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天斌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系也在不断优化。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始终同社会发展相结合,结合“互联网+”相关教育理念,打造信息化就业指导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率,实现全面发展。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难、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对未来发展更加迷茫。由此可见,就业指导教学的顺利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今社会存在的挑战,教师要时刻立足于学生角度,制定专属就业方案,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构建网络平台,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同时,学生也能在此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的就业认知,为日后就业发展增添一份保障。
在传统的就业指导课程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依照书本进行讲解,将书本上就业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学方式过于片面,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社会发展缺乏认知。再加上书本知识更新速率慢,跟社会经济发展有所脱节,进一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认知。学生对社会发展认知只停留在教材上,对未来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互联网+”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存在的短板,随着网络平台的加入,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此外,再加上网络实训平台和创业大赛的帮扶,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与此同时,网络技术改变了学生对传统就业的认知。[1]此外,“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大大降低了学生就业难度。致使各个高校也将其作为学生创业的基本政策,学生发展渠道也更加丰富。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工作,在“互联网+”理念的引导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教师借助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材料,开展“在线指导”教学,一对一帮助学生分析专业定位,未来发展,就业形势。再加上网络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的优势,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制订专属的提升方案,提升学生的就业信心。学生还能够利用网络在线进行就业信息的查询,利用QQ、微信、钉钉等交流方式,随时随地和教师在线讨论社会就业形势。此外,国家提出的24365就业模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教育部对企业信息的严格审核,为学生就业增添了一份保障。
网络技术的出现虽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许多方向和指导,但是也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其有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知识运用能力与良好的互联网思维。但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对网络认知过于片面化,依旧以书本知识为主,将理论知识作为学生发展的关键,千篇一律地进行讲解。再加上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不仅阻碍了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建立,而且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会阻碍学生身心发展,就会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局面。[2]就会造成学生实操能力得不到提升,对专业认知也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与社会发展逐渐脱节这种现象,日后就业也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标准,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于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忽略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训,导致学生缺乏岗位竞争力,日后就业、创业能力薄弱,无论是对就业形势的预测还是社会发展的分析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或者是因为专业不对口、期待薪资低,越来越多问题的出现,导致大学生缺少一定的竞争优势。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许多企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向虚拟化、信息化转型。致使社会人才需求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大学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也愈发明显。大学生就业方向更加复杂,压力更大,对专业定位也就更加模糊。学生不仅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思进取,只是依照家长或是教师的意见随随便便寻求一份工作来消磨时间。其次,加上一些自媒体的出现,一些“假新闻”、“标题党”也给学生增加了就业压力,造成一部分学生有恐慌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优势,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帮助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具体的印象,增强学生信心,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
信息技术作为时代发展的衍生物,具有信息传输快、时效性、资源丰富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网络就业指导平台。例如微课、慕课、腾讯会议等学习平台,让学生在线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要定期展开就业交流会,将最近学生就业热点以及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随时随地掌握专业动向。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大学生创业竞赛,对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制定合适的比赛主题,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然后通过比赛流程选出合适的创业方案提供一定资金支持,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力度,对“标题党”、虚假信息等进行严格筛选,为学生提供一个绿色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就业压力。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在线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线反馈进行问题的整理,分析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集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培养其互联网思维,为学生日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3]。
传统的校企合作采用“2+1”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就业选择。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过于形式,只是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习,忽略了对学生的综合考察。导致学生在企业实习不仅学不到知识,而且浪费了大量时间,甚至部分学生对专业定位不明确,成为了廉价的劳动力。有的学校也会举办一些校园招聘会,但大学生基数大,岗位数量少。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但取得的效果与预期相差过大,都影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对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优化,融入“互联网+”教学理念,打造信息化校企联合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网络招聘会,让学生对未来就业有更多的选择方向。其次,教师和企业还要形成监管小组,对企业实习的学生定期进行考核抽查,根据工作态度以及专业契合度进行全方位的鉴定。在实习结束后开展“实习交流大会”,可以线上线下同时举行。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分享实习成果,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未来学习方向更加明确,进一步提升个人竞争力[4]。
评价体系是教师掌握学生现阶段发展情况的主要渠道,也是为学生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的基础。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理论知识成绩作为主要考察方面,对学生就业意识、专业能力、综合素养却尚未提及。这就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日后就业也会迷失方向,对专业发展趋势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为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制定新时代评价体系,对学生全方面地进行考察,根据学生专业以及兴趣方向,为其制定专属提升方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5]
首先,评价体系一定要有实时性,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提出中肯的评价。对学生现阶段专业发展普遍存在的疑惑进行整理解答,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网络实训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且网络数据分析系统还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在线进行调整,保证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都能有所提高。此外,体系考察也要更加全面,不仅要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还可以增加创业的相关知识,为学生日后发展提供更多选择,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6]。
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工作岗位那我们应该从事哪些岗位呢?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平台上收入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在同一个平台上不同的岗位收入肯定也是不一样的,那什么样的岗位收入要高一些呢,当然是有创造技术岗位。在互联网公司技术岗位又分为以下几个岗位:UI 设计师、UE 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新媒体运营、前端工程师、后台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只要学生从事以上的岗位收入都不会低,至于到底选择哪个方向,其实只有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假如是一个文科生或是理科学的不太好的理科生建议选择UI、UE、新媒体运营等,理科生可以选择数据分析等岗位,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培训技术的培训公司,他们培训UI 设计师、产品经理、新媒体运营、大数据分析很不错。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个企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就业指导作为一门重要的规划课程,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与就业。当今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要顺应时代发展,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开阔学生就业视野。同时,教师要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校企联合的优势,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实现双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