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迪,仇发华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8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可以看出,在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人民”依然占据了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开展工作的中心位置,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要义。何谓人民?人民是哪些人?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又是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人民在党和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具体定位和深刻内涵。“‘人民’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在中共理论概念的发展史中,这个概念在每个历史阶段的具体内涵并不具备一致性”[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话语的演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回眸其演进历程,厘清其演进逻辑,对于在新发展阶段加强党的“人民”话语构建、推进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人民话语则在沟通党群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话语的构建并非仅仅停留于文件中的口号,而是深入到党和人民共同生活和战斗的社会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话语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国家建设和发展,“人民”话语的构建呈现出不同的历史面貌。
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2]1004-1005。“为人民服务”就此正式成为党和人民之间的专用话语,并沿用至今。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各方残余势力危害着新生政权和人民利益,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尚未彻底完成。此时,再次界定“人民”,团结革命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一举歼灭反动势力的思想和政治前提。毛泽东及时提出:“所谓人民大众,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反动政权及其所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压迫和损害的民族资产阶级,而以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为主体。”[3]在此,“人民大众”区分了主体部分和需要争取的对象,以革命口吻来界定和联络人民既是时代需要,也是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中央从抗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土地改革运动的积极开展宣告了这一时期“人民”团结的胜利。
1956年,毛泽东刊文指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2]19。在“一五”计划即将完成之际,国内阶级矛盾得到基本解决,但党和国家仍然警惕反革命分子对社会主义的破坏。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将民族资产阶级改造成人民的一员,知识分子、手工业者等也被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队伍当中。“人民”构成的复杂性及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既会导致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也会让反革命分子有可乘之机,从而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赞成、拥护和参加”和“反抗、敌视和破坏”两组反义话语的运用就成为界定和区分人民的有力依据。同时,在抗美援朝对外战争中,“人民志愿军”话语的产生既加强了话语的斗争性,也极大地激发了人民保家卫国的意愿。
由此可知,这个时期的“为人民服务”中的“人民”是有范围的,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背景下,伴随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稳定政权到社会主义改造,“为人民服务”既是对外需要完成保家卫国的任务,对内也负有群体划分的职能。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什么是人民以及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文章还对如何解决“人民”内部两个阶级的矛盾作出科学指导,即“在我们的国家里,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4]367,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将矛盾分析法运用于人民内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转变”的重大决策,即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既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跨越的开端,也是党的“人民”话语转变的开端。
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明确指出,“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5]。在经历了十年停滞之后,党和国家对话人民的语境发生了变化。由于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人民”概念增添了新的含义。此时的“人民”既包含了原来的第二个联盟(即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人民的联盟)转化过来的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又涵盖了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港、澳、台和国外华侨等爱国人士。这一阶段的人民话语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展开和叙述的,如1982年邓小平在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工作时,鼓励一部分人民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人民”在这个意义上获得了更多的经济自主权,人民的权利逐渐丰富起来,“人民”概念的内涵也就丰富起来。除了在经济建设视域中谈论人民,党和国家还制定了国家统一战略。胡耀邦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同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爱国人民一道,努力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6]可以看出,“爱国同胞”的称呼意指真正的“人民”,阻碍祖国统一的少数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民”。由此,在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中,“人民”依然保留了传统政治话语中的阶级性,但此时的阶级性,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和“敌人”的明确划分有所不同。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之后,邓小平的先富和共富思想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破除意识形态质疑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先进生产力、先进的文化方向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纳入同一个话语框架之下,人民被确立为党的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人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服务的对象,还是工作的最高检验者。这既是在经济建设浪潮之后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回应,也是凝聚广泛共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必然举措。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8]。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中,“以人为本”既是对“共同富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人民诉求的再次回应。党和国家在迈出了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后,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被重新挖掘,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话语模式。
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分工,传统的“人民”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不仅队伍壮大了,还催生了许多新阶层。“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9]。对于这些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的人,党和国家采取“团结、鼓励、保护、表彰”的态度,并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随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确定,新阶层的利益也取得合法性。除了“人民”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民主诉求也越来越丰富,如先富起来的人群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欠发达地区的人群要求平等的资源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也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这既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具体体现,也是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还是对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庄严承诺。
综上可知,新世纪以来对不同个体、不同阶层权益的保障和所有制的完善被纳入政治话语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指的应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是这一切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个人”[10]。从“共同富裕”到“以人为本”,人民的历史形象越来越具体,“人民”剥离了抽象的外壳。“以人为本”既是国家的科学发展观,也是“人民”话语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再次被突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的基本价值立场,同时,由于“以人民为中心”被贯彻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人民”话语系统。
“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在多次场合得到阐释。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1]。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2]这两次会议探讨了文艺工作和新闻工作的创作主体和创新方式,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要义。这说明人民不仅在政治工作中居于中心位置,还表明了新时代“人民”话语在社会生活中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
在话语内涵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渐丰富。“五位一体”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擘画国家全面发展的总布局;“中国梦”的提出重新构建了新时代人民的范围;“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人民未来命运的紧密相连……这些新话语、新举措让人民有了更多的现实获得感,赋予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可感知、可衡量、可评价的务实性特征。2016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1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从以往的“组织和号召人民”到“顺应人民的美好向往”,人民地位空前提高,“人民”话语在新时代取得全新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立场上,不断回应人民的现实需要,对人民的界定和分类“不是断裂的、互相排斥的,而是连续的、彼此融洽的,共同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内涵”[14],这就说明“人民”话语既具有政治继承性,也有阶段性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特指工农联盟,具有鲜明的革命性与阶级性特点。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民话语始终具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和阶级性特点。《新解放区土改斗争策略》明确指出:“在新区没收分配土地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没收分配地主阶级的土地,中立富农,富农的土地原则上不动……在此阶段内,以贫农为主体,组织农民协会,除地主、富农不许入会外,一切农民包括在内,不另组织贫农团。”[4]36在此,“人民”与“农民”等同,而后者又区分为富农、贫农,这样形成了“以贫农为主体,中立富农,打倒地主阶级”三分区隔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反革命的斗争任务继续进行,地主和富农中的左翼分子也被吸收入党,继续教育。在“一五”计划实施之前,“为人民服务”中农民是服务的客体,党和革命部队是主体。1952—1956年,国内掀起了第一波建设浪潮,社会主义公有化进程展开,国家建设既需要认清主要阶级矛盾,也需要强大的人民参与。“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5]。党和国家通过对工商资本主义的赎买赎卖政策,将私有财产划归国有,以财产公有的方式缓和了阶级矛盾,民族资产阶级改造成工人阶级加入了“人民”范畴。由此,广大工人阶级与农民一道,在现实层面落实了统治阶级“代表工农联盟”的理论构想。
突出阶级性是为了区分敌友,革命方式是斗争和团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话语保持着高昂的热情和斗志。毛泽东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指出:“我们对民族资产阶级不但作斗争,同时要团结他们,要给他们利益,这样他们才能拥护社会主义改造。”[16]即使在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部分民族资产阶级仍是需要警惕和争取的对象。由于局势的需要和人民的复杂性,党既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也掌握了话语的主导权,“人民”在话语中的安置与国家初期的发展步调一致。“人民”是被定义和发现的,而不是主动诉求和回应的。此时的“人民”继承了革命年代话语聚拢民心的特点,“人民话语被直接嵌入到新的政权中,成为进行政治动员和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有力话语”[17]。与此同时,由于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上还不够成熟,人民话语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在六七十年代呈现出矛盾斗争的局面。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民的范畴扩大,并呈现“一弱一强”的特性。
改革开放号召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中央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体制虽然基本建成,但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身份隔阂和革命逻辑使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事实上被排除在“人民”范畴外,落后的农业生产不足以撑起国家全面转型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提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团结了全体中国人民,全国上下一心,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召开,“人民”的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让我们大陆同胞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祖国统一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个战略构想成为贯穿20世纪90年代的一条主线。虽然苏联解体导致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低潮,但却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新的“人民”话语提供了契机。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了这个观点,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这个团结,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实现全面振兴的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基础之上的”[18]。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成立,在经济建设逻辑之后促使“人民”的范畴进一步扩大。
“‘建设的需要’同时推动了人民形象的去阶级化,经济身份开始重新成为想象、界定和区分人民的主要方式,革命态度一维基本放弃”[14]。新中国历史的前三十年对于“人民”的界定采取“区分敌友”的原则,敌人就是要斗争的对象,朋友就是要积极团结的对象,人民的革命态度决定了是否属于“人民”,从而也是否属于“为……服务”的范围。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逻辑下,“人民”范围扩大,摆脱传统思想禁锢,用“共同”来取代“敌我”话语,用“代表最广大人民”来替代“要打倒的阶级”,“人民”概念的经济属性增强,而区隔属性减弱。需要注意的是,在爱国主义的战线中,党的“人民”概念依旧保持着区隔性,这种特殊性质在此将一直延续下去。
21世纪以来,“人民”范畴又加入新阶层,从整体概念向关注个体转变。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话语主要是转变意识和凝聚共识,那么“以人为本”则是将我国放置在世界贸易体系和人民现代化视野下的对马克思人本主义的回归。
在传统政治话语中,党对“人民”的界定和团结是通过识别敌人而相对确定的,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改革开放的需要。随着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党采取了对“人民”队伍宽泛化的界定,“共同”和“最广大”就是显著体现。同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民’的内涵刻上了很强的体制烙印,我们曾隔离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并对其进行‘围剿’”[19]。这种体制使“人民”的历史主体性在改革开放前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的阶层在政治互动中失语。因此,重新界定和团结“人民”成为跨世纪以来政治话语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市场使得人的因素更加活跃,社会阶层分化,出现了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外资企业人员、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等活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阶层,并被纳入“人民”的范畴,“以人为本”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不同于以往“人民”范畴的被动发现和界定,21世纪以来人民的现代化促进了国家的民主进程,从而促进了政治话语对人民诉求的迅速回应。
除了“人民”范畴更加广泛,“以人为本”也暗含从关注人民整体利益到关注人民整体利益与个体权利相结合的转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初期,由于需要宏观上对计划进行把握,对一切社会主义建设力量进行团结,因此“共同富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的“人民”概念是一个整体,“人民”的权利主要是经济利益,国家要解决的是如何“富起来”的问题;同时,人民作为建设和团结的对象,在话语表达中主要是扮演客体角色。而“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作为新时代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为何执政?”的继续反思,在对人民整体利益继续保持高度关切的同时,党和国家将人民的多元诉求作为考量纳入政治建设中,力求促进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构想自由王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自我发展,而是每个个体充分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成为发展成果落实到“每个个体”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同时,人民的主动诉求也使话语中的“人民”地位从客体开始向主体转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概念具有“双重性”,内涵更加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国际社会形势更加复杂,党和国家面临着凝聚共识、共同奋斗的新难题,统一思想、团结人民的任务和需要更加重大而迫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回应了这种现实情况,“以人民为中心”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新时代的“人民”站在中心位置,“人民”话语具有了全方位辐射的特点。2013年,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梦首先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中国梦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这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与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同时,我国的“人民”概念更加丰富。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指出:“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21]由于党情、国情和世情前所未有的联系在一起,人民话语的舞台不再是内部的群体辨认,也不再局限于国内政治语境,新时代的人民话语便具有了双重性,即实现中国梦的“人民”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民”涵盖世界各国人民。前者是对新时代人民的充分团结,后者则是对世界“人民”的广泛想象。新时代的“人民”话语就像一个同心圆,既明确了“人民”的主体部分,也最广泛地团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人民”中的民族共同体既是在继承政治遗产基础上的发展,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我国人民不断走出去,也有更多的世界人民加入中国国籍而在法律上成为中国人民,人民阵营不断扩大。由此,“世界人民”的想象和团结就成为必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应地是包含中国人民的更大集合体。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对概念使“人民”话语具有更高的政治站位。
在新时代背景下,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人民”概念更加清晰,逐渐淡化了革命年代的阶级属性,发展成一个具有政治参与、经济权利和精神追求等内涵的丰富概念。如前所述,“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话语创新,还是一种全面的发展思想。不管是我国主要矛盾转变中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的直接观照,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民事权利保障的宣言,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现实体现。人民的各种权利得到满足,国家在世界舞台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既使抽象的“民族共同体”去模糊化,也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民”以联合的可能性。由此,从“人民”到“共同体”在字面上抽象,而在现实中真实。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阶段性历史任务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构建新的“人民”话语,紧密地将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和建设力量,丰富了党的执政经验,解决了“挨打”和“挨饿”的历史问题,并为新发展阶段中国人民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历史来看,“人民”话语的发展不仅是语言表达的完善,还越来越体现法治化思维,丰富了人民的责任和权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人民服务”在情感上紧紧联系群众,在完成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改造上发挥重要作用,为党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共同富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经济领域鼓舞人民,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治理体系;“以人为本”突显人民主体性地位,完善综合治理,为现代化治理体系夯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再次巩固人民的主体地位,回应人民积极的政治觉悟,在政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新发展阶段,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这就需要全体人民都以主人翁意识和能力参与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建构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和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赋予人民至高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地位,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在实践中发展民主政治,动员人民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以看到,“人民”话语的继承和发展本身就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现代化,“人民”话语的构建必将伴随政治建设的步伐,筑牢党对话人民的桥梁,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它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完成一系列任务奠定方法论基础,并成为党处理与人民关系的指导方针。人民话语的构建就是党坚持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在革命年代,“为人民服务”就是明确党政机关干部的服务宗旨;在改革开放时期,“共同富裕”就是树立劳动致富的时代价值观,为人民幸福生活提供正确导向;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就是重新发现人民的内在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民权利的统一;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就是继续走群众路线,倾听人民诉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真谛和精髓。中国共产党要想依靠和带领群众不断地创造历史,在新发展阶段顺利开展“十四五”规划和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就必须始终如一地团结人民,而构建人民话语就是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号召群众的重要途径。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2]人民话语的科学性和说服力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样才能继承和发扬光荣政治传统,进而将之转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
人民话语在人民生活中孕育,最终由人民来传播,中国故事必然是由人民群众亲身关切的现实需求来诉说,同时符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话语构建的要求。
“人民”话语的构建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党和国家甘于为人民奉献和牺牲的精神,诞生了诸多英雄先辈和动人史诗;实现“共同富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奇迹,展现了人民致富的中国速度;“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人本主义的回归,中国人民开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以人民为中心”则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进一步确证。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重于泰山,要全力抢救患者”等直击人心的话语,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这些话语的表述都是一定时期我国历史任务和突出问题的体现,既为我们团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也蕴含着无数个让人铭记和崇敬的中国故事,这些话语被高度凝练为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的“标识性概念”。
“人民”话语的构建有利于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传播的新概念和新表述,引导国际社会展开研究和讨论,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以人民为中心”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意识的话语表达,“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巨大成效,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成为“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现代可行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在国际生态治理、区域全面经济合作等领域逐渐衍生出更多“共同体+”概念。总之,“以人民为中心”将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注入更强大力量。
“实际上,在历史(包括党史)研究领域,话语——历史话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行为形式,它通过历史化的概念或术语‘复活’或重现一个过去的‘历史经历’”[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概念内在于“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为中心”等话语中,形成了对特定时期特定对象的识别和理解,也反过来重现了“人民”身份、行为和信仰的变迁:“人民”的身份识别从具体到抽象、“人民”的政治参与从被动到主动、“人民”的利益保障从整体到个体,“人民”的美好向往从温饱到全面发展。因此,对“人民”概念的解读,就是对不同时期“人民”在话语运用史中的解读,通过研究“人民”这个关键性概念,既能够窥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变化,又能观察人民历史身份的变迁。进一步来看,在我国“第二个百年”计划开始阶段,我国人民将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最活跃、最广泛的历史主体,而中国人民也将成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和实现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人民”概念不仅意蕴我国中华民族共同体,还是由内向外扩展的人类联合体,人民话语的发展必将迎来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