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颂歌
——方增先《粒粒皆辛苦》的视角与表达

2021-01-14 11:31刘汉娥
艺术品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文艺工作者水墨

文/刘汉娥

方增先 拾蘑菇 96.2cm×57cm 水墨设色 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方增先的纸本设色水墨中国画作品《粒粒皆辛苦》,不仅是方增先的个人代表作,更是体现新中国美术时代特征的重要作品,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对艺术语言的追求,还是在主题的表达上,它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一、技法与观念——结构素描与笔墨趣味

方增先是第一代“新浙派”画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造型严谨,以结构素描革新水墨人物画,作品又具有笔墨的趣味和传统绘画特征。他继承“海派”技法,以花鸟画技法入画。在某种程度上,他的作品呈现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中西合璧”的特点。在对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上,从技法观念到教育改革,方增先都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扛起了浙派人物画的大旗。

方增先有许多重要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收藏,比如1955年创作的《拾蘑菇》《粒粒皆辛苦》,1964年创作的《说红书》,和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孔乙己》《出塞》以及2000年后的《昆仑月色》和《岁月(老太太像)》。他善于将人物置于场景中表达人物的身份和作品的主题。如《说红书》就描绘了在田间劳作休息时,社员讲故事的场景。尽管说红书的主角背对观者,但通过他动态的身姿和画面中观众的神情,观者可以感受到说书者的声情并茂。方增先经过了大量的写生、体验生活,并将这些积累表现于创作中,“表现的是生活中能看到的人”。这些作品反映出新中国进程中的人文和精神面貌,和20世纪的中国画人物画变革的方向。

方增先 粒粒皆辛苦 105.6cm×65.2cm 水墨设色 1955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方增先 放牧小景 104cm×46cm 水墨设色 1979年 中国美术馆藏

《粒粒皆辛苦》是方增先24岁时创作,描画了一位北方农民捡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画中人物透视准确,神态生动,笔墨层次丰富,线条刚柔并济。他结合伯里曼的素描方法,把人体理解为几何体,弱化明暗表现,以墨线为骨,仅用水墨就营造了立体的效果,其中用淡墨表现体积结构,可知其求新求变与善于思考。从此之后,方增先迈出了一条以水墨技法表现人体结构的新路。

画中人物虽只有一人,但确是整个农民阶层的缩影。这一人物来自艺术家对农民和农村的总体印象,画中农民古铜色的脸庞,是整日劳作、辛勤耕耘的农民的代表。他头戴白色头巾,着青白色上衣和黑色裤子,墨色富有层次变化,又用白色汗巾将人物身上的黑白灰连接起来,使得颜色更为整体,彼此又能拉开距离,富于韵律的节奏感。作品细处,人物脸部的皱纹、鼻梁骨的硬度、鼻翼的立体感、颧骨的立体感、手上粗糙磨砺的皮肤和青筋的凹凸褶皱感,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来表现。表现出的手部和腕关节的骨骼与肌肉明确到位,精确生动地再现了一位饱经沧桑的农民形象。远处,两驾满载粮食的马车,以极淡的墨色将其作为背景与画面主体拉开距离,加强了画面纵深感。马车引起观者的无限遐想:有人认为捡麦穗的画面主人公就是马车的驾驶人,行驶途中发现掉落的粮食,为了不浪费粮食,这位农民停下马车,回来捡拾地上的粮食;有人认为马车驾驶人另有其人,画面主人公只是途径此处,看到麦穗为避免浪费即将其捡起。他左手拿着的杆子,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马鞭,有人认为是烟袋。与明暗光影素描相比较,方增先对结构造型以及笔墨表达的处理,更接近中国式的笔墨语言,更切合传统中国画的审美观念,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二、视角与身份——“文艺工作者”与农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工农兵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作为“人民”的主要成员的工农兵,是革命运动和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第一届全国文代会试图调动各种社会文艺力量为创造新的中国形象而服务和奋斗。该会通过多位解放区政治和文艺带头人的演讲,反复强调和确认了《讲话》的精神将是未来新中国文艺创作的指导思想,新的时期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和发展毛泽东《讲话》精神的重要时期。周恩来在会上作了报告,报告中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两万万农民。周恩来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认为熟悉、记录、歌颂和宣扬农民是全体文艺工作者的工作任务。对于文艺工作者的要求,就是在思想感情上,必须和工农兵站在一起。

罗映球 粒粒皆辛苦 13cm×16.5cm 版画 1940年 中国美术馆藏

“文艺工作者”的称谓来自延安时期。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陈云要大家针对“文化人”以什么资格做党员做出思考:一种是基本是文化人,附带是党员,以文化人资格入党;第二种是基本是党员,文化工作只是党内分工。党要求是第二种,文化工作并不比别的工作高一等,必须首先成为群众的一份子。“艺术家”这种称谓显然是和群众脱离关系的,而“文艺工作者”这一称谓就是党内文化工作分工的一种表现方式。

出身于农民的方增先本身就与农民有着天然的情感连接。前人大都认为该作以平视的角度来刻画农民形象,归因于方增先出身于农民。实际上,国家文艺政策的要求,也在方增先的创作中体现了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方增先只有18岁,到24岁他画出《粒粒皆辛苦》。5年的时间,他在美术学院的正规教学下,掌握了一套表现工农兵形象的话语和图式,逐步成长为国家的“文艺工作者”。画面中的这种“平视”,与方增先出身于农民有关,他对养育他的一方水土和人民怀有深切的理解和真挚的感动,也是方增先在时代背景下,对创作中如何表现自己与农民情感和地位的连接的一种要求,在他的心灵深处保持着对这个民族的大爱。他和画中的农民一起蹲下,将视线引向画中人物右手下方的麦穗。在这一刻,艺术家本人就是这个农民,他用和农民一样的心态和情感来完成这件作品,表现出他对农民作为国家主人翁地位的认同,由绘画这一载体质朴地呈现。在此意义上,这件作品的时代性得以更为突出的体现。在方增先后来的创作中体现出的一种知识分子式的对社会历史进程和民众生存状态的人文情怀,与此已稍有不同。

彦涵 珍惜每一粒粮食 版画 1954年 中国美术馆藏

三、主题与现实——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除了在技法上的革新和观念上的升华,这件作品的主题也恰切地传达了时代和思想。刘曦林曾问过方增先,为何要画这件作品。方增先说,“我看到学生吃饭不注意,碗底下剩了很多就扔掉了,太可惜了,我要教育他们知道农民劳动生产不容易,很辛苦”。这件作品完全基于画家真切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经验,是艺术家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感受到的。作品传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勤俭质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除了方增先,其他的艺术家们也曾表现过“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这一主题。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罗映球曾创作过名为《粒粒皆辛苦》的版画作品。该作画面中四个年轻人在餐厅食堂正手捧饭碗吃饭,其中一人将掉落桌面的饭粒捡起,另外两人的视线也看向捡起饭粒的手。彦涵1954年创作的套色木版版画《珍惜每一粒粮食》,画面用大面积的黄色来表现傍晚金黄的谷场,远处是已经装在袋子里的粮食,近景中一位农民将地上散落的粮食扫起,旁边是还未装满的粮袋,画面中既表达了珍惜粮食的主题,又有一种悠扬的田园牧歌式的气氛。《勤俭节约》由俞士梅、屈建国作于1964年,画面中一位战士坐在自己的居室内,墙上挂着毛泽东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书桌前的他正在穿针引线,腿上搭了一件已有补丁的衣服,脚边的行李箱里放着几件衣物,旁边是两双鞋。透过画面,塑造了一位勤俭节约又爱学习的战士形象。题跋中写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莫道战士心怀小,胸中自有寥廓天。”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件作品各有特色,但方增先将“粒粒皆辛苦”这一主题表达得更为清晰准确。在丰收的马车与掉落的麦穗的对比中,认识到即便丰收也不可忘记勤劳简朴、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对浪费,以节约和珍惜粮食为荣。他以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将时代和人民做出关照和深入阐释。这件作品因其艺术语言的创造性和主题思想的标志性,画面中体现的朴素的哲理,受到美术界的一致好评,成为新中国新人物画的里程碑,发挥了现实主义艺术干预社会、启迪心智的作用。

近期,《粒粒皆辛苦》出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以美扶智——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中,因其“脱贫”和“节约粮食”的主题而备受瞩目。时至今日,这件作品表现的主题依然具有时代的意义,现实的力量。

方增先 昆仑月色 136cm×68cm 水墨设色 2007年 中国美术馆藏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馆文艺工作者水墨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同心协力写丹青
——中国美术馆藏书画界全国政协委员美术作品广西展
水墨
“首届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作品选粹
泼尽水墨是生平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
当代水墨邀请展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