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新中考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于初中生的体育学科学习已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也给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带来了改变。体育课堂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锻炼小学生的毅力、爆发力和灵活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与成长。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内容,将其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当中,也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厦门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如何进行多元化教学,进行清晰与探讨,并提出具体实施方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中国人是健壮的而非体弱的”,这些话都流传了几十上百年,这也凸显出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性。体育学科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应当创建多元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体育学科对于小学生综合成长与发展的有效性。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出发点就是为小学生全面、持续的发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结合体育学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优化。
1 多元化教学法的价值分析
多元化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将自身作为学生与知识间的桥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元化简要定义是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不同的组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多元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将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中,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传统文化课堂中,教师多在推崇多元化教学,那么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学科也不例外,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自身的教学和运动项目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身体健康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不仅如此,多元化教学法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课堂的重要部分,两者间的相互配合才是体育课程开展的主要形式,若实行多元化教学,则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明确体育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对体育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
2 体育学科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体育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主要分为四点:克服过度自卑,增强自信心;缓解压力,填补心理缺失;懂得坚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首先,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幼儿到成年的过渡时期,社会和家长对于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会让学生产生过度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消极心理。过度自卑属于心理上的失调,而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和体育运动锻炼中,也会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正视自身的不足,实现心理健康和平衡,增强自信心。
其次,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的负担重,容易产生焦虑感、压抑等不良情绪,若长期处在此种情绪中,会形成心理缺失。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可以暂时忘却心中的不快,在锻炼过程中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填补自身的心理缺失,从而使小学生感到心情舒畅、生活充实,也使其情绪更加健康化。
再者,体育是一项长时间的运动形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体育课堂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并带领学生、监督学生完成一项运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与教师间的合作、配合。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完成一项运动,紧紧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看见自己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不帮学生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呢?
最后,在现在的社会中,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许多父母都带来了压力。体育对于身体健康的益处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是保证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甚至强制学生参与到运动当中,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
3 小学体育实现多元教学的举措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课改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全新要求,当然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现多元化教学是保证素质教育的必然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组织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当中。也可以实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遵循生本理念开展教学工作,提升课堂活力。下面将就上述几点分别展开论述:
3.1 竞赛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运动离不开竞赛,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都是以比赛的形式开展体育运动。当然教师在实行多元化教学时,也应当利用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竞赛形式也是提升小学生体育信心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比赛中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实现自身能力的优化与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跳绳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还有助于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教师若想进一步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可以联系校方举行校内的一分钟跳绳比赛,严格制定比赛规程,并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同时也要保障训练时的安全工作。假设比赛时间为两分钟,每班派出男女各10名学生参加比赛,首先参赛人员要在指定的地点完成一分钟定时速度跳绳,可以自行选择跳绳形式,要求跳绳过脚一次,且不可以有失误,比赛的标准就是在一分钟时间内,哪个学生跳绳的数量最多即为胜利。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形式,比如在规定的两分钟时间内,计跳过次数和失误次数,按跳过次数多少排名。在跳过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失误次数少的排名优先。在这种竞赛形式面前,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會容易许多,首先带领学请讲解跳绳时的技巧和方法,然后带领学生进行训练,这种形式下的课堂气氛也可以变得更加活跃,还可以满足素质教育对于小学体育课堂的要求。
3.2 分层教学,保障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目标由同一转向分层,即从注重整体学练的情况到关注个体学习情况的转变。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且每个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不同,这也就会出现同一班级的学生存在身体差异的情况。因此教师若想充分落实多元化教学,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针对不同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展开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效率。
比如,小学时期的女同学身体发育较快,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以培养其身体协调性,灵活性为主,利用跳绳、轮滑、羽毛球、健美操等运动形式。对于身体发育较慢的男同学,则可以利用足球、篮球、跳高、跳远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耐力、爆发力,为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基于学生、发展学生,遵循以生本理念为原则,提升多元化教学的有效性。就以六年级的“跨越式跳高”为例,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差异组织分层教学,基础组的目标是熟练跨跳动作,高度设置为70-80厘米;拔高组要以加强助跑和起跳高度为目标,高度设置为80-90厘米;特长组则要以挑战为主,将挑战腾空高度设为自己的学习目标,高度设置为90-100厘米。每个小组所设置的皮筋高度都有10厘米的范围可供调节,如此的分层梯度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
3.3 小组协作,提升课堂活力
“生本理念”是新课改提出的全新教学标准,即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全体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独立思考和自主互助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小学体育课堂也不例外,教师若想充分落实素质教育,就应当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提升课堂活力。将学生切实的推向课堂的主体地位,也让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教师在进行小组教学时,首先要优化合作学习,将“组内异质、组外同质”作为基础,实行科学分组,有效保证多元教学于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比如,足球传、接球技巧教学时,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组内成员进行脚弓内侧传接球,相互传球、相互配合,在有学生的动作不够标准时,组内成员也要及时指出,并帮助该同学进行调整。或者教师也可以将全体学生进行整体分组,在第一节课时就让学生依照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行分组,比如擅长跑步的分为“刘翔组”,热爱篮球地分为“姚明组”,喜欢足球的分为“罗纳尔多组”等等,这种分组形式会是小组内的成员更加具有凝聚力,成员之间也会相互启发,共同受益。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间的互动,并让全班所有同学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针对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其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应当选择2-3种分组形式进行穿插使用,若单纯的固定一种,则会讓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穿插使用则会使课堂更加富有活力,也使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4 结论
总而言之,体育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都有着极大的重要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体育课堂中也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遵循以生为本、主动参与、项目针对原则,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竞赛形式、分层教学形式、小组协作形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自身的教学工作带来革新,真正实现小学体育课堂的枯燥转向多元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