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勇 吉林省通榆县融媒体中心
媒介融合是指多种媒介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媒介融合而言,是在数字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形成的,这里的技术主要是指媒介内容的数字化。当文字信息、图片以及声音都转化为数字信息之后,它们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扩大,使得这些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媒介之间自由流动。例如报纸变成了电子报纸,人们通过网页就可以进行信息的浏览,不断地打破已有的媒介界限。与此同时,媒介融合也使新闻资源的共享,不同的媒体内部也都有不同的媒体平台,可以通过媒介融合达到新闻资源的分享,对于一些期刊报纸来说,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媒介的传播成本,不断地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满足受众的需求。媒介融合也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变革,产生了融合新闻,也对新闻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早在1990年,维亚康姆公司总裁萨默·雷石东在决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内容提供商时,就有过如下发言:“总会有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但内容永远是根本。”当代的新闻媒体,所有的技术手段运用,最终也还是为了信息内容传播的准确、快捷、丰富、多彩。因此,不同的传播渠道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更非谁取代谁。我们要把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特点,安放在新媒体中,让具有真实、权威、正能量的优质内容,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价值追求。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体在和其他媒体进行融合前可以先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逐渐提升自身的效益。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新闻的内容在不同的栏目中进行差异化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分析报道,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例如在针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时候,针对该新闻的评论有很多个不同的方向以及关联点,栏目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就可以不同的栏目进行不同观点的报道,实现电视台内部信息融合的可行性,这也需要工作人员有意识地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新闻素材的使用,才能更好且高效地利用新闻资源。与此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也需要和网络融合进行创新性发展。在进行新闻传播时,可以利用媒体各自的网络平台,例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以及抖音短视屏等媒介进行新闻的传播,不仅提高了新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闻的输出,从而扩大了新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仅如此,信息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闻传播也可以利用手机App进行,在进行新闻图文编辑的时候穿插进行,不仅突出了新闻的侧重点,也有利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通过这种更适合年轻受众阅读习惯的方式进行新闻信息的编辑和传播,也有利于增加新闻内容的点击量,也是媒介融合下的一种发展方式。除了进行图文编辑的传播以外,还可以利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新闻传播,也方便人们刷视频的同时了解一些社会正在发生的事。
媒介融合下,新闻工作者也需要树立全天候报道的思维,不断地将数字技术融入新闻制作的环节,进行新闻的不间断滚动报道。不仅如此在进行新闻内容推送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以及各自的浏览习惯进行受众的精准定位,并进行针对性的内容投放。根据互联网大数据,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为客户推送个性化的信息,将新闻内容进行精准性传播。还可以根据相关用户之间的联系进行更多潜在受众的挖掘,在进行相关内容报道的时候,提高话题的讨论度,增加受众对媒体的好感度以及信任度。在进行网络新闻传播的时候,一些媒体想要更多的将新闻进行受众的传播,不间断地进行新闻的推送,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受众的负担甚至反感。因此在进行新闻内容推送时也需要根据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进行相对应的新闻推送。例如针对中年人来说,会在上班期间习惯性的打开今日头条进行新闻的浏览,针对这个时间段,以今日头条为例就可以进行一些相关内容的推送,根据中年群体以及各自新闻的阅读习惯进行相对应的新闻推送;中午休息期间是新闻推送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段时间可以进行综合类的新闻以及热点资讯的推送;傍晚至晚间也是新闻传播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段阅读时间充分,受众也有兴趣和精力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因此在这个时间段适合进行情感类或者生活类的深度新闻报道。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创新的思维。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重塑思维模式。新闻工作者要具备网络思维,明确互联网对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勇于创新并有效利用互联网开展新闻工作。新闻媒体要及时捕捉到网民发布的有价值的信息,并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还原新闻真相,通过专业的新闻传播手段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因此,新闻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工作思维,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新闻传播工作中。
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新闻业是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改变的是媒介,不变的是新闻。传统新闻业只有以新闻为基本,新技术为支撑,兼容并蓄,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