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梅
(广东南方电信规划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38)
如果说,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音频、视频的快速传输,那么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则具有更高速率、更大容量、更低时延的通信技术,比目前的4G 至少快十倍以上,被誉为“数字经济新引擎”。5G 作为新基建之首,将不仅是一项移动通信技术,更是下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影响着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从1G 到4G,多址技术发展出多种形式,包括FDMA、TDMA、DS-CDMA、OFDM 等。当接入用户增多时,这些技术为了让不同用户信号能被完整区分出来,会保持信号之间的正交性或准正交,因此可以统称为正交多址技术。而对于5G,由于频谱效率相较于4G 将提升数十倍,故需要采用具有更好过载性能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
目前,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DS-CDMA)是3G 系统采用的技术,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4G 系统采用的技术,但基本都在频域、时域和码域上实现多用户复用。不同于3G、4G,NOMA 则增加了功率域这一维度,在发送端采用非正交发送,再在接收端通过串行干扰删除技术调解和消除多址干扰,以此区分出不同用户的信号,再结合功率复用技术实现多用户复用。
NOMA 使得信号的增益大幅提高,让移动用户在同一覆盖区域获得最大的带宽接入,这使5G 大规模连接带来的问题得到解决,且NOMA 不需要知道每个信道的CSI(信道状态信息)。对于高速移动场景同样适用。但由于NOMA 主要是利用复杂的接收机设计来换取更高的频谱效率,如何设计出低复杂度且有效的接收机算法将是未来技术实现的难点。
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Filter-bank multicarrier,FBMC),属于频分复用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多径干扰能力。FBMC 解决了OFDM 需要引入CP 循环前缀(Cycle Prefix)的问题,由于循环前缀比时延扩展还长,频率效率会大打折扣。为了消除符号间干扰(ISI)和载波间干扰(ICI),FBMC 不是采用循环前缀,而是通过一组优化的滤波器组代替矩形窗函数,对频偏引起的载波间干扰非常小,大大提高了频率效率。
FBMC 核心思想是,不引入额外的时间开销以保持符号持续时间不变,在发送及接收端添加额外的滤波器组,FBMC 的多载波性能,取决于原型滤波器及调制滤波器的设计。
尽管FBMC 实现很杂度相对较高,但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随着硬件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FBMC 的实际应用将不是问题。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是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信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通信质量,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天线数量越多,通信质量越好。
大规模MIMO(即Large scale MIMO,亦称为Massive MIMO)技术由此诞生,天线通道数可高达64、128甚至256个,成倍的提升了无线频谱效率,增强了网络覆盖能力和系统容量。大规模MIMO 不像传统的MIMO 那样,信号只能水平方向平面发射移动,而是电磁波束的辐射状,既可以水平方向移动,也可以在垂直方向进行移动,大幅提高网络容量。
大规模MIMO 的应用,为稠密地区多用户、多设备同时进行高可靠传输通信提供了可能,也为实现在高频段上进行移动通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5G 网络要支撑起每平方公里百万数量级的设备,需要高密度的小基站部署。但高密度的接入节点,加上不同终端连接的频率、速率、功耗不同,将会产生严重的系统干扰问题。
超密集异构网络,融合了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有别于传统的组网模式,主要使用宏微异构的组网架构来部署,充分利用宏站的大功率覆盖和低功率小型化基站的灵活多变,通过灵活增加站点部署密度来减少节点间的距离,减小小区半径,使5G 网络的网络吞吐量、功率效率、频谱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超密集异构网络部署的密度增大,形状不规则的小区边界数量将随之剧增,移动用户可能会面临频繁切换网络的问题。为了满足未来用户爆炸性的移动业务需求,需要不断的完善网络的切换算法。
毫米波,是一种频率为30~300GHz 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1~10毫米。毫米波由于其频带宽、波长短、波束窄、灵活可控等特点,可为5G 移动通信提供极致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容量,带来前所未有的移动体验。毫米波与大规模MIMO 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5G 天线变得更小型,便于5G 的大规模部署。
但毫米波信号的路径损耗非常大,甚至无法穿透墙体,受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也尤为显著,在5G 中的实际应用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是蜂窝通信的特殊用例,目标是使其特性和网络功能能够在极端的可靠性标准下运行,并且使关键基础设施和计算机之间的往返延迟小于1毫秒。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能源管理、工业互联及自动化、无人自动驾驶、无人机控制、机器人、远程手术等,要求具有极低时延和超高可靠性。
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具备更大的吞吐量和更低的延时,满足更多终端和更大量数据的传输需求,追求人与人之间极致的通信体验。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超高清视频直播、高清视频会议、高清在线游戏、VR/AR 虚拟现实、云存取、高速移动上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在大带宽、低时延需求上具有一定优势,是三大场景最先实现商用的部分。
大规模物联网(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侧重于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与eMBB 不同,mMTC 追求的不是高速率,而是低功耗和低成本,需要满足每平方公里内100万个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发送较低的数据且对传输资料延迟有较低需求。
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家居、交通管控、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等,要求提供多连接的承载通道。
5G 移动通信是通往未来高速连接、万物互联的金钥匙,技术较为复杂,本文着重论述了几种关键技术,如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大规模MIMO 技术、超密度异构网络和毫米波等,并简单阐述了5G 的三大应用场景,即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增强移动宽带和大规模物联网。随着5G移动业务的快速增长,5G 的关键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各场景应用中,带来新的突破,孕育新的创造力,也将进一步把数字生活“嵌入”人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引领新一场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