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方案

2021-01-13 21:29朱厚敏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格局供应链经济

朱厚敏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人民的需求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质的改变,急需全新的发展方案来消除当前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多次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正式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同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发展阶段”,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

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点及实现瓶颈

《建议》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2]。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从全面辩证的角度出发,不仅要将其与“物质文化需求”进行对照,理解其自身内涵随着时代变化体现出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还要深刻剖析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瓶颈,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新发展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点及实现瓶颈。

(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特点

马克思认为:“人民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158从其论述中不难看出,人的生产实践根源于人的需要。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可以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生活实践、科学文化(精神文化)实践,因此物质需要、社会需要以及精神需要自然成为人类的需要构成。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三个方面的需要,体现出不同的质与量的要求。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继而步入“新常态”的视域下,人民的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特点[4]238。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提出“美好生活需要”,并将其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要深入理解新发展阶段“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特点,从而科学制定决策。

1.追求“量”向“质”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在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同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转变背后的意义体现在人民需求的更新,即物质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4]239。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积淀,从国际看,我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位;从自身看,我国教育就业、卫生医疗等民生方面建设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在脱贫攻坚方面的成果更是举世瞩目。《建议》指出,“预计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得到巨大改善,这也意味着其需求伴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量”演进为“质”,人们思考的不再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有没有地方住的问题,而是思考吃什么更为健康、穿什么更为美丽、住哪里更为舒适等。

2.追求“单一”向“全面”的转变

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人们主要追求最为基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与社会需要彼时则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当生产力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量的满足时,便开始在追逐更高质量的同时扩大需要的类,由此“需要”就从单一逐步向全面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如何能够行使权利参与到社会治理中等。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9由此可以看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所代表的需求具有多元全面性。

(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瓶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实现发展目标必须明确经济发展态势,从而精准找出实现目标的瓶颈。当前,影响“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不平衡不充分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4]237-238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追求的正是需要的“质”与“多元”。因此,只有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表现,才能对症下药。

1.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一方面,贫富差距相对较大,这一点从基尼系数便可反映出来;另一方面,在地区发展方面,基于超大疆域的特殊国情,各地发展环境条件差距较大,加之深厚基础的农业、高速追赶的工业以及方兴未艾的信息业在我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同状况,致使各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建设等方面出现不均衡。除此之外,还有经济与生态之间的不平衡,一段时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是通过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获得的,即牺牲绿水青山以换取金山银山,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亟待扭转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恶化局面。

2.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当前,影响“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充分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经济供给不足、发展动能不足、潜力开发不足等方面。首先,直观表现为供给不足。这一不足并不是说供给“量”不足,而是人民所需产品之“质”与市场供应产品之“质”不相匹配。其次,供给不足背后所衍射的发展动能不足。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显现,原有的产业动能转换有待加强,新产业的动能推进程度有待提高,新旧产业融合有待提升。最后,供给不足所衍生的潜力开发不足。总体看,我国人口规模蕴含了十分巨大的市场需求潜能,但是处于平均水平之上的消费群体,往往囿于供给不足导致消费外流即内需不足,而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的消费群体,则囿于收入过低导致消费不足即购买力不足。

一言以蔽之,“需要”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意味着我国在基础物质生活方面基本实现了“量”的保障,但从“质”的角度来说有待提升,而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瓶颈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新发展阶段依然突出。因此,我们不仅要客观认识我国人民需求从求量向求质,从单一向全面的转变,还要看到我国“超大国土空间,超长历史纵深,超大人口规模”的特殊国情,进而结合现实发展,着力解决需求的不同层次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5]。

二、新发展格局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183近百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党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人民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需求又会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1]。因此,新发展格局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需求转变所致的必然。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与此相对应的是,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以我们需秉持历史思维看待新发展格局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当下意义及长远意义。

(一)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保障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了工业文明时代下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性,从而开拓了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地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168同时,资本内在的逐利性要求更为高效的生产,这必然推动“商品流通的加速”与“工业资本”的集中,由此开拓了世界市场,进而“开创了世界历史”,“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3]194。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以及交往活动更为便捷,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各民族间的相互依赖性明显提升,因此,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决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全球化。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方面,获利不比从前的某些国家将发展缓慢归咎于客观因素,从而挑起逆全球化、民粹主义的错误思潮,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这种错误思潮甚嚣尘上;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充分运用人口、资源等发展红利实现了高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位于中低端,一些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对供应链的依赖性强,诸如此种成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的隐患[6]。面对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各国都在寻求统筹安全与发展的新方案。新发展格局正是新方案的因应,新发展格局综合我国发展态势,顺应历史规律,即通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从而保障供给需求的有效运转,防止“卡脖子”风险可能造成的产业与经济安全问题,同时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以更高水平加强对外开放,从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保障了处于严峻发展环境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问题。

(二)新发展格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选择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格局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安排,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4]240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的叠加转型期,转型最终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供给质量,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同时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两大战略。新发展格局着眼于宏观布局,旨在推动国民经济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高水平的良性循环,这势必催生出一系列以新发展理念为理念指引、以新发展格局为宏观布局的改革方案[7]。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涵盖了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等六个方面,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二者目标导向与理念导向的一致性,决定了二者相互推进共同作用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根本目的。

三、新发展格局是推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新方案

根据两点论重点论思想,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当前以及未来整个社会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着力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说明了新时代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好不好”。实现“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有针对其发展瓶颈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所言:“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8]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推动瓶颈解决,需要满足的战略“手段”,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归属于解决“好不好”这一问题。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中长期方案,新发展格局有的放矢: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强调开发国内市场,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自循环;另一方面,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单边保护主义、逆全球化风起云涌的时代下,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增强自身经济发展动力助力世界经济复苏。那么新发展格局如何通过推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来解决当前影响“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瓶颈呢?我们可以通过辩证统一的方法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更高水平开放坚持国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等三个角度对此问题进行剖析。

(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从国内看,过去我们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高速发展,后来的众多弊端影响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例如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资源耗费巨大等。伴随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低廉以及资源充沛等发展红利也已逐渐退却,以此优势形成的依赖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格局已然不适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长期依靠低廉劳动产品出口的“劳动型经济”与“出口导向型”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发展在创新能力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明显不足,生产出的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的“质量”需求。收入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人们需求程度不同、购买力不足,由此产生了循环的不畅。因此,未来中长期我国经济发展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挖掘新动能的同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不断满足人们对“质”的需求基础之上扩大内需,从而形成国内大循环的产业链供应链。

从国际看,回溯美国经济发展格局,其发展之初(19世纪前)选择了以国内循环为主体,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内部产业链。二战后选择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格局,在产业链供应链自循环的基础之上扩大海外市场,从而使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稳固了其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消费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直至目前,美国仍是以居民消费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满足了美国人民以“低储蓄高消费”为消费特征的消费需求[9]。不难看出,美国正是因为选择了率先实现国内强大的内循环体系,再推动资本市场扩大,才拥有如此强大的财富积累。再看日本,其最初发展同中国相似,和平的发展环境为其进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带来了发展便利,然而后期由于并未重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转变,最终与美国签订了《广场协定》,进而陷入了发展滞胀期。随后日本同样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法,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从以上两个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以更高水平开放坚持国际循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4]193尽管囿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个意外“推手”将全球范围内的单边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推到新高潮,但我们要坚信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表现。当前,世界各国都顺应现实发展,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产业链供应链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全身而退,单方面依赖国内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只能不知不觉被世界淘汰。纵观历史,从西班牙、葡萄牙到荷兰,从英国到日本再到美国,先后崛起的各个大国无一不是利用国际市场推动本国经济的强势崛起。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现实成就同样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要清醒认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忽略甚至抛弃国际循环,而是要以更加高水平的开放参与到国际社会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之中,从而推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立足现实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必然选择。过去我们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我国“经济发展奇迹”,在国际市场为中国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双方相互推动发展的结果即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已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立足这一现实,充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发展的不稳定态势,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强调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分析了中国市场于国际社会而言的吸引力,即14亿人口带来的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巨大的市场规模市场潜力。面对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动能不足导致的长期低迷,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无疑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创新发展动能挖掘市场潜力,推动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以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并引导国际社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投资建设,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依赖性,推动我国国内大循环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更为艰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清醒认识国内国际发展各种不利因素的前提下做好自己的事情。”[4]77构建新发展格局正是顺应这一战略思维,立足自身发展现实、统筹自身发展与安全、增强自身发展主动性,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我们要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性的认识,加快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格局供应链经济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