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利 张朝乐门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后天习得创造并群体性共有的复杂的整合体[2]。边疆地区高校理应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边疆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动力、优势、内在机理与行动路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组织的行为需要动力驱动。边疆地区高校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亦是如此。在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动力的持续推动下边疆地区高校才能持续的产生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行为,边疆地区高校的组织理念才能持续内化到高校内的个体行为中,在微观层面上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
组织行为的实施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与决策中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与决策中心。中国共产党在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特征基础上做出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决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决策便是这种核心决策的结果。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核心动力所在。
不同社会组织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动力,受到自身组织特征的影响而呈现差异性。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是高校组织的根本任务所在。因此,人才培养过程对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提出的要求,是高校组织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内在动力所在。
受教育对象的原有身心特征是学校组织选择教育措施的依据之一。对于边疆民族高校而言,其受教育对象群体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内部多民族的学生群体。因此,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在选择教育措施过程中,必然的需要关注受教育群体的文化背景,以教育目标为引领,教育内容中创新性地交融民族文化,进而达到提升改变教育对象的教育效果。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社会服务职能是指高校直接为社会事务提供技术支持,满足社会的特定需要的职能。我国边疆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汇交融的主要空间领域。边疆地区高校身处的周边社会的需求,包含着更多的对民族文化的创新性服务需求。边疆地区高校在实现自身服务社会的根本职能过程中必然需要创新交融民族文化,进而促进周边社会环境的发展。因此,服务社会是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外在动力所在。
综上所述,边疆地区高校在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方面有着持续的动力供给。其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动力所在,指引着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方向。而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内部与外部动力所在。这种“一核二元”的动力供给是边疆地区高校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动力的主要结构属性。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优势是指边疆地区高校在此方面比其他地区高校或其他组织而言所拥有的更加有利的因素。全面深刻地认识边疆地区高校的优势,有利于在实际的工作中挖掘发挥有利因素,提升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效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根本制度保证,进而也是各类社会组织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本质优势所在。党的领导能够高瞻远瞩地指出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方向与原则。保证各类社会组织的相应行为能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形成强有力的行动合力,创新交融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基础上传承保护民族文化,不断创造更高层次上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态。
边疆地区是历史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互交汇交融升华的重要地域。在生产生活领域,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持续生成中华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形态。在制度路径层面,边疆地区不断生成共治共享的制度路径,赋予边疆社会以稳定秩序;在精神财富层面,边疆地区塑造着各民族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符号,享有着共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边疆地区悠久的文化交汇交融历史赋予边疆高校以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路径优势与经验优势。
边疆地区高校因建立并发展在边疆地区,受到边疆地区交汇交融文化形态的影响与规约,在历史上持续地服务于周边社会的文化创新交融事业,生成了优良的传统。这种传统体现在边疆地区高校学生与教师的融合结构、校园文化的交汇态势、教学资源的交融格局。边疆地区高校历史上的文化创新交融优良传统,为后续的文化创新交融与传承保护赋予显著的行动优势。
边疆地区高校民族文化因素丰富。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知识体系、物质文化要素制作能力等。边疆地区高校少数民族教师众多,往往掌握着多种民族语言文字,拥有融合发展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能力。少数民族教师能够从自身学科知识与教学需要出发,发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字间的互补关系,融会贯通地发展学科知识与符号体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少数民族学生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多种语言文字与知识体系,将文化要素与自身所学学科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创新交融中华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在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将由个体的人通过一种创造性思维来具体完成。剖析这一具体心理过程的内在机理能够对参与这一过程的个体产生直接的指导作用。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者、教师或学生首先需要明确在现有条件下以何种方式保护或创新何种内容的民族文化要素。这种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生长点需要人们通过积极的观察和主动的思考来发现并建设性地提出。“有些发现和发明是在建立新观念或创造新事务的刻意追求中产生的”[3]。在这一过程中个体需要对文化要素的传承保护怀有一种积极敏感的关注倾向。学校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或文本宣传等方式提升个体的这种积极关注倾向。当某一个体行动者感知并联想到某一生长点时便可以调动自身所能调动的组织资源进一步实施创新交融的新的具体措施。例如,一线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课程准备、科研活动或师生交互资源,主动地实施创新交融活动。如果是一名管理者发现新的生长点,可以通过自己的管理职能与组织行动力,影响组织内的其他行动者共同的以组织的力量开展创新交融活动。
发现新的生长点后进行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具体办法便是整合民族文化要素。文化总是由具体的要素组成。文化要素包括语言符号、图案符号、器物、诸种艺术类型、制度路径、价值倾向等。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过程并非是空洞的过程,而是需要基于上述诸种文化要素中的一种或数种得以进行。整合民族文化要素便是指对不同民族文化间的文化要素进行创造性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形态和新功能的文化要素。整合后的新文化要素应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例如,包含多个民族音乐元素的新歌曲、运用多民族符号图案的服饰同,在比较层面上阐释多个民族价值观间的相关性、不同民族内传承的民间故事间的相关性等。边疆地区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文化要素整合能力。
某种新的民族文化要素被整合创造出来后行动者需要赋予其一种特定的稳定形态。例如民族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作为特定科研成果的组成部分而存在。通过这一稳定的结构形态,整合后的新文化要素被赋予新的功能,参与到民族地区高校的常规工作进程中,实现持续的传播。传播是文化创造的重要环节,是新文化要素真正获得持续生命的关键所在。边疆地区高校可以为新文化要素的传播提供有利的工作条件。
文化要素的整合创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组织载体和行动路径。借助于组织载体和行动路径,文化要素整合的内在机理才能实现。边疆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过程才能被持续完成,进而通过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提升。边疆地区高校的这一行动路径应该在高校组织原有的基础组织或功能单元中加以寻找。
教学研究活动和继续教育活动是高校固有的教师交流、学习与提升活动。管理者或教师们的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的相关意识、态度或能力可以通过教研活动与继续教育活动加以培养。文化要素整合切入点的持续观察意识、不同文化间相关要素的整合能力、新要素的功能赋予能力、新要素的持续传播能力等都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活动加以培养和提升。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对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授课教师进行前期辅导,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研活动与继续教育活动的教育效果。教研活动与继续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授课者可以通过加强活动评估与评价,改善培训效果。
教研与科研项目立项能够在常规的培训基础上赋予行动者们围绕某一文化整合项目持续工作的平台。边疆地区高校可以积极设立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申报指南指导教师确立文化整合项目,倡导教师们积极申请文化整合项目。项目立项后通过项目开题、中期检查与项目结题环节,持续关注并指导教师们的文化整合创新过程。课题负责人可以协调课题组内部成员们的学术专长与技能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创造性地工作,整合富有新功能的文化要素。在开展科研过程中课题组要持续考虑整合后的新文化要素的后续传播需要,设计出有利于传播的文化要素内容与结构形态。“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行为之间需要通过激励加以连接”[4]。高校可以制定灵活多样的科研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们的文化要素创新整合活动。
新的文化要素被整合出来后需要在外部时空中持续传播。传播的过程和新要素的功能与结构形态高度相关。对于边疆地区高校而言,新要素的传播主要借助于成果展示与发表来实现。图书馆、展览馆与美术馆、校园建设与室内布置等都可以作为成果展示平台,传播新要素。图书出版与论文发表等途径作为成果发表环节,可以传播新文化要素;另一方面,边疆地区高校可以通过社会服务环节,直接向社会传播新文化要素,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
归纳而言,边疆地区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功能。在党的领导下,边疆地区高校在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积极动力与能力优势会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高校可以遵循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民族文化的内在机理,积极搭建与完善外部平台,持续地整合并传播新的文化要素,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