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地域文化振兴发展研究

2021-01-13 12:56苏振富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民族资源文化

□文/张 倩 苏振富

(1.河北大学创新创业指导中心;2.保定市第三中学 河北·保定)

[提要]文化交流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交流的重要内容。保定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挖掘和发扬本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既能够促进本地区优秀文化的发展,也是落实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

一、文化自信背景与内涵

(一)时代召唤下的“文化自信”。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由于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危机重重,在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降维打击中,自豪和自大了千年的中国人开始产生了很强的文化自卑心理,有人甚至提出了废除汉字全部英文化等全盘西化的想法。文化的断绝等于民族的灭亡,中华民族危亡牵于一线。幸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完成了民族独立,而且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全球化潮流,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了有全球影响力的泱泱大国。

在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其他民族了解中华优秀文化提供了窗口。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亦利用其政治、文化优势,一方面加强本国文化输出,妄图抹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妄图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以使其合法地变为本国文化资源。无论如何,其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贬低、排斥、抹杀其他民族文化,“不惜一切代价要摧毁这些民族赖以存续的民族精神。”

今天的中华民族精神也正面临着这种威胁和危机,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进步协调发展,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物质和精神高度发达的国家更显得意义重大。

(二)新时代新内涵的“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来源于我们自己的一种选择与认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内在的自信的体现。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过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我们所要强调的文化自信,它不仅仅包括了传统经典文化,还包括我们民族在长期奋斗和国家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积极的与时俱进的文化。这些文化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化的范畴,更大程度上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理想信念,成为了我们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精神动力。

二、文化自信与地域文化

“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本质上就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基础,就是这些含义深刻的地域文化。”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彰显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自信。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血脉相连,相互认同的内在依据。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我们每个人最先接触的,对每个人影响最为深远甚至伴其终身的就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那种内在的影响时刻烙印在每个人心中,游子思乡时浅吟低唱的是乡音,魂牵梦萦的也是乡土气息。所以对地域文化的肯定与认同是构成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

同时,弘扬地域文化,也要把握一个尺度。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地域文化内容杂糅,精华与糟粕俱存,所以地域文化和所强调的文化自信之间也存在文化的取舍问题。我们所要继承弘扬的是优秀的地域文化,是能够为国家民族发展起推动作用,能够传播正能量又能凸显民族特色的文化。

三、保定地区的文化

保定,作为曾经一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境内保留有大量的文物古迹,也保留了相当多的极具代表性的地区文化资源。

物质文化,比如市内老城区以明清、民国建筑居多。著名的文物遗址有城区内古代建筑遗址,始建于元;清雍正正式扩建的直隶总督署,始建于唐;金元之交重修的古莲池,这也是中国北方现存最早的一座实景园林;始于南宋的佛教圣地大慈阁和钟楼;等等。城区内近代文化资源有江淮建筑风格的淮军公所,它是继苏州、无锡、武汉之后为祭奠在战斗中阵亡的淮军将士修建的第四座“昭忠祠”,也是规模最宏大的一座;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化高等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融合东西方建筑风格的曹锟故居光园、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等;城区以外有位于满城县的满城汉墓、顺平县腰山镇清王氏庄园、易县的燕下都遗址、清西陵、道德经石幢、定兴县的义慈惠石柱、慈云阁、曲阳县的定窑遗址、北岳庙、涞源县的阁院寺等;城区外革命遗址如冉庄地道战遗址、白洋淀、狼牙山、城南庄革命纪念馆;等等。

非物质文化中,国家级有曲阳石雕、徐水舞狮、雄县古乐、保定老调、哈哈腔、易水砚制作技艺等;省级有涞水踢球、白沟泥塑、横岐调、贤寓调、涿州十不闲、槐茂酱菜制作技艺等。除了历史文化与革命红色文化资源之外,保定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低碳绿色发展的道路,电谷锦江国际酒店就诞生在保定,实现了低碳经济与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此外,保定也被誉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全国冠军摇篮之城,彰显了不忘初心的革命精神和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保定地区的这些文化资源完美地诠释了历史与传统、时代与创新的有机融合。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挖掘好保定地区的文化资源,对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生态建设和发展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文化自信理念指引下保定地区文化的挖掘与传播

(一)以“文化自信”理念为指导,立足本地地域文化挖掘与研究。首先,地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要着眼于本地乡邦文化,多走访乡村基层,通过实地走访、考察,对需要研究的本地文化做好整理归类,筛选好的优秀文化。在内容的筛选上,一定要选择能够体现本地积极进取的文化因素,对现实有积极借鉴意义的传统文化,坚决摒弃庸俗化和一些糟粕内容。比如,保定在历史上作为京畿要塞,在保卫大都方面起了非常关键和积极的作用,在本地区形成的军民双拥的文化氛围就可以作为我们整理和发扬的重点;就民族融合方面来说,保定地区属于民族成分较多的地区,历史上在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也起过积极作用,这些都可以成为发掘和整理本地地域文化中重点研究的对象。其次,在整理文化资源的时候一定要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整理思路:第一,要归类,比如风俗类、宗教信仰类、民间信仰类、文化名人资源类、红色文化类等,分门别类条理清晰;第二,要明确时间、地点、性质、典出等,通过结合典型历史事例的方式,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且有启发性;第三,研究方法上,多措并举,既要借助于高校资源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必须结合本地民间学者的研究内容,将能够体现本地区历史文化内涵的历史古迹、史料文献、民间乡俗等内容予以充分挖掘与研究。将这些文化资源发扬光大,与时代结合,打造有本地区特色的地域文化。

(二)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发挥其文化领域压舱石的关键作用。高校是文化领域话语权所有者,在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校的参与是保质保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保定地区高校云集,学者学子众多,可利用的高校资源丰富,对保定地区文化的挖掘与传播要积极发挥高校的作用。目前,保定有高校16所。其中,本科院校10所,专科院校6所,各高校均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挖掘、研究和传播保定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各有建树。以河北大学为例,设立了河北大学保定文化发展研究院,同时为了弘扬书院文化,还设立了河北大学莲池书院。尤其在进入部省合建高校序列后,河北大学积极推动燕赵文化学科群建设,在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又比如,保定学院建有白洋淀文化研究中心、衙署文化研究中心、地域文学研究中心、关汉卿研究中心、保定低碳文化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有较强的传统文化研究实力。

这些机构的设立都立足于挖掘、研究和传播本地区传统优秀文化,可以说这些高等院校,在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方面,其态度是积极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保定市各大高校依托本校师资结构、专业特点、地域优势大都积极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研究,一方面推动了保定地区文化研究的全面开花,有助于全面深入研究保定地区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也借此有利条件为进一步传播和弘扬本地优秀文化创造了良好契机,对于树立起地域文化自信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保定文化繁荣发展。保定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地理位置重要,仅就其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角度来说就是华北地区非常难得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之地,但是在发掘、传播人文资源以及利用这些资源服务于城市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故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构建合理的文化政策与配套政策,充分发掘和传播文化资源,必将对保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双赢的作用。一方面文化资源的发掘方面,学术界、民间研究为主导,政府与民间和学术界密切配合,相关部门要切实参与到地域文化研究中来,成为地域文化挖掘和研究的坚实后盾,给予扎实的政策支持。挖掘优秀文化是必要步骤和手段,如何传播、体现文化自信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文化资源的使用方面,在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生产力,将地域文化发扬光大上也要多下工夫,多做文章。比如开展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城,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确定发展主题,作为京畿之地的双拥城市、自古以来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诚信仁义之市、红色太行山精神的红色革命之地等等。主题鲜明了,城市的发展也就有了灵魂,以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将保定打造成有浓郁保定文化的新保定。

五、小结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增强文化自信首要做的就是了解和挖掘好地域文化资源。保定地区文化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文化自信研究成果相对较为匮乏。政府、高校、民间作为地域文化研究的主体,只有全面加强合作,制定科学有效的文化政策,才能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书写好地域文化发展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和谐篇章。

猜你喜欢
民族资源文化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多元民族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