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碧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集约利用的绿色发展道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优化综合承载能力是当前区域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于新时代新精神,探讨高质量发展与综合承载力涵义,提出优化综合承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议,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在2020年“十四五”规划中,党中央提出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愿景,特别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构建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发展布局,并立足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合理分布城市化、农业化、生态化三大空间格局。通过国土空间优化保护新格局落实和推进整体社会高质量的发展。针对整体资源环境的综合承载力研究是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分析区域社会、经济、生态所能承担人类生产、生活的能力阈值水平。因此,针对整体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支撑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找出制约区域综合承载力发展的问题短板,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国GDP总产值从1978年的1,495.4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3,400.90亿元,其中2007年的全国GDP增长速率达到了近30年来的最高点,为14.23%,此后增速逐年放缓。中国传统的经济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人口红利和资源要素的投入,但在2012年后,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渐渐褪去,资源环境的约束性也越来越紧张,国内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时期。低端型、粗放型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代价是巨大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达到一定阈值时,这种低质低价的生产模式就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负向阻力。我国发展前期粗放式的开发经营,对资源环境有着一定的伤害,如果继续对生态本底继续进行无序地、粗放地消耗,将极大制约我国今后的发展。同时,对比国际形势,中国虽然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相比很多发达国家,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一些低端制造业、廉价劳动力输出、自然资源供给推动国际贸易的增长;在高新产业、创新驱动力方面的储备远远不够,同时国际上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这些都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基于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提出要走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道路。其中,立足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水平,科学合理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是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实现经济转型、整体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对于高质量发展内涵,师博(2020)从部署先进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建设高质量城市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培育高端生产要素;引导高质量绿色消费四大方面阐述高质量发展内涵。方创琳(2019)从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入手,包含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和城市管理的高质量,同时考虑全国的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差异,划分城市群地区、粮食主产区、农林牧地区、连片扶贫区以及民族自治区五大类型区域。崔盼盼(2020)梳理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从资源环境的存量、抗压、恢复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率、产业结构协调性、创新性、稳定性等方面综合描述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综上所述,本文对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义为,以人为核心,在经济、社会、生态三者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上,立足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合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生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稳态发展,生态环境绿色的高品质可持续发展过程。
(二)综合承载力的涵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资源综合承载能力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国越发重视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在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上的约束指导作用。
“承载力”一词最初源于工程地质学科,其本意是指地基对于建筑物的承重强度,后来这一概念逐渐被其他学科引申使用,生态学是最早将“承载力”用于本学科研究中的。在研究初期,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正如英国人口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一书中所说,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动植物都受制于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空间规模,无论哪个国家,人口的繁殖与增长都被土地的生产能力这一自然法则所限制。土地承载力这一概念最早由Park在他的《社会学概论》中提出,土地资源的承载力指的是区域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的数量。欧洲空间管理和住房研究所委员会为生态系统承载力确定了拟人化的阈值水平,在该阈值水平上,空间规划的决策规定要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一致。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生态学对于承载力的应用涵盖到各类自然资源在不同区域内,即各类资源面对外部环境压力变化下的最大承受能力。国内关于土地资源的承载力的定义最早可追溯至1986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对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了如下定义:“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定义反映了生产条件、土地生产力、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这四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可承载人口数量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生活水平成反比。承载力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土地承载力上,主要围绕“耕地—粮食—人口”这一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人地关系承载力研究已经难以反映区域承载力的真正实力。因此,很多学者针对于自然资源单要素承载力展开研究,Eric J.Chapman等(2018)通过对生态学领域承载力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广义的承载力主要应用于生态系统的各个层面,包括分子水平的单个原子的承载力;生物种群水平上的物种数量与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层面上的资源与物质的承载力;景观层次上的斑块与布局应用。
进入新时代以来,学者们对承载力的研究更趋于多目标、多层次的趋势,从单一的对粮食人口的关系研究到多因素考量,从静态研究到动态分析,对承载力本身的研究更加综合。徐翀崎等(2017)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经济区划系统分析方法,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生态经济区,运用生态经济区划模型,加入人口密度增长值和动态适宜性,构建社会经济发展度、生态系统保护度、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准的指标体系,划分生态管控区域、生态优先区域、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高爽(2019)从生态保护重要性、土地综合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环境压力四个要素层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对空间规划体系进行研究,划分资源承载力饱和区域、尚好区域、压力较小区域、压力较大区域,根据此分区制定差异性空间管控和准入措施。彭文英(2015)从建设用地和水资源等方面对首都圈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对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的优化策略,差异化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大区域间发展协调,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多规合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等建议。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视资源节约集约。因此,新时代综合承载力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尺度内,基于对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一定开发利用水平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大规模与强度。
(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努力提质增效。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将传统的要素投入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努力提升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以技术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创新协同体系,发挥政府、企业和高校各主体之间的协调耦合作用,为培育创新型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通过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集约利用水平。一改之前城市摊大饼的问题,在坚守城市开发界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利用遥感监控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绘制“一张图”建立综合监测平台,实现国土数据信息的广泛采集和管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城市硬件保障,促进城乡建设用地提质增效和集约高效利用,调整用地结构,合理保障区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用地,拓展生态空间。增强分类思想,根据不同区域确定相应开发强度,努力实现提质增效。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增强绿色发展能力。转变之前粗放型开发利用发展方式,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把握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逻辑内涵,从生态优先理念出发,对资源消耗型、高污染型企业进行绿色改造。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构建碳交易、排污权等绿色交易平台,鼓励各市场主体提高自主减排意识。大力推进循环经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培育清洁能源产业。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有效机制,增加生态产品的优质供给。
(三)强化“底线思维”,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开展以生态优先为主的综合承载力测算和障碍因子识别工作,完善差异化区域资源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是优化调节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基础,对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做好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判断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水平,了解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和适宜性分区。在客观反映资源环境现状优势和短板基础上,合理发挥未来发展潜力,规避阈值风险,强化底线思维。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差异化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明晰范围内适宜性发展目标和生态修复要点,对已有规划进行校正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