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红色文化+”困境与出路研究

2021-01-13 09:03王小彤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6期
关键词:云南红色战略

◆王小彤

云南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厚,是绝佳的旅游胜地。其中,云南“红色文化”是云贵高原上的精神财富,它彰显着已经深深熔铸在党的血脉基因中的革命精神,焕发出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2017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始终贯彻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总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开发和扶持力度,推动美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创新“红色文化+”的新模式,帮助乡村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帮助农民逐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更为云南红色文化的发展创造持续性价值。

一、云南“红色文化”建设困境分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闪耀底色,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坚实根基。在新时代迎接新考验的今天,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创新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式至关重要。因此,面对云南“红色文化+”的建设困境,我们更应该详细分析。

(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内涵挖掘与开发层次不够

云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包括革命文化旧址纪念地、红色文学艺术、红色文化精神等。革命旧址是历史留下的证据。在云南深厚的革命传统中,每一处革命旧址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都可以从中汲取拼搏的热情与能量。例如艾思奇故居、云南陆军讲武堂、水城红军扩军旧址等。这一个个保存完好的旧址,是播下革命火种的地方,是享受红色文化盛宴的重要载体;云南红色文学艺术包括英雄故事、红色音乐作品、红色绘画作品等等,通过富有民族特色、滇缅特色的艺术形式展示革命英雄儿女光辉的形象,感受当年万千将士为国征战的悲壮与惨烈。然而,云南红色文化依旧是以旧址、故居的传统形式,缺乏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解读,凸显不出云南特色。这使得人们在进行参观了解的过程中,很难身临其境,参与体验感比较弱,仅仅是走马观花式浏览,无法提高人们的热情。

(二)基础建设滞后,全局规划不成熟

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提升农村整体环境。云南山河相间,境内多为山地和高原,整体又位于西南边陲。大部分红色资源分布于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山区地带,建设基础设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另外,思想观念的落后,使得在全局规划方面不成熟,红色文化建设规划缺乏整体决策,导致红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与有更大吸引力的高科技产品难以顺利对接。具体表现在于:环卫设施落后,空间布局不合理等系列问题,面对越来越兴起的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没有设施完善的基础建设,势必会阻碍云南红色文化的传播。

(三)旅游人才匮乏,红色文化认同感低

红色文化要传播,离不开红色旅游的飞速发展,这其中关键要靠旅游人才的资源支持。然而在云南,人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首先,旅游人才匮乏。这里的匮乏主要是指专业化、高学历化的旅游人才储量匮乏。在云南,导游学历大都在初中和高中,理论功底弱,学历为本科、研究生的比较少,这对于创新能力、领悟文化内涵能力有一定的阻碍。在传播“红色文化”过程中,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高素质高学历高本领的旅游人才,采用新形势新创意吸引游客,打响知名度。其次,培训手段落后,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有待加强。云南边缘景区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关注比较少,没有认识到旅游人才在进行“红色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缺乏吸引力。在导游队伍中,对于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创新旅游模式的新想法新创意,没有明确的鼓励机制,旅游人才的工作热情会很容易受到打击,只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文化的传播产生负面影响。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红色文化+”出路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是短期战略,而是一项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划有目标的复杂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云南“红色文化+”的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特色产业

云南是拥有最多少数民族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依托历史古迹,增强红色文化体验,建设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产业至关重。首先,云南有着咖啡、野生菌等特色资源,在不断提升技术开发、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融入红色文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形成红色品牌。其次,将旅游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大力开发文创用品,吸引游客,实现良好收益。

(三)红色文化+宜居村落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拥有自然优美、空气清新、生态宜居的环境,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随着云南红色旅游不断火爆进行,建设宜居环境,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良好的居住质量,优美的生活环境,能够调动游客的参与感,同时,也更容易吸引农村建设的人才,突破农村人才缺乏的瓶颈。

首先,对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全方位优化、全方位治理。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大力度治理农村的水环境。其次,制定严格的排污法律法规,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坚决抵制在农村排放工业污染,杜绝外部污染。再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实行更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国外投资。第二,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立监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的机构,防止专项资金挪用,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地方政府做好相关动员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第四,建设美丽乡村,解决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吸引游客,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建设和发展农村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保护好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节约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资源。一定要牢记不能违背大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来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

(四)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云南的发展过程与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有很大的相关性,从而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撑。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是一种引导力、督促力和向心力。有这样正确文化做引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推动社会进步。

一方面,要加强将红色文化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生活中富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不可忽视的力量。运用云南“红色文化”引领青年,增强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领悟力。因此可以采用与学校合作的方式,深入开展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系列教育活动,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在活动中自然而然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实现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还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进项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育青年,培养青年正确的“三观”,使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对旅游人才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工作,加大教育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红色旅游,必须充分利用旅游人才的地位和创造力,因此逐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使人才的学习过程得到保障,学习内容紧跟时代。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自身理解了红色文化,才会将红色文化运用到生活和生产中,更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三、总结

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云南“红色文化+”困境与出路,提出要将红色文化与特色产业、宜居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开发和扶持力度,为云南红色文化的发展创造持续性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云南红色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红色是什么
云南邀您来“吸氧”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红色在哪里?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