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

2021-01-13 00:50王波张崎静方学良沈彦池徐勇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王波 张崎静 方学良 沈彦池 徐勇

摘  要: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当代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高职院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内生动力。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要求,高职院校更应采取措施,探索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路径,力争实现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6-0015-04

一、引言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卓有成效,为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贡献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今,我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开启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职教育适应时代需求,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自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颁布,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了政策支持;自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是值得花精力研究的问题。其一,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中国制造业赶超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在当前国际先进制造业存在技术、贸易壁垒的压力下,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基地江浙沪地区急需大量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一线技术工人。高职院校是培养此类人才的主力军,深化教育改革,责无旁贷。其二,现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有待进一步开发。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虽然在范圍上较为普及,但是其在纵深程度上仍然存在很大空间。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往往以独立课程和赛前培训活动的形式存在,如此分割,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化人才综合培养体系的有效融合。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进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创业元素的碰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业潜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怎样深入有效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协同发展,推进“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衍生于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1947年,哈佛大学便开设了创业课程,至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创业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各州的大学主修课程。现今,创新创业课程已成为美国高校的必修和重点培训科目,美国有400多所大学都至少开设一门创业课程。创业教育是由世界经合组织专家柯林·博尔提出。他在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创业教育是未来的人应该拥有的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第三本教育护照。”日本高等教育也进行了改革,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并给予优先发展的机会和优惠政策。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概况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相比美国晚了半个世纪。1998年,中国对创业教育进行了首次探索,由清华大学创业协会举办了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大赛。2002年,中国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地点选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教育部认定的9所院校进行。在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在一起。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次明确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且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2016年以来,高等院校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从最初的单独开设相关课程,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到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适应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首先需要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纽带。专业教育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实践技能训练,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职业能力,成为从事相关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学校通过讲座、活动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播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提升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双创人才,二者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共同目标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专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知识和技术平台,而创新创业教育则为专业教育“添砖加瓦”。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专业教育中的内容与创新创业的精神、意识等元素融合。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自始至终贯穿其全过程,实现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各高职院校虽然都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在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专创融合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考核指标之一是学生就业。目前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侧重考核人才的理论和实操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存在“重专业教育,轻创新创业教育”的现象。虽然课程体系中也设置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由于受客观因素制约,创新创业课程数量较少,只流于形式,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专创融合。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局限于一些课外创业活动和相关的创新创业大赛。同时,多数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尚未意识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性,没有形成二者融合的教育理念,因而在专业教育中,忽视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影响了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仍是“两条平行线”的分离式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专创融合教育意识淡薄,且仅简单地理解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指导和帮助少数学生设立创业项目、建立创业社团或俱乐部、参加创业竞赛、创办企业等,虽然一定的成绩能够代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努力和阶段成功,但是如果只关注少数学生的培养,就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全体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之路提供规划,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创业人才驱动的原动力的初衷。高职院校片面追求比赛出成绩,忽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将专业教育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势必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打折扣,不能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助推其职业发展。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专创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目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局限于创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中如创新密码与思维训练、创业基础等大多数课程,只是带有“创新、创业”的标签。高职院校的双创类课程缺少专业教育内容,专业教育课程中缺失创新创业元素和灵魂。真正体现专创深度融合的课程十分稀缺,依托专业教育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强化基于专业技能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形成一套完整的专创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专业课教师缺乏

创新创业教育涵盖了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还包括创业实践的锻炼。由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新创业课程仅由少数专职教师讲授,大部分由专业课教师兼任。专业课教师绝大多数从高校到高校,他们的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实践经历或经验缺失,難以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学校所聘请的成功创业校友、企业家回校讲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领和激励效果,但在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方面、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效果不佳。而一些企业管理者、经营者,虽然有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指导能力,由于学历的限制,无法到校任教,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缺少专业化、职业化的融合,没有真正形成教学团队。

(四)体现专创融合的实践平台匮乏

实践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院校实操训练的专业实践平台资源较为丰富,而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尚不足。由于上述师资短缺、安全性等原因,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模拟公司等实践场地偏少,不能满足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需求。学生即使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也很难得到实践平台的支持,在现有的校内实践场所进行尝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匮乏,校外社会平台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校企互动激励机制虽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但企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不会重视,也没有提供平台的动力。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往往把学生认作劳动力的输出者;学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资源帮助自身梳理专业拓展方向和创新创业方向,无法获得体现专业背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知识和创业信息,更是无法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和制度。这些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短板应由社会平台来弥补。实践平台资源匮乏,使得学生在专业和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递进、资源共享、多维联动无法发挥出来。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路径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设置

从最初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到设置课程体系,再到编制课程标准,最后到开发具体的课程,都应该融入创新创业相关元素。一方面,以专业群为单位,统一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要设置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项目,开发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案例。

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更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领头羊,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以及学情,积极主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元素和理念,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内在的创业潜能,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

(二)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

各高职院校要构建以专业群为主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应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当前学生的学情,创建专业群双创类课程,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群来设置满足各自专业需求的专创融合类课程。如机械类专业群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并进行成果的转化,所以在设置双创类课程时,要偏向专利的撰写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实务类课程;而管理类专业群要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管理能力,所以在设置双创类课程时,要偏向金融、税务等相关法律法规等实务类课程。此外,高职院校要鼓励各学院各专业之间的创新创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课程互选”的专创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目标。

(三)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双创类课程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市场脱节,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针对这一现状,可以与校外双创类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合作,构建专任教师、双创类教师和企业导师协同联动的教师团队,校内外教师交叉教学,形成由高校、企业和行业培训机构多部门参与、多方位分层的教学模式。构建“专业导师+创业导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多渠道、理实一体、多层次的师资团队,才能使社会资源利用率提高,促进专创深度融合。

以专任教师为专业导师:专任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聘请成功企业家为创业导师:创业导师具有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方法,主要负责行业前沿动态、企业创新项目、创业技巧等的交流。聘请知名企业的大师或能工巧匠作为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大多来自企业生产一线,对企业的技术需求、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等熟知,主要负责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产教融合,这种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专创融合的途径。

(四)搭建“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搭建双创导师工作室、模拟公司等“第二课堂”实践平台,积极引进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不断探索适合专业群发展的专创融合新方向,同时,学习借鉴企业的运营模式,来实现技术和创新的协同。另一方面,工作室可以为全校师生提供工商注册、专利申请、法律咨询等方面的一站式咨询和服务。

鼓励与企业共建双创校企工作室等“第三课堂”实践平台,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同时,鼓励专任教师加入双创校企工作室团队,通过“第三课堂”实践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创新的深度融合。

六、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当代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高职院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内生动力,专创融合是所有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在承担专业教育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入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创业潜能,推进学生专业知识、双创能力、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相关老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斌. 创新能力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2] 商译彤,杨勇. 新时代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实困窘与战略抉择[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22-26.

[3] 王青迪. 基于政、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6-71.

[4] 梁卿.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6):19-24.

[5] 赵亮.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基于理论与实践角度的分析[J]. 江苏高教,2020(6):83-88.

[6] 商红桃.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20(9):23-24.

[7] 史文晴,匡瑛.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研究:内涵、特征及融合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8):67-71.

[8] 梁景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机制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0):9-11.

[9] 李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优化融合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9(5):38-41.

[10] 樊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7-9.

[11] 李利荣.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8(20):70-72.

[12] 彭静岑.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9):346-347.

[13] 李雅乐,张建设,杨百春.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瓶颈及策略研究[J]. 高教学刊,2020(27):43-46.

[14] 曾慧婷,谢光园.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3):15-16.

The Path of Deep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Bo, ZHANG Qijing, FANG Xueliang, SHEN Yanchi, XU Yong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225127,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the endogenous driving forc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nhance the value-added ability.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explore the path of deep integr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integration

(責任编辑:程勇)

收稿日期: 2021-07-14

基金项目: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2020XJJG27);2020年度扬州市社科研究重点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扬州市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施路径研究”;2020年扬州市软科学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扬州市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模式及策略研究”(202041)

作者简介: 王波(1979—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