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宁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开封市根据自身优势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带动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旅游业;乡村振兴;开封
中圖分类号:F327;F592.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美丽乡村之后,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开封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实现开封市乡村振兴助力。
对开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盘点,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经之路,要明确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可以优化的资源又有哪些,需要保护的资源是什么,从而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供一个明确的参考。目前,开封市可以挖掘的乡村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如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开封特有的民间文化以及神话传说等,都是鲜活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反映,这些资源一旦转化为产业,将为开封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2]。
(一)自然生态资源丰富
开封市历来重视生态保护,近郊、城区协调发展,打造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尤其是黄河流域森林面积覆盖率逐年上升。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开封市围绕着“一渠六河”已经建成了绿色生态长廊,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生态保障[3]。
(二)乡村人文历史资源厚重
开封历史悠久,有着几千年的建都史。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封市拥有了更多的古迹遗址和历史文物,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财富[4]。而且,开封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封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既有传承的艺术脉络,又有后人创新的珍品,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雕塑、雕刻、剪纸、北宋官瓷、宋廷灯笼、虎头鞋、镶嵌葫芦画、玻璃画、纸刻、烙画、蝈蝈画、石刻、碑刻等数十个品种。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成为促进开封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伴随着这些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打马球、蹴鞠、斗鸡、斗狗、秋千、抖空竹、撂石锁、抽陀螺、放风筝、甩鞭等民俗文化活动生生不息、代代相传[5]。
(三)乡村休闲游形成规模
开封具有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近年来,开封市也制定的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客观上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如今,开封的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
(四)市民消费观念不断更新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的消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更新,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的享受[6]。新的乡村旅游消费服务正在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在群众业余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思想观念保守落后
开封市虽然是个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地方发展仍以农业为基础。中国的农业文化反映在人们身上就是小农意识比较强,与之伴随的是乡村经济化、现代化水平低。当这些因素表现在旅游产业上,就会缺乏对文化发展的远见卓识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乡村在旅游产业创意上的精力、财力的投入不足。再者,目前全社会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意识还未能完全形成,仍然较看重城市建设发展而忽视乡村的发展。这种观念上的落后和对乡村旅游产业认识的滞后,使得工作具有盲目性,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不少阻力[7]。
(二)乡村旅游发展创意上缺少总体规划和目标
任何一项产业的产生、发展、繁荣,都要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政策或者体制作为保障,也需要有一个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来指导。否则,它的发展将是盲目的、零散的和无力的。开封市在对旅游业发展从总体上思考有自己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却缺乏远期目标和配套设施[8]。
(三)乡村旅游业创意不能满足人民需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好生活需要就包括全方位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从开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本身来看,无论是资金投入、效益产出,还是政策支持、体制保证等将黄河文化资源融合进休闲产业,抑或文化素质、品味、形象等综合辐射效应,都需要高速发展的经济作为支撑,但是乡村旅游业发展与经济之间又不相协调。开封市城市旅游业发达,乡村旅游业发展较为落后,乡村旅游业提供的旅游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9]。
(四)乡村旅游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
从整体上看,开封市乡村旅游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已初具规模,但是与我们国家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开封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不够充分,一方面是产业总量规模较小,缺少带动力较强的乡村旅游核心产业;另一方面是开封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机制还未完善,宏观上未能形成系统的政策体系,缺乏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和政策。
(五)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从品牌的角度讲,城市文化旅游区或者著名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的品牌,而乡村旅游则缺少相应的品牌效应,对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在旅游开发上资金向城市旅游和品牌景区倾斜,使得本身就不具有品牌优势的乡村旅游处于劣势;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规划不周全,在旅游体验上还有较大空缺,又依托自身的发展而未能充分调动诸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使得乡村旅游难以产生集群效应,缺乏竞争力。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一环,需要深入研究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把上级的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一)明确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发展要有规划、有目标,不能盲目发展,要明确重点。开封市乡村旅游发展更是如此,要明确发展重点,大力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开封乡村文化蕴藏着浩瀚的民间艺术和手工技艺,挖掘潜力极大。要积极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使其焕发生机。要促进乡村旅游业高度融合,完善农村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开封市的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度较低,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旅游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就要在食、住、行、游、购、娱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链,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开封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将黄河文化资源融入休闲产业,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休闲、观光休闲等,集旅游、休闲、学习于一体,这也是开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黄河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顺应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能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好“黄河文化旅游”这张牌。此外,良好的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需要依托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
(二)拓展思路,奠定雄厚基础
开封市乡村振兴处于初期阶段,旅游产业欠发达,组织规模比较小,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乡村文化设施、乡村旅游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政府要实行税金减免,根据对乡村振兴贡献的产业范围和性质,实施不同的税收减征或免征政策。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打破行业限制,激活乡村旅游市场活力,推动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要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市场,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开封市乡村文化市场处于发展初期,需要政府予以政策支持,鼓励适当竞争,放宽市场准入。要通过多途径培养专业产业人才,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乡村旅游注入最鲜活的因素。可以依托高等院校和文化艺术学校,培养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科技、服务、管理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打破地域和资历的界限,以创新能力、产业發展成效和经营管理实绩作为主要的考察标准。
(三)综合建设,保障长效机制
要真正在观念和行动上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经济增长点来抓,重视支柱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抓乡村旅游的发展,把乡村经济实力提上去,真正把乡村旅游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形成重视、参与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深化改革,搞活发展机制,农村生产力的释放需要不断进行改革。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改革,调整农村产业发展结构。同时也要以优良的服务推进基层有效治理。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因为其是一项长久而且系统的工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关注城市生活水平的改善,也要兼顾农村的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强大合力。开封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体系,要确保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转变乡村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村第三产业比重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用于消费旅游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人们对旅游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因素都有利于扩大乡村旅游消费市场,为乡村旅游带来发展的契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本地居民,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能舍近求远。只有正视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将乡村旅游的优势发挥出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1] 赵华,于静.新常态下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5(4):50-55.
[2] 张玉蓉,张玉玲.创意经济背景下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重庆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9):85-88.
[3] 邵蕾,谢春山.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38.
[4] 伍艳玮.文化创意视角下盐城乡村旅游优化发展路径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9(3):34-39.
[5] 马宏宇.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 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J].文化学刊,2017(7):94-98.
[6] 李宇佳,刘笑冰.结合国外经验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J].农业展望,2019(6):104-107.
[7] 王德刚.乡村旅游要让农民成为受益主体[N].中国旅游报,2015-04-13(4).
[8] 杜慧彬,李梦玲,王国庆,等.新时代宁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9(12):25-26.
[9] 靳晓婷,惠宁.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产业融合动因及效应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7):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