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2021-01-13 03:45:44郑媛媛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郑媛媛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有效提高。但由于混凝土施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容易造成施工質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结构和安全。因此,有必要改进和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建设;应用分析

1混凝土施工技术综述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保证施工水平,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质量问题而产生安全隐患的可能性。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必要采用混凝土构件和结构的机械结构,以便于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和不同成分的质量分数。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要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其能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应根据工程建设的要求,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提高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科学性,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确保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充分发挥作用,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许多构筑物都离不开混凝土施工技术,如水闸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率较高。水闸对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水闸一旦损坏,将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因此,在水闸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在施工技术应用中,应根据水闸的具体形式和类型,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根据水闸的使用要求,制定科学严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确保混凝土结构满足水闸施工要求,防止水闸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给水利水电工程造成隐患的。在水闸施工过程中,闸底板工程涉及较多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步骤,在闸底板浇筑施工中,如果没有铺设混凝土垫层,则难以保证地基的完整性和强度。在浇筑过程中,对钢筋位置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可能导致钢筋沉降,影响水闸浇筑质量。此外,还应合理控制混凝土强度。如果混凝土垫层的宽度和厚度足够大,则混凝土强度应足以提高水闸的整体稳定性和后期使用的安全性,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重要性

在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非常重要,因为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各部分还将重点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因此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施工会采用常用的技术,采用钢筋作为主体框架进行施工,然后按照规范做好支撑,最好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钢筋可以结合,使他们共同承担起水利水电维护的作用。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选择时需要综合因素,选择最合适的配合比和材料。因此,水利水电建设离不开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的使用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

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应用

3.1材料比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时,要注意材料的配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需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所有材料都需要按照合理的配比进行搅拌,充分搅拌,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传统的混凝土原材料为水泥、砂、石、水等,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创新,混凝土成分发生了变化,聚合物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丰富的原材料也为水利水电工程带来了更多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地质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材料采购中,采购人员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监督,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强度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标准确定,最好比标准要求高出一级,以进一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3.2水闸混凝土施工技术

3.2.1闸底板混凝土施工

一般来说,水闸底板在浇筑环节之前,还要通过模型搭设、钢筋绑扎、脚手架搭设等环节。确定底板的基础范围后,由于大部分是软土地基,垫层通常是在底板浇筑前预铺的。其厚度为1cm,可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整平作用。水闸底板模板安装工程,其安装范围主要围绕水闸,借助木桩等构筑物实现有效支撑。为了降低闸底板的沉降风险,有必要严格控制底板浇筑工作。在混凝土强度方面,闸门底板应与基础部分一致,保证底板的铸造质量。对于底板的加固部分,应注意防止变形,主要通过脚手架、挂铅丝等方式,还需要检查底板加固的固定效果。在进行楼板浇筑的实际工作时,应根据楼板内钢筋的分布情况,合理要求浇筑工艺,并达到楼板浇筑的预期厚度。

3.2.2闸墩施工

在闸墩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加强闸墩与底板的连接,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有效避免结构受外力影响后的沉降。而在闸墩的施工中,还需要注意闸槽的浇筑操作,加强对其的监督,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出现质量问题,影响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在浇注作业中,浇注作业应尽量一次完成,以保证浇注结构的完整性,减少后续问题。

3.3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大坝施工中,大坝接缝和分块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包括纵向接缝和分块、峰值劈裂、通过仓块。其中纵缝封堵技术最简单,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错块技术的应用对温度要求较低,但对浇筑块的尺寸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通常用于小砌块浇筑作业;在筒仓分块技术的应用中,温度要求很高,如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温度因素和问题的影响,会使浇注区域产生裂缝,从而严重影响浇注结构的整体质量。但该技术的应用,其浇筑面积较大,机械化程度较高,能有效节省施工时间。

大坝接缝灌浆管道系统布置也采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该系统中,灌浆主要有两种类型,即箱型灌浆和重复灌浆。纵向灌浆技术主要采用箱型灌浆,无堵塞管道主要采用重复灌浆。在大坝施工过程中,合理应用接缝灌浆管道系统布置,可以支持管道的正常使用,避免管道堵塞,并且在灌浆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灌浆压力,只需要根据接缝的开度和灌浆压力,来控制开孔灌浆,施工难度低。

3.4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接缝灌浆也是坝体浇筑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提高坝体的整体性。灌浆管道系统的布置直接影响施工效果,主要有开槽灌浆、箱型灌浆和重复灌浆等,应根据大坝浇筑的特点选择。首先,安装接缝的优点是灌浆效率较高,可以在坝块接缝内实现平均灌浆,堵塞概率小;二是重复灌浆的优点是实现了重复灌浆,管道系统利用率高;最后,箱式灌浆可以达到较高的灌浆质量,且不易出现堵塞问题,多用于纵向灌浆,但整体材料消耗高,灌浆成本高。考虑到其隐蔽的工程性质,应重视接缝灌浆过程的控制,这关系到大坝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接缝灌浆作业中,应注意坝体块体的变形,以免引起接缝变化。如果实际开度偏离设计值,变窄、闭合等都会改变内应力分布,如果不注意,接缝灌浆部位可能出现裂缝等问题。应注意灌浆顺序的选择,灌浆顺序应与坝体受力相结合。在更多情况下,横缝应为第一个,如果坝块对横向稳定性有更高的要求,则纵缝应为第一个,但应注意横缝和纵缝的灌注作业必须错开,以免相互影响。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其施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混凝土技术本身是非常全面的,所以近年来它在工程项目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因此,应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给予更高的重视,并不断探索和研究,使混凝土技术与水利水电工程更有效地融合,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云.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51-52.

[2]赵雷.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230-231.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烟草切丝机磨头导杆油垢自动收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锅炉检测应用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的分析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1:35
试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16期)2016-06-29 07:46:19
就当前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应用中的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16期)2016-06-29 07: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