;第二种:教育科研人员,从教育学院院长做起,带领各县区教研、科研和市级名师等,学习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教研员空间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提升全市教科研人员信息化的研究能力、指导能力、实践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三种:学校管理人员,从校长、教导主任做起,持续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理念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校长、教导主任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和执行力;第四种人就是广大的城乡中小学教师。分批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推动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常态化应用。
有了认识,更要有行动。为此,我们从整章建制开始,用制度去搅动教育信息化的“一池春水”。年度目标考核机制。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中小学目标管理和教育行政部门目标管理中,每年初设立通用目标和专用目标,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年底进行“兑标考核”,做到“压力年年有,年年上台阶”;月度督查机制。组成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组,每月深入各地,对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月在督查工作例会上,进行反馈,确保各项工作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都能抓实落靠;分类指导机制。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需要,成立了市、县(市)区、校三级协调推进组、技术指导组、教研协作组、资源开发组、评价考核组等5 个常态分类指导小组,覆盖面达到100%;校际联动机制。在全市选取优秀学校作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研基地学校,每一所基地学校带动5 所农村薄弱学校,组成联动共同体,把基地校的常规教研活动迁移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开展校际间教、学、研互动;实名积分管理机制。所有教师实行实名制登录和积分制管理,根据教师上传的资源类型和实际需求情况,给予不同的积分,教师个人积分累计成为所在学校的积分,不断激发学校和教师开发、利用优质网络资源的热情。
2016 年6 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主要体现了三个理念:一是进一步从建设走向应用,二是进一步从单点到全局,三是进一步从条线到融合。这一时期,随着“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基本可以满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本市的教育信息化逐渐实现从建设到应用的转变,进入了以“融合创新、智能引领”为特征的教育“2.0 阶段”。我们在推进“办好网络教育”中,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一二三四”工程,全面推进了教育信息化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搭建一个中心,实现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采用两级结构,建设鸡西市云教育服务中心,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心搭建一级云服务平台,在规模较大的密山市、虎林市、鸡东县、鸡冠区、恒山区教育局搭建二级云服务平台,学校采用端到端光纤直连方式接到县区级信息中心,县区级信息中心和市直学校采用光纤方式连接到市信息技术教育中心。全市各类教育应用系统实现统一门户、统一数据、统一认证,建立了与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相衔接,符合地域实际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应用广泛”的教育信息化格局;
二是完善两大平台,实现网络学习应用框架全覆盖。完善鸡西教育公共管理平台。搭载了智慧课堂、微课掌上通、优教通等教学系统及学习平台,通过0A 办公系统、高清录播教室系统、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督导评价管理、家校互动等集约化的教育服务,为全市教育系统提供电子政务管理、电子学籍管理、网上招生考试、网上公文流转、视频会议等优质服务,构建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信息与资源、办公与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鸡西市数字教育资源平台。建设鸡西市教育资源库、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学习网站,普及推广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创办“鸡西微课创新学习平台”,开设学生学习专题网站,开辟“学科学法指导”“在线学习中心”“心理健康咨询室”“体验德育课堂”“热点知识辅导”等栏目,满足师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形成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习方式,实现了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自主化和公开化,形成具有鸡西特色的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体系。
三是创建三个课堂,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依托鸡西市教育专网、高清录播教室教学系统和省市名校、特色学校的优质资源,重点建设“专递课堂”“名校课堂”“名师课堂”,利用网上同步上课的方式,组织特级教师、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设同步网络课堂,开展优质教育资源推送活动,使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师生足不出户就能同上一堂课,实现“零距离”对话,让更多学生受益,推动了城乡、校际间教学互动和资源共享。
四是推进四项应用,实现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转变师生学习方式。全市148 所学校、2235 个班级注册了空间,教师空间注册9589个,学生空间注册81408 个,家长空间注册56514 个,学校成了一所开放的“云学校”;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实践,转变教与学方式。在全市建立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试验学校,实施师生角色转化、课堂互动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了“学生课下学习、课上解决问题、当堂测试评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进区域在线网络教研,转变教师研修方式。利用名师工作室、教研员工作室、网络研修共同体、学科学习交流群,广泛开展区域性“网络学习空间主题式教研”“学科会诊指导”“网上示范课”“网络专题讨论”等活动,同时,“高清录播教室”将全市所有教师的教案、学案、课件和练习题搬上云空间,教学实现公开化、可视化,“一个问题大家想、集体智慧大家享”的网络教研活动已经成为新常态;推进个性化学习与应用创新,转变家校共育模式。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家长注册网络空间,并通过网络空间与学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依托学校空间、班级空间和微课掌上通等资源,向家长、社会推荐和介绍家校共育政策建议,实现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家庭与学校的多元互动,形成了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的“伴随式”家校育人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给鸡西市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资源积累和共享的机会,把单纯的学校个体资源宝库演变成全体学校互通有无的交流平台。对鸡西市教育特别是在教育均衡发展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带来了新的变化。
一是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本市的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科研人员和师生,对教育信息化经历了由认识不足到认识深刻的转变。举个例子,原来有位老校长,当时局里给学校装备了一个标准的微机室,看着崭新的设备,老校长非常高兴,爱不释手,并告诉微机管理员谁都不能动,只有给上级检查的时候可以看。现在,我们的校长不仅通过无线终端进行听课、管理,甚至在网络空间建设上也都先行一步。
二是区域教育进一步均衡。教育信息化使我市城乡学校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无论是在远离鸡西市245 公里位于乌苏里江边境上的珍宝岛“八一”红军小学,还是位于兴凯湖畔的兴凯湖中学,都能够通过网络与市区内的优质学校互联互通,同步教研、同步授课。有的学校还通过网络,与哈尔滨市的学校建立同步课堂,师生足不出户就听到了来自远方的教学。
三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进一步激活。通过网络把国家名师、名校长的讲座培训,直接传送到了城乡学校的办公室里。通过教研平台,山村和矿区学校的教师也能和鸡西市内,甚至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的教师进行学科教研。教育信息化使得一批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甚至成了“网红”。鸡东县一位农村小学老师,通过网络空间建设,自发的建立了交流群,来自全国十几个省的教师5000 多人,每天进行互动交流。信息化手段的便捷和年轻教师的成长,也激发了老教师的学习热情,不少年近退休的老教师,也能自己制作微课、熟练使用电子白板,甚至在网络空间建设上,拥有上千名的“粉丝”。教师已经由建设之初的被动应对转变到主动应用上来。
四是让城乡每一名学生都能平等接受优质教育正在成为现实。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不再是简单的使用,而是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以“智慧课堂”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学生获取知识不再局限于文本,而是通过网络把知识变成声音、图像、视频等,同时结合对大数据分析,课堂教学检测、评价更加及时、精准。以“空中课堂”为主要形式的网络学习,学生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即使学生的家远在边境线上,也能把名师请到家中,实现了处处可学。以“作业盒子”“速算盒子”等各种学习软件的应用,学生只要通过手机、PAD 等移动终端,就能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自主学习。以教师网络空间和学科微课为代表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