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智慧物流发展策略

2021-01-14 02:28乔梦园马京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京东物资物流

□文/乔梦园 马京楠 徐 阳

( 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 提要]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物流企业在此特殊时期承担了将绝大部分医用、救援物资驰援一线和群众生活物资运输的重担,同时由于交通管制、运输人员短缺等问题使得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在面对此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显得力不从心,智慧物流的发展变得更加迫切。 本文探讨智慧物流在此次疫情防控状态下的作用、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策略。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我国快递行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早在2017 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无疑与物流行业密不可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号召居民减少外出、大量生活必需品需要依赖于网上购物的情况下更是如此。2020 年5 月,国家邮政局最新披露的快递行业相关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快递业务量实现190 亿件,同比增长11.5%。但同年3 月份几家快递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显示,在2 月份只有顺丰速运营业收入增长77.03%,其余的“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营业收入均呈下降趋势,申通快递业务营业收入更是下降了47.66%;尽管顺丰公司作为直营模式快递公司复工更早更快而实现了第一季度业务量的大幅增长,但同时第一季度公司成本也同比增长了43%,快于收入增长,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6%。由此可见,传统的物流发展、运作模式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成本偏高、资源整合力度低等问题,在当下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急需转型升级,智慧物流在此契机下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一、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从而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一种现代化物流模式。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带动物流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态势,物流业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智慧物流的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2018 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超过4,000 亿元,预计到2025 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国家层面也积极推动其发展,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之后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从各自职能领域出发部署了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相关工作,为推动智慧物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也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存在,京东物流早在前两年已经致力于打造无人车、无人仓、无人机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供应链。目前,“无人技术”已经在京东多个“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实现入库、存取等多个环节的无人化操作。京东无人机也在多个地区完成无人机送货的试运营,无人车也在2020 年“双十一”实现了配送第一单。可以说,京东是行业内最早指出“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趋势并进行战略布局的电商企业。在疫情蔓延、传统物流运作条件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智慧物流走进了大众的生活,让行业、消费者看到智慧物流的优越性,相信在此次疫情的契机下我国智慧物流的建设必将迎来新一轮提速期。

二、疫情下智慧物流的作用

( 一)智能供应链助力物资供应。 疫情发生后,各大平台线上订单量陡增,快递企业面临着将救援物资驰援一线和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物资供应的双重重担。在线下沟通不畅、供应链沟通严重受阻的情况下不少公司纷纷告急,订单配送压力巨大。而京东物流依托其数字化物资供应链体系在此次疫情中大放异彩,展现出其供应链体系的强大生命力。疫情下首要任务即是保障救援物资的运输,京东在接到企业或组织的抗疫物资需求后可以通过数字化寻源在两小时内找到供应商,有效地解决了供需信息差的难题,并且凭借其智能供应链和智慧物流体系在48 小时内完成配送。同时,京东在疫情发生后很多居民生活物资难以得到保障的局面下开启了“移动菜篮子”计划,该计划凭借其智能供应链的优势充分整合线上线下信息资源、对农户收到的蔬菜订单进行优先揽收、优先配送,并采取“产地直销”的直供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助力居民物资保障。“菜篮子计划”因其良好成效,短时间内即在50 多个城市落地实施,平均一天揽收将近350 吨农产品,有效解决了当地生鲜、蔬菜产品买卖“两头难”的问题。可以认为,京东凭借其智能供应链在保民生、抗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做出了巨大贡献。

( 二)“ 无接触配送”一举多得。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避免聚集性风险,疫情期间不少生活必需品也转变为网上购买,线上订单量剧增,但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不少地区实行小区封闭管理、快递驿站暂停营业等措施来减少人员接触,这使得本来就亟待解决的快递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里变得更加棘手。面对此困境,各大快递企业各显神通,“无接触配送”大行其道。苏宁借助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科技力量,推出机器人协助配送计划,由快递员将货物配送至小区门口后,交由已经消毒的机器人将货物送至消费者家门口,期间机器人可以自行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乘坐电梯以及提醒消费者取货,完全实现“无接触式配送”,并且其定位精度在50mm 以内,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在接触即风险的大背景下,苏宁提出的“快递员配送、机器人送货上门”解题思路具有重大意义。2020 年2 月5 日京东物流为降低在疫情重灾区工作的快递人员的感染风险向武汉市运送了第一批智能配送机器人并于次日投入使用,完成了首个医院配送单;同时,京东物流为保障偏远地区快递的及时配送,在江苏、河北等农村地区开展了无人机配送服务,实现了“免接触式”的物流服务,有效降低了传染风险。疫情下的无接触配送在降低病毒传染风险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驿站收货可能会出现的错取、甚至丢件等人工失误现象的发生,改善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可谓是一举多得。

( 三)“ 机器换人”提高仓储环节工作效率。由于疫情影响所带来的复工复产缓慢,人力资源紧张的问题使得不少企业都加快了仓库物流仓储这一环节“机器换人”的节奏,选择让机器人来履行搬运、分拣、拣选职能,并且通过与其他智能装备的团队式协作,从而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运输。在京东“亚洲一号”智能物流中心仓库中除了入库口的叉车工基本看不到工人,叉车工将货物送到入库的自动传送口上,接着托盘和货物便被传送带传送到立体库,然后立体库中22 米高的堆垛机便接到托盘,根据入库的信息迅速放置到它该去的位置,而每个托盘上的二维码条码便是它们的身份标识,这种智能化入库、堆垛使得京东完全省去了人工成本,入库效率也比传统立体库提高将近5 倍。菜鸟的“未来园区”在此期间也大力投入了自动化分拣线、AGV 机器人、机械臂等技术,在消费者下单后机器人取出成批商品,之后由机械臂将批量商品拆零并贴上快递面单后进行分拨,实现了整个流程无人操作,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运营成本的节约。

三、疫情下智慧物流体现出的不足

( 一)末端配送不完善。在疫情期间,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许多街道、小区、家属楼都被封锁,物流配送车辆和物流配送员都无法进入街道,无法实现物流的末端配送。这个时候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物流公司纷纷热衷于“无人配送”。目前,国外有谷歌母公司Alphabet 的多旋翼飞行器、谷歌X 的类似于“双体船”的固定翼飞行器、亚马逊等的多旋翼飞行器,国内有京东智能物流、菜鸟包裹、顺丰物流等,但是“无人配送”技术不成熟,技术周期长、前期投入资金多等缺点,目前国内无人机应用范围控制在500 米以内,飞行高度一旦超过1,000 米即有可能危及飞机航线安全。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意味着需要申请大量航线,大部分无人机试点都选择在了西南部以及北部一些较为偏远、人口密度也较低的地区。无法大范围覆盖。此时,物流快递业又将前几年提出的物流快递储存柜拿出来,具体有蜂巢、顺丰快递柜,让物流包裹放在快递柜内,即实现了无接触,又保证了包裹安全。

( 二)智慧物流人才缺失。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疫情”,在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上全能型物流人才稀少,全国物流企业的基础薄弱,对智慧物流业和全能型物流人才认识不足。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从而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一种现代化物流模式,是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智慧物流全能型物流人才需要掌握科学技术和信息管理,更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国际物流相关知识,也需要管理运筹学、高等数学、统计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的支持。虽然在2014 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的通知,但在此次疫情下还是凸显出智慧物流人才缺失。

( 三)物流企业缺少相应的应急措施。在2020 年1 月24 日左右疫情大规模爆发,国务院立即启动应急策略,各省纷纷响应,启动一级疫情防控政策,疫情初期公路运输车辆向湖北运送口罩、测温仪、防护服、医疗酒精、消毒液、医疗器械等疫情防控物资及相关生活物资7.4 万吨。民航系统共保障运送防控物资5,375.87 吨,国家铁路集团累计装运防控物资2,406 批、10.5 万件、1.98 万吨,其中防疫物品1,973 批、9.7 万件、2,049吨……。但是,武汉医疗物资非常紧缺,凸显出的问题是:此次疫情期间,过多的目光被放在医疗物资产能不足和储备不足上,但更关键在于医疗物资分配不及时。在物资告急的同时,国内外的捐赠物资却没有及时运出,导致疫情工作受阻。出现这些现象,原因主要有:一是在于捐赠和应急采购的物资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甚至国际,数量庞大,位置分散;二是在于物流中转中心人员配备不完善和经验不足;三是物流企业缺少处理相应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经验。

四、疫情下智慧物流发展策略

( 一)加快完善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由于此次疫情的病毒具有传染性,这就要求各大物流企业优化物流设施的中间环节,升级物流信息设备、包装流通加工设备、仓储技术设备、装卸搬运设备,尽量实现自动化、无接触,还有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上尽量实行“无接触配送”,这也是各大物流企业解决末端配送问题,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服务质量的一个契机。一方面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尽快落实无人配送,通过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小区快递柜等多种方式实现无人配送;另一方面加强物流配送人员培训,做好消毒工作,通过电话短信沟通、APP 内自选、快递驿站等多种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进行配送。

( 二)加快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加持。早在2016 年我国物流从业人员就已达到5,012 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6.5%,然而数量庞大的从业人员并没有为我国物流业向智能化、高水平发展带来动力。2018 年我国物流人才缺口约为150万,我国12 类紧缺人才中就包括现代物流人才。智慧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还要对当下新兴起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有一定认知。高校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主干力量,对缓解智慧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起到关键作用。但目前来讲,我国大部分高校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仍然偏重于理论层面,很难真正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中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提升实践性课程比重,并且增设学生实践平台,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同时,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开发协同育人模式,提高产教融合程度。通过着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来助力高校培养出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三)优化智慧物流应急措施。 2020 年1 月20 日左右,因钟南山院士提出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这时就已经出现了口罩断供情况。还有在我国多地出现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引发的局部地区的抢购与部分商品的供应不及,这时的情况就已经提醒了人们,建立物流企业应急措施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应该成立应急救援小组,保持24 小时开机在线,实行24 小时值班制和首问责任制,还应该通过感应器、智能标签、GPS 等软硬件和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智慧技术,实现应急物资的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与智能控制;其次,通过大数据预测技术,及时分配救援物资,不再发生前线需要物资,而物资却在入库盘点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应重视在此次疫情下智慧技术、大数据预测、应急预案、处理效率、响应时间暴露出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整体优化应急预案,吸取经验。

猜你喜欢
京东物资物流
被偷的救援物资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救援物资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