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珊珊,杨富国,李瑶瑶,李雯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变和疾病类型的转变,影响人们健康的不再是传染性疾病,人们的健康与行为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联系[1]。因此,对于人们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健康行为,研究表明行为意向可以有效地预测行为的发生[2],但行为意向只能解释30%左右的行为方差[3]。很多人有了明确的目标意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拖延自己的行为,结果并不会出现目标导向行为。在此情况下,Gollwitzer[4]提出执行意向的概念,从而将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联系起来。执行意向是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之一,一开始属于心理学研究领域,近年来行为执行意向在其他各个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就行为执行意向的概念、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及展望进行综述,以期为执行意向在未来医学和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执行意向是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发展,被称为“如果-那么”计划[5],包含两个部分:“如果”部分是指出现可以采取行动的预期情境线索,“那么”部分是指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有效反应。行为执行意向就是将预期的情境线索和特定的目标导向反应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它具体过程为:如果情境Y出现时,那么我将实施Z行为来达到我的目标X。简单来说,执行意向就是一种具体的执行计划,告诉我们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执行自己的意向,具体形式包括在何时何地如何做何种目标相关行为的行动计划以及确定应对现实障碍的应对计划。
行为领域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行动阶段模型。执行意向就是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1 理性行为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是由Fishbein等[6]提出的,用来解释和预测个体的实际行为(见图1)。该理论认为,人们是否打算实施行为的行为意向是决定行为发生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个体的行为意向又是由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行为规范来决定的。
图1 理性行为理论模型
2.2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是1985年Ajzen[7]在理性行为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增加了知觉行为控制的变量,从而初步提出的理论(见图2)。计划行为理论认为,除了行为意向影响行为的发生之外,感知到的行为控制力也可以影响行为的发生。同时,行为意向由主观行为规范、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力所决定。
图2 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2.3 行动阶段模型 行动阶段模型(the Rubicon model of action phases)[8]认为行动可以分为4个阶段:决策前阶段(选择自己想要追寻的目标意向)、行动前阶段(如何促进设定目标的完成,形成计划)、行动阶段(执行上一阶段的计划)、行动后阶段(对行动结果的评估),见图3。执行意向就是行动前阶段形成计划的过程,从而促进行动的实现。
虽然这些行为理论能够解释意向对行为有影响作用,但不能够解释意向是如何转变成行为的。理性行为理论只简单地分析了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和行为意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计划行为理论证实了行为意向影响行为,但并未深入探究行为意向和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有研究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只能解释27%和39%的行为和意向的行为方差[2]。因此,对意向和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执行意向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图3 行动阶段模型
3.1 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执行意向在国外的应用研究比较多,研究的人群比较广泛,有青少年、妇女儿童、精神病病人等。涉及的领域包括健康促进、前瞻记忆、改善情绪、体育运动、医学领域、学生成绩、目标实现等。结果显示执行意向能够提高健康水平,也能够促进目标达成。
3.1.1 健康促进 Hattar等[9]运用执行意向和心理的结合对肥胖和超重的人群实施减肥干预,结果显示执行意向和心理相结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改善饮食摄入和体育活动行为,并促进超重和肥胖者的体重减轻。Davies等[10]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教育儿童和父母如何通过执行意向制订“如果—那么”计划,来建立改善口腔健康的习惯。Conner等[11]对青少年实施拒绝吸烟的执行意向干预措施,结果显示制定执行意向策略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吸烟的现象。
3.1.2 改善前瞻记忆 执行意向与前瞻记忆相关的研究很多,有执行意向与前瞻记忆相关的神经性研究[12]、执行意向对老年人健康前瞻记忆任务的影响[13]、执行意向如何改善非焦点预期记忆任务[14]等。Lee等[15]的研究表明,执行意向策略能够改善老年轻度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前瞻记忆。Liu等[16]的研究表明,执行意向对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前瞻记忆有促进作用。
3.1.3 改善情绪 Stern等[17]研究显示,执行意向可以减少焦虑,并导致相关目标的接近感,这有助于感知者在目标上取得进展。Hallam等[18]在执行意向对情绪调节的神经相关的研究中表明,执行意向可以让人们以更少的努力和更高的效率来实施目标导向的反应。
3.1.4 医学领域 Luszczynska等[19]通过对病人心肌梗死后1周、短期康复后2周、心肌梗死后8个月进行干预发现,参与执行意向组的病人在8个月后能够保持同样数量的中度体力活动。Marquardt等[20]通过对脑卒中病人进行干预后发现,心理对比与执行意向自我调节策略可以提高脑卒中病人的长期体力活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技术来预防继发性脑卒中。
3.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执行意向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执行意向的应用型研究还比较少。执行意向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消费、前瞻记忆、自控损耗、目标达成、锻炼效能等方面。
3.2.1 网络消费 王林等[21]以微博社交网民群体为例,研究了集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群体认同、情绪敏感度、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心理安全感、社会规范和感知一致性会影响微博网民集群行为执行意向。赵杨等[22]以大学生网络购物主力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网络购物行为执行意向的结构维度、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
3.2.2 前瞻记忆 王光武[23]通过研究执行意向对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在校生不同年龄阶段前瞻记忆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执行意向能够有效促进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在校生的前瞻记忆,但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不存在执行意向效应。干加裙等[24]研究编码方式和认知负荷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执行意向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受到认知负荷的限制,在低认知负荷状态下,执行意向能够促进前瞻记忆的成绩。
3.2.3 其他领域 执行意向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进展。赵欣[25]的研究表明执行意向是改变人们习惯有效的认知策略,在未来可以应用于健康心理学领域。胡小勇等[26]的研究表明,执行意向能够促进目标的达成,且执行意向的“如果-那么”成分在执行意向影响目标达成的过程中起到中介的作用。郭莹[27]通过探讨执行意向和自控损耗的关系,表明目标意向和执行意向都能够有效地补偿自控损耗。梅桃英等[28]通过计划行为理论探讨护士生活护理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正向的信念、主观规范性高的护士生活护理执行意向就强烈。
本研究介绍了执行意向的概念、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各个研究结果都显示了执行意向的机制和有效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在执行意向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具体和深刻,而其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比较集中和局限,难免缺乏创新性。②国内对执行意向的研究比较匮乏,大部分学者都是参照国外的研究领域来进行,缺少中国背景下的关于执行意向的研究。执行意向虽然在心理和行为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展望:①执行意向的两个部分,即“如果”和“那么”部分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未来可以去深入研究执行意向的机制,即如果出现了某种行为线索,那么我将采取何种反应以及如何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应对计划来影响行为的发生。②尽管执行意向在很多领域都进行了研究,但都集中在心理和行为领域,未来可以在健康饮食、相关的医学护理领域:例如病人的自我管理行为、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建立不同领域的执行意向的理论和框架,从而更好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