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良好个体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2021-01-13 00:44邱碧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4期
关键词:浪费行为习惯小学生

邱碧娇

【摘要】本文通过教育实践,对农村小学生良好个体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与方式进行总结与梳理,从自尊自爱、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勤劳俭朴四個方面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个体行为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个体良好行为习惯

偏远山区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俗等诸多因素,行为习惯相差甚大。多数学生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对学生多以宠爱为体现,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还有一部分家长即使没有远离家乡外出工作但平时也大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庭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的行为习惯出现偏差。例如,有的学生纪律性差,不会通情达理,自尊自爱的意识薄弱;有的学生缺乏诚实守信,抄袭作业;有的学生不按时出勤,在课堂、课间、课间操及集体活动中的纪律表现较差,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还有待养成;有的学生贪图享乐、萎靡不振、唉声叹气、无所事事,要吃好、穿好,没有勤劳俭朴的良好行为习惯。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风、班风和校风的因素。下面笔者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个体行为习惯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行为习惯

在现实中,往往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尽管教师苦口婆心、喊破嗓子,但是学生却依然我行我素,纪律性差,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二是教师没有大声苛责,班风却良好,学生通情达理,师生配合默契,一切问题好像都在和风细雨中解决。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反思:实际是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学生的自尊。注重学生自尊自爱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培养学生良好个体行为习惯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自尊自爱,理解自尊自爱的重要性。学生大都比较单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利用这点教师可以多给他们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譬如,让学生知道自尊自爱就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爱惜自己的名誉,同时也要尊重别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深刻理解一些格言或名人名句的内涵,如,“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名不徒生誉不自长,宁可毁人不可毁誉”“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羽毛更甚,请勿撕破我的历史”等。如,面对小逸因为嫉妒而偷撕学习好的同学的书的损害自尊行为,笔者开展了“自尊自爱,珍惜名誉”为主题的中队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事后,小逸不但主动承认错误,还在学习上努力获得进步,赢得师生的称赞后又重新找回了自尊。

二、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

诚信,即诚实信用。诚,真心实意;信,信用,即遵守诺言、实践诺言,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笔者从教22年来,深深体会到小学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在各项道德品质中,诚信的品质是各项道德品质的基础,是做人的根基。在诚实教育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

班上的违纪行为是最让教师操心的,班上违纪的学生也是最让人头痛的。对违纪学生和违纪行为的处理是为了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然而,治本之策就在于让学生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力量,学生一旦养成了遵规守纪的好习惯,就会内化为规范行为的自觉行动,就会形成遵规守纪的优良班风,班主任也就会从“维持会长”的角色中得到解脱。

(一)自我教育法。这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中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它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如,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些有关遵守纪律的格言、警句放在桌上提醒自己;有的制订“课堂纪律”来要求自己;有的编写《一日生活常规》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

(二)榜样法。在学生身边,一定有许多遵守纪律的同学,可以引导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看他们是如何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的。特别是要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是怎样养成严格遵守纪律习惯的。还可以以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为榜样,而家长自身也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评价法。评价法是根据学生自己参照《学生守则》《课堂常规》等有关纪律内容,自己制订标准,对自身行为给予一定的检查、判断。这种方法也可以激励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强化自身的积极方面,抑制自身的消极方面,逐渐懂得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从而提高是非观念和认识水平。学生还可以在每个阶段制订一个目标,规定自己在纪律方面达到什么程度。家长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以上内容画一个表格,贴在家里的墙上,督促他们每天晚上进行认真地总结,开展自我评价,这样也能起到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作用。

缺乏规矩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来看,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不论学习成绩好坏,长大了都可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也有可能沦为罪犯、危害社会。而在学校阶段,必须用恰当的手段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是能做的,什么规矩是必须遵守的,哪些界限是不能逾越的,逾越了就必须受到处罚,这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培养学生勤劳俭朴的行为习惯

为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典范。家长和教师一起给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典范。可以从服装、饮食、言谈及住、行、交往等方面保持节俭的风格,引导学生要志存高远、勤劳务实、积极进取,不能贪图享乐、萎靡不振、唉声叹气、无所事事。家长可从吃、穿两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不追求名牌衣服,不必穿过于贵重的衣服,不佩戴首饰,不要铺张浪费,要节约粮食,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保持朴素的风格,通过正面引导、教育并以身示范来培养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一)开展班级活动,唤醒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教师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着眼于周围各种浪费现象,通过开展班队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反思。如,在“浪费就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课上,学生通过小品表演,形象再现平日习以为常的浪费现象。从学习用品到饭桌上的粮食,从水电到日用品及校服,通过表演让学生认识到平时的浪费行为进行自省。通过在全班开展勤俭节约的主题班会、思想教育,在点点滴滴的渗透与严格要求下,学生自然就形成勤俭节约的动机、行为。

(二)榜样示范。首先在班级内评选出勤劳节俭的典型,树立“楷模“,号召学生向“楷模”学习,营造“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良好的学习风气。对有严重浪费行为的学生严厉批评,特别是对他们加强指导,在他们取得点滴进步的时候及时在全班表扬,既树立其信心,又增强班内的监督力量。如,小林刚转到笔者班级时,每天要花几十元的零花钱,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后来经过严格教育和监督后,每月零花钱基本可以控制在20-30元以内,其中,还包括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为此,笔者将其作为典范进行表扬之后,他不仅改掉了不良习惯,还树立起乐自信心,学习成绩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的学生变得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对各种浪费现象愤愤不平,自觉检举揭发身边的浪费现象,这也表明节俭的观念已经内化于学生的心里了。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崇尚节俭的良好社会风气,进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欧秀兰.“爱种子”理念下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研究[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2021:675-677.DOI:10.26914/c.cnkihy.2021.004700.

[2]宋霞玲,陈艳芳.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与独立能力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与评价,2020(7):90.

[3]黄玉颜.浅析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9):228.

[4]吴桂花.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8(14):41.

猜你喜欢
浪费行为习惯小学生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爆笑网文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