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慢的树
——关于张树的书法与篆刻

2021-01-14 11:31陈亦刚
艺术品 2020年10期
关键词:欣赏者花样篆刻

文/陈亦刚

张 树

1960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九三学社社员、荣宝斋书法院篆刻导师,现居北京。

以写我心

山河无恙

名正而言顺。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成为一种隐喻。

读张树的书印,会渐渐在作品里,感觉到一种大树一般的、缓慢的生长。这种生长,不急不躁,又与内心的气息彼此呼应。几乎可以肯定,这其中内在螺旋上升的力量,与日月星尘的旋转,密切相关。

在文字与艺术之初,墨痕与朱迹,是作为萨满的艺术家在通灵的过程中,所留下的证据。因而,我们习惯视为神话叙述的,在创字之初,那使得天雨粟、鬼夜哭的神秘而巨大的力量,难道其实不是一个极为准确的、关于文字艺术的寓言吗?

这种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的连接,让作品联通了造物之奥秘,点画的一呼一吸,具备着万象的仪态万千。因此,以自然诸般意象为喻,描述品评书作,顺理成章成为古典书论中最为经典的描述方式。

神龙、凤鸟、巨石、流云、山岳……成为支撑作品的隐秘后盾。

然而,这里面存在着严密的生成要求,不妨援引张璪论画的妙语来说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感通内外,然后形诸笔端,方能化现自然妙韵。如果忽视这一点,而仅仅将书法篆刻视为纯粹的视觉艺术,就会割裂自然、自我以及作品间美妙而关乎生死的联系。

常清静

和光同尘

闲中至乐

肝肠若雪

对这种联系的忽视,无论对于创作者,甚至包括欣赏者,都将导致误入歧途的危险。

阿甘本感觉到了这种危机,在《最诡异之物》一文里,他忧心忡忡地指出,对于欣赏者而言,如果仅仅沉迷于作品的表象,是无法看到艺术品真正的强大力量,要真正地贴近作品,必须从惯常的审美模式里跳脱出来:

对于艺术的观察,仅仅抱着对于视觉的玩味之心,缺乏设身处地的深入,则对于作品的深意无法真正悟入。

虞世南则从创作者的角度,提出了对片面执着于视觉表现的警醒:

然则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佛造像

佛造像

不闻不见

这里面的提醒,对许许多多的、片面沉迷于视觉花样的当代书人印人而言,实在是远隔千年的警告。

局限于视觉的玩味,终究是轻的,它无法承载天道、自然以及人心之重——或者可以更极端地说,许多从艺者所理解的视觉修养,其实只是为苍白内容粉饰装扮的花样。当我们面对悲愁痛苦、生死离别,单纯视觉的花样根本无所助益,然而,对于艺术家而言,艺术“关乎作者的生死存亡,或至少关系到他的精神健康”,本该是一个“幸福的承诺”——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古典艺术有着奇异的一致性。

当我们获得以上认识,再返归到张树的篆刻与书法,方有可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用心与用力所在。在长期的书法与篆刻实践中,张树耐心地倾听着内在的波澜,在平静生活的表象之下,用尽生命之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宁静而激烈地生长,而这种努力的指向,也同时由里及表,化生出外在风格面貌。无论是形式的选择,以及风格的变化力度,亦牢牢地联系着内心经验的变迁。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张树是一个真正的古典主义者。他明了与承接古典艺术的核心精神之所在,平静地工作与努力,而道蕴含于其中——在安宁的作品之湖深处,一直涌动着生死拼搏的暗流。张树的篆刻和书写,绵里藏针,以太极拳般的节奏,平和了浮华世界的大红大绿,直接契入传统深山的幽密之处,并从中获得永恒生长的力量。同时,这种与浮世风气相抵抗的坚持,使得张树的作品安静独立,呼应着古典的道统文心。

猜你喜欢
欣赏者花样篆刻
留出想象的空白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篆刻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
绽放花样
3月,花样春天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