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的低能耗高纯度乙烯分离研究获进展

2021-01-13 11:57:54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低能耗乙烷孔道

2021年7月13日,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简单有机分子自组装氢键有机框架材料(HOFs),首次实现在工况温度下乙烯/乙烷高效分离,推动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在高效、低能耗工业分离中的实际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杂志。

乙烯是石化产业的核心,预计到2023年全球乙烯产能将超过200 Mt/a。在乙烯生产过程中,利用低温精馏技术分离乙烷来实现乙烯提纯,将消耗大量能量,超过全球年能源消耗的0.3%。

利用晶态多孔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和氢键有机框架材料等,实现碳氢化合物的高效吸附分离已取得诸多进展。然而,孔道柔性往往成为阻碍低能耗、高纯度乙烯分离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乙烯与乙烷分子尺寸差别极小,要求多孔材料需具有很高的尺寸匹配度。但有机组分具有一定的结构柔性,晶态多孔材料孔道尺寸在吸附过程中容易发生改变,难以实现分子筛分离乙烯和乙烷;另一方面,随着压力增加,柔性孔道逐渐变大,导致乙烯/乙烷的共吸附现象严重。

该研究团队利用骨架柔性,提出温度和压力协同调控的“门控机制”策略,实现对乙烯/乙烷的高效分离。在设计合成新型有机小分子的基础上,通过自组装制备了一例具有独特“刚柔并济”孔道特性的氢键有机框架材料,其三重穿插氢键网络形成了可选择性筛分乙烯/乙烷的孔道结构。气体吸附和粉末衍射数据表明,弱的非经典氢键(C—H…N)有利于骨架保持一定的柔性,而连续的π…π作用可以增强骨架的刚性。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吸附气体所需的阈值压力增加,在工况温度(333 K)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共吸附现象,实现了最优的乙烯分离效果。单晶结构表明,乙烯分子通过弱的C—H…π相互作用吸附在孔道中。同时,这种微孔HOF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在水、强酸、强碱及一些极性有机溶剂中都能保持骨架稳定,为实现气体分离纯化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低能耗乙烷孔道
低能耗建筑和绿色,节能建材会再上层楼
节能与环保(2022年7期)2022-11-09 00:44:48
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二氧化碳对乙烷燃烧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
煤气与热力(2021年3期)2021-06-09 06:16:22
基于ANSYS的液压集成块内部孔道受力分析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50
接触压力非均匀分布下弯曲孔道摩阻损失分析
工程与建设(2019年5期)2020-01-19 06:22:26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2-(2-甲氧基苯氧基)-1-氯-乙烷的合成
被动式低能耗建造技术探析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1
八钢烧结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运营实践
新疆钢铁(2016年3期)2016-02-28 19:18:52
铁掺杂HTiNbO5纳米片及其催化环氧苯乙烷醇解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