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珠,葛文静,钱丽萍,栾 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护理部,上海 201112
白塞综合征(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炎性且潜伏期较长的疾病,临床上以口、眼、生殖器溃疡为主要突出表现,又称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贝赫切特综合征[1]。该病常累及消化道、神经系统、肾、肺以及附睾等器官,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的交替过程。有临床报道[2-4]称,该病的症状表现存在地域差异及性别差异,且各种症状不同时出现,间隔可长达数十年。目前尚缺乏特异的实验室检查诊断指标,导致临床误诊率较高。疾病活动性评价是患者治疗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目前尚缺乏与BD 疾病活动性相关的实验室标志物,研究者们设计了多种BD 的疾病活动性评价体系,其中韩国学者研究的电子病历疾病活动性指数(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based activity index,EMRAI)评分系统[5-6]使用简便,且包含实验室炎症指标,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疾病活动性,已在临床开展应用。本研究收集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178 例BD 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疾病活动性评分的影响因素,报道 如下。
收集2013 年1 月—2018 年12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住院的BD 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13 年国际白塞病研究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for Behcet's Disease,ISGBD)制定的BD 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cet's Disease,ICBD)[7]。②病史和护理记录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终末期疾病。最终共178 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
1.2.1 资料收集 查阅178 例BD 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①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等一般资料。②医嘱单、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③体温单、护理记录单。④ 实验室指标。⑤治疗用药情况。
1.2.2 疾病活动性评价 EMRAI 评分系统包括9 个症状和2 个实验室指标,9 个症状分别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部症状、皮肤损害、附睾炎、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血管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 个实验室指标分别为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根据每种症状存在与否,得分分别为1 或0;根据ESR 和CRP 正常与否,得分分别为0 或1;EMRAI 总分为0 ~11 分。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定量资料均服从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8 例BD 患 者 中 男 性111 例,女 性67 例,男 女比例为1.67:1;发病年龄为17 ~78 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9.61±14.31)岁,其中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39.91±11.29)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39.11±15.94)岁。 患者的临床表现排名前5 位的是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红斑、皮疹及视力下降。
将EMRAI 评分作为因变量,人口学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用药方案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男性患者评分略高于女性患者;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高,评分呈现下降趋势;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评分呈现上升趋势;CRP 异常患者的评分较高;有阵发性腹痛或体温升高的患者,其评分高于无相应症状的患者(均P<0.05)(表1)。
表1 EMRAI 评分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Tab 1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EMRAI score
Continued Tab
以5 分为分界线,将因变量疾病活动性EMRAI 评分分为2 个等级——0 ~4 分(疾病活动性程度低)和5 ~11 分(疾病活动性程度高),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见表2)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程、CRP、用药方案为疾病活动性EMRAI 评分的相关因素(表3)。
表2 变量赋值表Tab 2 Variable assignment table
表3 EMRAI 评分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Tab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EMRAI score
本研究中BD 患者男女比例为1.67:1,男性患者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39.61±14.31)岁,与文献[8]报道相近。本研究中,男性患者EMRAI 评分亦高于女性。BD 是多系统受累的炎症性疾病,对于BD 的治疗,医师需了解各系统的复杂临床表现,通过多学科合作诊治疑难复杂病例[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疾病活动性情况的相关因素为病程、CRP、治疗方案,因此临床上应对长病程患者多予以关注,并对CRP 指标进行监测,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情况做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及时采取干预手段,合理用药,达到缓解症状、避免器官严重损害的目的。
由于缺少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BD 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ICBD 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不断增加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在本研究中,BD 患者前3 位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红斑,与大部分国内外研究[3-5]结果一致;其余常见临床表现[11-15]主要有皮疹、视力下降、阵发性腹痛、水肿、关节痛、头痛、听力下降等。对于BD 患者开展早期临床症状评估非常重要,而疾病活动性评分是BD 患者治疗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临床选择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6]。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其临床表现多加观察和评估,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自我症状观察与护理[16-17]。由于病情的进展及症状的复杂程度,医师通常予以患者多类型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如非甾体消炎药、沙利度胺、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重视对于药物联合应用的观察和护理[18-19],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有无并发症等。对于疾病症状的出现,要有预见性,并能尽早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增加患者舒适度[20-21]。对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如饮食方面以清淡为宜,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尽量少量多餐,少吃辛辣食物,使用一定的辅助治疗手段,保护口腔黏膜[22-23]。在疾病护理的同时,更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有效帮助其树立信心并积极参与治疗,增加其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24-25]。
本研究仅在上海的一家三级医院中进行,且是针对既往病历记录的临床表现进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的临床观察。
BD 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与患者的病程、CRP 及治疗方案有关。BD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所以早期、正确的诊断,病情观察及联合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做严密的观察与护理,对相关因素进行早期干预,从而达到缓解症状、延长复发周期、避免器官严重损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玮, 张文. 贝赫切特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5, 9(1): 67-72.
[2] Al-Araji A, Sharquie K, Al-Rawi Z. Prevalence and patterns of neurological involvement in Behcet's disease: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Iraq[J].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3, 74(5): 608-613.
[3] 申艳, 罗丹, 鲍华芳, 等. 白塞病375 例临床特点及其不同性别的临床异质性研究[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6, 11(6): 366-370.
[4] 李磐磐, 骆志成, 杜金峰, 等. 白塞病96 例临床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8, 47(1): 8-11.
[5] Kim DY, Choi MJ, Kim HY,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bas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Behçet's disease[J]. Clin Exp Rheumatol, 2014, 32(4 Suppl 84): S40-S44.
[6] 张方泽, 苏美华, 张斌, 等. 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及疾病活动性评估[J].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31): 2547-2550.
[7] International Team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çet's Disease (ITR-ICBD). The International Criteria for Behçet's Disease (ICBD): a collaborative study of 27 countries o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new criteria[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4, 28(3): 338-347.
[8] Koné-Paut I, Yurdakul S, Bahabri SA,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Behçet's disease in children: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 86 cases[J]. J Pediatr, 1998, 132(4): 721-725.
[9] Singer O. Cogan and Behcet syndromes[J].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2015, 41(1): 75-91, viii.
[10] 郑文洁, 李璐. 关于《2018 年最新白塞综合征临床管理EULAR 指南》解读[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8, 12(3): 259-262.
[11] 范新华. 118 例白塞氏病的回顾性研究[D].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13.
[12] 苏佩合, 何岚, 祝文, 等. 陕西省白塞氏病81 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 14(6): 11-13.
[13] 钟起诚, 赵咏武. 160 例白塞氏病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9): 784-786.
[14] 吉涛, 万业达. 白塞氏病20 例临床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 39(6): 462-464.
[15] 和芳. 神经白塞氏病12 例临床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 8(2): 160-161.
[16] 欧英慧, 马绮文. 综合护理模式在白塞氏病中的护理效果和常规护理效果对比[J]. 吉林医学, 2015, 36(16): 3714-3715.
[17] 张影, 郭伟, 张珍玉. 白塞氏病的护理体会[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4, 28(2): 126.
[18] 洪丽霞, 欧阳霞. 白塞氏病患者皮肤黏膜损伤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5): 64-65.
[19] 崔淑杰, 王志会, 孟丽. 50 例白塞氏病的观察与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5): 45-46.
[20] 张琳娜, 杨植, 陈磊. 1 例白塞氏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多发动脉瘤的临床护理体会[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20): 2171.
[21] 洪丽霞, 华平, 吴惠文. 重症白塞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后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3): 203-204.
[22] 刘宝珍. 白塞氏病患者护理中规范化皮肤黏膜损伤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 172-173.
[23] 吴丽娜, 姚建红, 李雪梅. 康复新液辅助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阿弗他口腔溃疡的效果及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14): 1741-1742.
[24] 罗白寒, 邱建丽, 薛梅. 2 例白塞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6): 713-715.
[25] 阎改香, 高建美, 程亦农. 白塞氏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心理护理对策[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5, 29(4): 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