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金,詹佳慧,曹奕颖,黎慧玲,韦克甲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当前,寄生虫病的感染在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较为严重。资料表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情况较10年前有明显改善,但是仍然处于高水平,是该地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1]。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严重落后的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由于群众普遍缺乏寄生虫病相关知识,也不具备较强的防范意识,最易诱发寄生虫病的感染。寄生虫通过损害人体健康、消耗体内能源物质,影响人们的生产和再生产[2]。解决边远发展滞后地区的健康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因而实现乡村振兴、健康中国2030,亟需对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防控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2020年6—12月,调研了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防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百色市西林县曾是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城,虽经批复同意脱贫摘帽,但全县整体教育条件、医疗水平等比较落后,其中,普合苗族乡岩腊村是典型的贫困村落、交通不便、经济困难、医疗条件还不够完善地域,重点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存在诸多问题。调研发现,贫困地区寄生虫感染因素及疾病防控现状有以下几点:一是贫困地区的家庭人口子女多,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因此卫生健康问题难以得到保障。二是贫困地区村民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村里大部分青少年存在厌学心理,有辍学想法,不利于实施教育脱贫,更不利于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学习。三是虽然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下贫困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环境条件恶劣,卫生条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村民居住环境简陋、易滋生细菌是引发寄生虫病的重大隐患。四是贫困地区卫生门诊少,医疗条件差,大多村民对饮食健康和自身卫生健康一知半解。五是贫困地区的村民获取外界信息渠道少,大部分村民对系统全面的寄生虫病防治并不了解。由此可见,关注和解决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预防和治疗问题迫在眉睫。
寄生虫病在过去被认为是贫困导致的疾病,主要流行于贫穷落后的地区[3]。有专家指出,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等与贫困密切相关的传染病曾对我国人们造成了严重危害[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体寄生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感染率高,感染度也较重[5]。广西偏远贫困地区感染寄生虫的主要背景原因是经济和环境因素,通过对广西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岩腊村寄生虫感染因素及防控现状的分析发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防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经济条件的落后对疾病的防控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贫困户经济负担过重导致家庭为了生计而无暇顾及疾病的防控,经济的贫困也影响了人们购买相关防控的医疗设备;经济贫穷的村寨生存环境恶劣,所处地方偏远,交通不便,与外界的网络和媒体及外出交通工具受限,贫困人口所得到的外界医疗扶持不能正常开展。此外,相关村级领导或者扶贫干部主要以扶贫为主,无法全面科学地开展具体的疾病防控工作,同时疾病防控经费也严重短缺。
当前,在以升学教育为导向的背景下,贫困地区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教育虽然有所涉及,但是由于没有列入考试科目,还未形成定期式的开展,有的仅仅是在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或者班会的时候宣传一下,教育效果非常不理想。大学生的年度三下乡健康教育虽然也有所涉及,但内容不够聚焦。总体来说,大多时候是零散式一陈风式的教育模式,多数学校没有专门专业的健康医学背景的教师上课,开展疾病防控教育的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教育质量低下,效率不高。
生活环境是影响疾病防控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民族偏远贫困地区村民居住条件差,传统的自建房子不够科学,有的人畜共住,有的房屋年久失修,有的漏洞多湿度大,容易给寄生虫的滋生提供环境,即使采取预防工作,也易导致寄生虫病复发。某些地方特有寄生虫二次生长繁殖速度快,传染迅速,没有针对性地彻底根治,很难达到预防目的。环境因素导致防控所需要的医药和医疗设备量大,开展及预防工作所需要的医疗人员缺乏,导致后期持续性的跟踪服务工作不到位,使得疾病防控效果不佳,反复复发更加重了疾病防控工作的困难和稳定性。
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和卫生人力是预防和解决寄生虫病传染的关键。贫困地区的医疗门诊数量有限,且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房屋和设备等远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缺医少药,知识陈旧,仪器设备简陋,技术老化,医疗资源条件较差。由于我国卫生人才过度向一线大城市集中,贫困地区具有专业知识高学历的医疗卫生人才极度缺乏,卫生人力资源的结构和配置严重不合理,定向培养的全科医学生数量也严重不足。另外,全科医学生待遇不高,人手不足,也难以兼顾所有村屯的预防工作。
当前,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的基层服务队软弱涣散,工作贯彻力度不足。个别村委会、村干部爱贪小便宜,好争名夺利,工作中不能团结一致,甚至互相推卸责任,形成不了工作合力。村委会、村干部间的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村干部素质不高,有时候工作进度缓慢,不能及时跟踪落实上级下达的政策。与此同时,村民对疾病的思想认识严重不足,陈规陋习根深蒂固,不注意家庭卫生环境,不会定期对房前屋后进行消毒、饭前便后不洗手、喝生水、吃野生动物、吃不熟的野生水果。村民观念想法陈旧。认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预防治疗机制,应从贫困地区的卫生环境、医疗状况、教育条件等本身特点找原因,以科学研究为导向,联合相关政府组织、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卫生部门、扶贫书记、乡村干部及村民一同出力,及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针对性政策,全局性采取措施,才能解决好问题。
针对上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寄生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实现民族偏远贫困地区顺利脱贫是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卡脖子”难题,因而政府和基础扶贫干部应积极探索扶贫新思路新经验,使贫困地区的经济与健康能够协调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电商和互联网企业,搭建网络直播销售平台,打造规范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提高特色产品的竞争力,将丰富的物产资源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打造一条符合贫困地区特征、对接市场需求的绿色发展道路,打通贫困地区与外界交流的通道。二是要牢牢抓住乡村民族文化产业扶贫,精确选取特色的民族文化项目扶贫,避免盲目谋求短期收益,着力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质量,以乡村特有的民族文化建设带动美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由产业带动的长效而高质量的扶贫发展模式,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增加每家每户收入,保障村民的医疗健康支出。
民族偏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岁数高,文化程度低,每天忙于家务和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的学习。而孩子天性好玩,对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大多处于被动完成任务状态,种种原因限制了贫困地区孩子对防治寄生虫病知识的吸取。加强青少年一代对疾病防控知识的学习,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关键在于教育。要将疾病防控相关的健康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规划中,将其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内容,落实该课程课时。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知识教育活动,有目的性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传染病预防等教育教学活动,从小提高学生的自主防护意识,预防疾病的传染。要增加学生健康教育的财政投入,招聘具有专业疾病防控知识的老师开课,不断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努力促进贫困地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深入发展,完善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机制是改进村民生活环境、让村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举措。扶贫干部要用好驻村工作队这个有效帮手,健全村内扶贫工作与各方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医疗卫生对口帮扶项目资源统筹整合机制,简化医疗扶贫项目的申报、审批、报账程序,让贫困地区的村民能够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要通过持续改善农村贫困地区卫生环境,全面治理厕所粪便污染,普及无害化户厕,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居环境质量,防止寄生虫疾病复发,通过以点带面、抓点示范,推动措施落地见效。要在生活中大力开展疾病防治和卫生健康知识宣讲,向贫困地区的群众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提高村民的健康素养,培养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乡村医生是贫困农村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各医学院校要鼓励医学才子扎根于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医学生要有高度的爱国情操,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施展自身才干。各级政府要完善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制度,要扩大农村定向免费全科医学生的招生规模,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入大量优质人才资源,要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待遇和住房条件,积极争取设立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津贴,从而留住人才。国家要加大对民族偏远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医疗设备的经费投入,提高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更好地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贫穷百姓生病就能及时得到救助,人们便会逐步重视自身卫生健康,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
针对交通不发达,经济、教育、医疗严重落后的贫困地区,做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关键在于政府要完善疾病防控政策保障,村民要丢弃陈规陋习。村干部要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寄生虫病防控政策,加强寄生虫防治宣传教育,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疾病防控相关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宣讲教育活动,采取培训、座谈等方式普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和防控政策。村干部要组织村民在流行区设置预防寄生虫病的宣传标语牌,制作通俗易懂的寄生虫病防控视频,组织好专业医生授课和村民学习工作,从而打破村民喝生水、吃半熟猪肉等陈规陋习,增强村民自我防护能力和配合防控工作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