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1-01-13 12:18蒋源
考试周刊 2021年97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初中语文

摘 要: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充分重视语言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当前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需求。对初中语文学科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这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独特的人文内涵,将课堂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在推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同时,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文章简单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初中生语文学习特点,提出了“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教学改革

一、 引言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学好语文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做到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不断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现阶段,许多教师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是由于思想观念过于保守,开展教学活动时采用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笔者认为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必须做到“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确保学生的主体价值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让高质量的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平台。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资源存在局限性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本身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够对学生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指引作用。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发教学资料时忽略了对教学资源的合理拓展,这就导致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语文知识十分有限。当前许多教师对初中语文教材的依赖度过高,通常只是对教材中涉及的文字信息以及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没有真正考虑到现实生活与语文教育之间的深入融合,影响到了语文教学资源的多样性。此外教材内容大多以文本为主,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化

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语文教学本身的流程设计上。教师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率,将大量时间用于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并且通过布置课后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流程虽然效率较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安排,而无法围绕语文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此外,教师的教学目标设置具有一定的功利化色彩,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却忽略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在接受教育时,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极大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活动功利化

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评价活动时,许多教师存在一定的偏向性,以成绩为导向的评价模式普遍存在。初中阶段学生和教师共同面临着来自中考的压力。在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通常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成绩高低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依据,而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功利化的教学评价活动导致评价的教育导向功能缺失,学生无法根据教师给出的评价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是过分执着于成绩,导致语文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三、 “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一)立足课堂,做好流程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

1.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

立足课堂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推动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时,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流程设计与优化,做好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师可以尝试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重视对语文基础性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让学生的学习状况得到充分反馈,确保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此外,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養。在讲解相关理论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意味着教师需要做好把关,在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做好流程方面的优化和创新。

2. 积极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学资源是确保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同样需要重视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确保学生能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并且逐渐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为此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优秀的课件资源,并且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课件做出适当的优化,确保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对学生学习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此外,教师还应格外重视对微课资源的开发,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利用短小精悍的微课,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二)先学致疑,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1. 通过学案导学提高预习效率

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并且带着疑问更加专注地投入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尝试借助学案导学的方式,对学生自主预习活动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在这引导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基于教师在导学案中提出的学习任务,学生的预习目标更加明确。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同样能够以教师的指导为依据,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高度热情。以部编版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一课为例,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本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首先明确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中怀念的是什么。除了阅读理解类的导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比如“瘫痪”“絮叨”“淡雅”“憔悴”等,分别学习字词的写法、含义,并且主动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 转变师生角色引导合理质疑

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并且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主学习的成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并根据学生自身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其他同学提问。教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在课堂导入环节阐明教学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上到讲台,对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分享交流,并且谈谈自身的主观看法。在学生提出疑问后,其他同学可以围绕疑问进行解答,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背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课文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有的学生则对此表示质疑。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身的观点,扮演教师的角色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其他同学则需要对观点进行补充或者提出质疑。在对课文思想观点进行分析时,每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寻求证据,从而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因学施教,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手段

1. 运用情境教学法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初中阶段学生认知事物主要依赖于形象思维。结合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情境化的教学活动,以创设教学情境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下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的本质内涵。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对教学情境进行有效创设。比如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以生活实物为基础实施课堂导入。此外,教师还应格外重视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以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展示创设情境的相关教学资料,让学生能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调动视听感官。以部编版初中语文《紫藤萝瀑布》一课为例,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展示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视听感官的冲击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学生这一特点,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游戏活动,以游戏教学为基础,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游戏形式进行有效创新与优化,尝试将流行文化元素融入游戏活动中,同时也要凸显语文学科独特的古典美。此外,教师还应合理地把握游戏活动的开展时机。比如在古诗词复习课中组织飞花令的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座位分布情况,大致分为左右两个小组,并且向学生介绍飞花令的相关规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并且在15秒之内完成飞花令的对答。相较于传统的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活动,以游戏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更具趣味性。学生能够克服对古诗词的恐惧,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3. 运用实践探究法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语文本身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文教育不仅要强调对理论性知识的讲解,更为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当积极尝试采用实践探究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对课堂教学流程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优化实践活动流程。面对学生过分执着于分数的教学现状,教师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且起到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效果。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回忆我的母亲》一课为例,教师应当围绕作者对母亲的真切情感进行有效教学,并且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关心与爱,将情感转化为实践的动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课文情感内涵,并且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围绕课堂教学的相关要求优化教学流程,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教师应当做到立足课堂,做好语文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先学质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做到因学施教,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手段。如此,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凭借高质量的语文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方关军.“立足课堂,先学致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科学研究,2014(12):49-54.

[2]方国锋.万紫千红总是春:农村山区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幻画报,2021(7):230-231.

[3]张美云.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5):143-144.

[4]柳文娟.“立足课堂,先学质疑,因学施教”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J].华夏教师,2016(2):43.

[5]宋金霞.探究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5):183-184.

[6]刘艳.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3):173-174.

作者简介:蒋源,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