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林
自然界中,可以看到红花鲜艳醒目,背后则有绿叶默默衬托。人事关系也是如此,“一把手”登台亮相,振臂一呼,响声雷动,而副手则静立一旁,甘当背景。在组织中,如何选配好班子成员,其中包含许多学问。人们喜欢用一句通俗的比喻来描述:五指长短不一,而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拳头,可以坚强有力。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简化,五指当中可以划分出一对关系:大拇指与其余四指。人类经过长时间进化,才形成一双非常灵巧的手,而关键之处正在于大拇指可以与另外四指密切配合,它们之间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同样的道理,在组织中搭建领导班子时,务必要考虑主辅组合,使班子之间结构互补、配合融洽、相得益彰。传统文化经典《周易》则用“乾坤配”来描绘正、副手之间的关系,“一把手”就应该像乾卦那样“自强不息”,副手则要学习坤卦“厚德载物”。在比较理想的班子当中,成员之间各司其职,各有侧重,同时又能相互支持,彼此补台。刘邦与萧何、刘备与诸葛亮、朱棣与郑和等等,都是历史上比较典型的“乾坤配”,君臣之相通力合作,成就了一番事业。
成功的背后可以找出千万条理由,从各个角度都可以加以阐述。而要真正全面透彻地理解“乾坤配”之难,可能还得要从反面去认识。换句话来说,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许许多多令人称道的“乾坤配”案例,但更多的是乾坤失调、合作失败的例子。其实,要达到理想的“乾坤配”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把手”是真正的领袖;二是副手也是相当之出色;三是两者之间心心相通、搭配和谐。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上述三项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形其实并不多见,相反,条件或多或少缺失的情况更为普遍。
德才均能超群出众的“一把手”确是少之又少的,毫无疑问,优秀的“一把手”当是形成“乾坤配”的关键因素,因为他是方向的制定者与局面的主导者。隋末李密、翟让起义最终走向失败,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位杰出的领导者。起初翟让是带头大哥,因为他是瓦岗寨义军的起事者,自然成为“一把手”。随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些才能之士也纷纷加入,其中李密显得尤为突出。李密积累战功,声誉日隆,翟让认为自己才能不及他,就主动让位,让李密当首领,自己甘愿当二把手。从客观事实来看,李密确实要比翟让强那么一点,也将起义事业做大了。但实际上,李密也不是能力超强的那种,队伍越来越庞大之后,他的管理就跟不上去了,纪律慢慢陷入混乱。更要命的是,李密的气量并不宽宏,疑心很重。翟让将位子送出之后,其手下一些将领很不满意,劝翟让将权力夺回来,但翟让确实大度,常常一笑了之。而李密听到这些话之后,坐立不安,其手下某些不怀好意之人也不断煽风点火,李密于是起了杀心。李密假意邀请翟让喝酒,在席上支开了翟让的士兵,然后拿出一把好弓,说兄弟来试试。翟让不明就里,兴致勃勃地拉开了弓,然后早已埋伏好了的刀斧手一拥而上,将翟让乱刀砍死。“一把手”的德才不足,直接导致了瓦岗寨的内斗,最后力量削弱,走向失败。
“乾坤错配”也会引发局面动荡,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唐朝事实上的建立者,他能力出众,战功赫赫。然而,唐高祖李渊按照惯常做法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建成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无法与李世民媲美,充其量当个副手还可以。李建成本人也明显感受到了来自李世民的压力,迫于无奈他联合小弟李元吉来对抗李世民。李世民哪里甘于一辈子处于附属地位,他发动玄武门之变亲身射杀了李建成,夺回了本应属于他的主角之位。李世民确是千古一帝,具有罕见的雄才大略与宽阔胸襟,他引导唐朝一步步走向了辉煌。
此外,“坤”代“乾”位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配对非常好,可谓明君贤相的典范。刘备求贤若渴,从谏如流,能够充分激励和发挥下属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应该算得上相当不错的“一把手”。诸葛亮就更不用说了,他能谋善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智慧与忠诚的代言人。刘备与诸葛亮各司其职,亲密合作,在竞争激烈的割据时期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当然是相当了不起的历史成就。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刘备与诸葛亮的“乾坤配”终结于“白帝城托孤”。刘备算得上是明君,同时也有特定历史时期人物所无法避免的个人私心与权谋手腕,他深知刘禅无法像自己那样能够笼络像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所以他耍了个“欲擒故纵”的小计谋。刘备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等人,并对诸葛亮说,刘禅这小子没什么才能,你看着办好了,能辅佐就辅佐一下,实在不行你就自己上位好了。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当然明白这几句话的分量,赶紧跪在地上,磕头谢罪,表示必定尽心尽力辅助刘禅,绝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异心。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乾坤配”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接下去的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刘禅坐上了皇帝之位,却无德无能承担起“一把手”的重任,实际上只是充当了一个象征性符号,所有的责任与重担都压在了诸葛亮身上,因此诸葛亮由“坤位”上升到了“乾位”,成为蜀国事实上的统治者。于是,蜀国开始进入“乾坤失位”的历史时期。诸葛亮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忠心耿耿,事无巨细,亲临亲为。诸葛亮还是按照副手的思维在做事,他既忧又累,苦不堪言。他不能也不敢依照“一把手”的作风去管理国家,尤其是在选人用人方面,他大体上都是提拔那些作风稳健、能力中等的人才。诸葛亮死后,朝中已没有多少能堪大用之才了。如果按照《春秋》的观点,以“求备于贤者”的标准来苛评诸葛亮,可以说,诸葛亮还是不太适合担当“一把手”的角色,他虽然对蜀国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仍然不能避免蜀国一步步走向衰亡。由此也可以看出,“乾坤配”是极具魄力的“一把手”与充满智慧的副手之间的对台戏,缺一不可。哪怕像诸葛亮这么出色的副手,他也难以履行好“一把手”的职责,更何况其他那些普通人呢。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乾坤配”实现之难,同时也能反衬出搭建领导班子的重要性。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刘邦与萧何、朱棣与郑和之间配对成功的例子。刘邦与萧何之间可谓知根知底,两人都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同时也清楚对方的心思与能力。刘邦虽然出身低微,却是人中之龙;萧何起点要高,但是他懂得自身优劣。萧何自始至终都非常敬重刘邦,包括早期刘邦还未起势之时。刘邦虽然有时担心萧何功劳过大、威望过高,可能会影响到自身地位,但几次过招之后,他了解了萧何的苦心与用意,保持了自我克制与高度信任。刘邦与萧何通过高效的搭班共进,建立了新的西汉王朝,而且做到了善始善终,因此称得上“乾坤配”的典范之作。
至于明成祖朱棣与郑和之间的合作,也值得后人称道。郑和出身卑微,小太监一个,长期跟随朱棣,死心塌地,在“靖难之变”中立下战功,从而得到朱棣的赏识。朱棣即位后,有块心病让他寝食难安,那就是一直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炆,朱棣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因为只要建文帝还活着,必定会对其皇位构成威胁。尽管朱棣已经登上帝位,但也不方便大张旗鼓地抓捕建文帝:一方面,那是自己的亲侄子,是一家人,传出去不好听;另一方面,他当初起兵时,只是说要“清君侧”,并不是要夺取侄子的位子,因此公开搜捕朱允炆会被天下人责骂。朱棣在国内怎么也找不到线索,因此怀疑朱允炆有可能逃到国外去了。加上当时也有同外国进行通商和交流的需要,朱棣于是下令郑和出使西洋。明朝的船队非常庞大,装载货物又是极其丰盛,毫不夸张地说,郑和带领船队完全可以到海外另立一个王国。明成祖将如此秘密和重大的任务交给郑和,可见他对郑和的信任和肯定。郑和后来也不负众望,建立了同南洋等一大批国家的联系,极大地扩大了明朝的知名度。郑和并没有打听到朱允炆的有关消息,时间一长,明成祖也觉得此事无关紧要了。朱棣与郑和合作成功的旧事,其实印证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古训,两人之间充分信任的情谊与定不相负的践诺,至今依然让人动容。
“乾坤配”的历史经验值得后人借鉴。当今不少家族企业面临管理交接的问题,不少“富二代”似乎缺少父辈那种开疆拓土、叱咤风云的能力,也有一些资质优秀却又不想重复上一代的故事,“权力交接”就陷入了难产。依照“乾坤配”原则,可作如下处理:如果“富二代”适合当“一把手”或具备潜质,那就提前尽力培养,适时交棒;倘若真的不具备“乾”之特质,那么还是考虑由职业经理人来承担主要责任吧,年轻人当个副手其实也蛮好的,或者干脆让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别掺和到父辈的事业中来。此外,我们还要重新认识一下“论资排辈”。“一把手”退休了,是不是“二把手”理所当然顶替上去?其实还得回到“乾坤配”的理论,“二把手”确有“飞龙在天”的内在素质,那就让他接班好了。如果“二把手”只有“坤”之特质,那就继续“厚德载物”,别让他勉为其难,被架上去炙烤的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