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准扶贫策略回溯研究
——以昆明理工大学定点帮扶羊场镇为例

2021-01-13 09:03◆杨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6期
关键词:羊场理工大学贫困人口

◆杨 茹 卢 英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此时更需要我们回顾过去工作的经验,深化对贫困治理的认识才能推动扶贫工作与时俱进,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好衔接。

云南省的15 个县位于乌蒙山片区,是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这里地处西部边疆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并且在民族构成方面极为复杂,由此给云南的扶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云南省长期的扶贫实践中,高校作为重要社会力量,因为其具有的独特的资源优势,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昆明理工大学作为云南省的一所公办高校,结合自身的特色和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在定点帮扶宣威市羊场镇兔场村、普瓦村、茨营村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

第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要想让脱贫工作整体推进,就必须拥有坚强的领导力量。贫困地区的群众深有体会,“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昆明理工大学在帮扶过程中构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的良好格局。学校基层党委与挂联点的基层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帮助普瓦、兔场、茨营三个村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建设基层党建活动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从而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履职能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第二,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驻村工作队员便是扶贫工作中党员干部的典型代表,作为联系学校和贫困群众最直接的桥梁,是扶贫政策的直接落实者和扶贫工作的直接开展者,在贫困治理的末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地向贫困群众宣传党和致富的扶贫政策,另一方面细化帮扶措施,深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帮助群众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把帮扶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推进产业发展,巩固物质基础

羊场镇三村长期以来存在着产业发展落后,贫困群众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昆明理工大学在扶贫工作中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充分发挥本校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为当地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出特色优势产业。

第一,建立产业发展新模式。学校积逐步建立起“昆明理工大学+合作联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蔬菜种植基地产业模式,促进帮扶地区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学校利用“互联网+”的电商扶贫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帮助羊场镇三村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学校参与促成的生猪养殖项目基地项目采取“集团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开展生猪养殖,将羊场镇分散生产的模式与市场化需求相结合,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发挥科技资源新优势。昆明理工大学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在扶贫实践中转化为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学校的特色扶贫项目中,学校邀请农业专家帮助农户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化的指导,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种植的效率,为农产品的深加工拓展思路,从而增加产业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现代化的产业不仅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有效保障。在产业建立的过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地掌握贫困地区的现实条件,依据特色资源建立起符合当地需要的产业集群。要建立好相应的协调机制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调动企业、学校、合作社、农户各方面的积极性。在产业建立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始终明确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实现自主发展,促使贫困群众充分参与共享产业红利,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的共同富裕。

三、紧抓文化教育,提高内生动力

在羊场镇三村内,思想的贫困也是脱贫工作中的阻碍之一,严重影响着扶贫工作的成效。昆明理工大学在扶贫工作中始终重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依靠自身力量真正摆脱贫困,有效地避免再次返贫。

第一,教育扶智,增强群众自身发展能力。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活动,力争通过教育扶贫达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的目标。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和地方各项专项招生倾斜政策,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让更多的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和创业;同时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制定专项培养计划,通过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做好专业人才支持工作。

第二,宣传扶志,牢固树立脱贫致富理念。“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学校不断向羊场镇三村的贫困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促使群众深刻地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贫困人口的关怀,激励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共同致富,从而树立起高昂的理想信念,为脱贫道路上扫清精神障碍。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扶贫发力要精准,教育要先行”,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动力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才是长久之计。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贫困群众自身发展能力,从而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帮助贫困人口在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和创业,从而实现稳定的收入增长,不再因为多种因素重新返贫。

四、启示

在昆明理工大学师生和羊场镇的共同努力下,羊场镇三村已于2020 年4 月份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考核,实现了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摘帽。但需要明确的是,阻碍我国乡村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显著,我们距离下一阶段的目标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在“十四五”规划中,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确立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之一,为后扶贫时代的工作前景指明了方向。我国的扶贫工作将以新的形势继续延续。精准扶贫通过长期的努力补齐了农村发展的短板,而乡村振兴则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升提供了现实保障。在新时期取得精准扶贫工作的胜利之后,我们要在巩固现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将乡村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上。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础,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事业同样需要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好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不断完善社会贫困治理格局。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定“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不断夯实政治基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保障机制。

(二)充分发挥高校自身资源优势

在思想文化方面,高校要持续为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转变提供思想补给,将高校的在思想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拓展到乡村中从而增强乡村的文化振兴;在科学技术方面,高校要为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结合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需要,利用先进技术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构建起现代化的产业发展体系,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实现产业发展兴旺发达;在人才培育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要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高校的各类人才向乡村流动,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精准扶贫推进的过程中,要自觉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理论中蕴含的哲学意味,掌握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坚持内因与外因相结合转变发展观念,外部力量的帮扶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持续发展力;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做好全局规划与局部推进,既要立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又要把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关注领域;坚持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既要看到乡村发展存在的现实条件,又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乡村发展开拓新局面。科学的思想体系为实践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实践进步的过程中又推动理论走向深入,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胜利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羊场理工大学贫困人口
昆明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浅谈规模化羊场夏季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试析羊场寄生虫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技术
团结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