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兰
摘 要:民族元素作为国产动漫音乐的重要创作素材之一,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将国产动漫音乐中的民族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学,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进而实现培育学生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文章通过分析多部国产动漫作品音乐中所用的不同民族元素,结合小学音乐教学研究,探寻国产动漫音乐中民族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并就此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动漫音乐;民族元素;小学;音乐
中图分类号:G642;J61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2-0110-04
动漫音乐是动漫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部成功动漫电影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1]。国产动漫影视1始于上世纪20年代,距今已百年有余,创作出了众多优秀动漫作品,伴随其共同创作的动漫音乐也得到良好的发展。国产动漫音乐在其创作中,充分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素材,如将民族乐器、民族调式等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体现了国产动漫作品的民族风格。
我国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固话,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提出更高的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更有利于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伴随世界文化的交流融通,当今我国少年儿童普遍存在偏好西方流行音乐的现象,缺乏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感受不到民族音乐的魅力,这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将富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国产动漫音乐引入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既符合音乐课程改革的目标,又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动漫音乐的教育作用
随着世界范围“动漫时代”的来临,少年儿童作为动漫受众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成长中动漫作品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扮演着亦伴亦友的角色。动漫音乐作为动漫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突出动漫作品的人物情感、渲染场景气氛、强化剧情的戏剧性、掌控剧情整体节奏等方面的重要手段,对于心智及思维不成熟的少年儿童,在提升审美意识、激发想象力、培养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音乐教育承担着美育的重要职能,是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调查了解发现,小学生对于动漫有着浓厚兴趣,而且对经典动漫音乐耳熟能详,这正是很多动漫音乐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少年儿童的音乐认知水平和阶段性审美特征。动漫音乐以动漫故事为载体,通过故事情节和精彩的画面吸引小学生,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观看和聆听,结合画面与声音,使学生对音乐形成更加深入的感受。审美本身是一种主动体会和感受的过程,如果音乐教学的形式、资源在吸引力上有所不足,小学生很容易走神,难以将心神沉浸到音乐世界中去,而教师选择动漫音乐,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聆听和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动漫音乐当中,感受其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从而更好地提升音乐审美意识。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
想象力是小学生音乐学习中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形成个性化审美体验的关键。小学生本身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引导才能激发出来,需要在熟悉的事物上形成新的想法,实现突破与延伸。由于表达形式上的限制,歌词内容普遍比较简练,小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相比之下,动漫把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动漫情节更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动漫音乐在歌词上、故事情节上通常参照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创作,具有更强的画面感和更多的想象空间,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动漫音乐的风格特点,分析其中的人物、情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想象,为学生留出更多聆听、思考和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理解出发,对歌词、曲调、舞蹈动作等进行创编,表达自己对于动漫音乐的理解,分享欣赏体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思想情感
音乐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能够对感官形成直接冲击,听者可以通过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音乐情感的体会和理解是小学音乐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较少,所以对很多乐曲中的情感难以产生共鸣,如果音乐在编曲和作词上都过于浅白,也无法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动漫音乐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动漫音乐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动漫角色的情感,有利于激发欣赏兴趣、引发内心共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和情感体验。
二、动漫音乐中的民族元素
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越来越多东方文化背景的动漫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以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等为原型,以动漫方式演绎东方故事。與此同时,动漫音乐的制作水平在逐渐提高,也更加注重民族元素的运用,充分展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神韵。
(一)传统乐器的运用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作品在音乐制作过程中普遍运用民族乐器,以此来契合中华传统的审美特点,实现音乐与动漫作品在风格上的融合。在动漫电影《白蛇:缘起》中,在配乐中延续了作品本身的古风设定,大量采用二胡、古筝、笙箫等传统乐器,古典优雅的乐曲与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水墨画般的电影画面结合起来,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民间故事情境。
《山水情》把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与琴声、笛声、箫声、梆子声、编钟声、罄声等等古代乐器,与风雪声、溪水声、鹰声、雁声、猿猴声等等自然之音结合得顺畅得当,每一个情节都与音乐交相辉映,丰富了这部美术短片深邃、悠远的人文情怀,使人为之动容,又能引起人们对剧情的回忆[2]。整部影片始终贯穿的古琴声,悠然勾勒出的韵律,同作品的人物塑造与画面意境高度统一,让人心动不已。作为弹奏乐器的欣赏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可选用此部作品,但应注意,由于古琴音色深沉古雅,一般节奏相对缓慢,因此并不适宜大段采用,教师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可以选择其中一小段作为欣赏内容,进而扩展到与古筝及其他弹拨乐器音色、弹奏方法对比。
(二)旋律与调式音阶的运用
对于国产动漫音乐而言,最好的发展路径就是凸显民族个性。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本民族文化都有着很强的认同心理[3]。我国民族音乐资源丰硕,各地民歌在人口迁徙、民风等音乐的影响下,形成风格迥异的曲调,其共同点是大多采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没有半音和三全音之类的尖锐倾向,多数旋律具有婉转悠扬、朗朗上口的特点。国产动漫音乐中五声性旋律曲调也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当代小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环境中,所接触的音乐中西方音乐占比较大。因此,需要将动漫音乐中富有代表性的民族调式作为培养他们对民族旋律认识的重要阵地。动画片《三个和尚》没有一句对白,全片用音乐推动剧情发展,当小和尚和瘦和尚登场就用了一段bE宫调式的旋律(见谱例1),曲调轻快诙谐,以级进为主,且结构简单,小学生易学易唱。
《西游记》中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这首歌的旋律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创作的乐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贴近小学生的爱好和审美倾向。
(三)表演形式的运用
音乐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包括以人声为乐器的独唱、合唱、重唱等形式,也包括各种器乐的独奏、合奏、协奏、交响乐等形式。动漫作品创作者为了保证故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引导观众走入不同场景,带动故事情节的推进,会大量采用不同的音乐表演形式,既能够将故事前后连接起来,又能够保证观众的观感,确保动漫作品的艺术性。具有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与动漫表现形式实现有机融合,增强了动漫作品的观赏效果,深化了观众的内心体验。中国动漫电影《宝莲灯》中,在表现嘎妹与部落同胞在望月节跳舞时,播放了传统的民族唱法歌曲《望月节》,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部落习俗和节日氛围相得益彰,完美契合动漫情境,与故事情节、画面相辅相成。此外,该片音乐创作中采用了中国民歌元素,在配器中大胆地将民俗乐器、交响乐队、现代电声乐队相结合,添加了影片时尚、现代的气息[4]。又如在动漫电影《大圣归来》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即将开始之前,运用了苏阳乐队的歌曲《官封弼马温》,这首歌的曲风、唱腔、歌词均具有浓厚的古风色彩,与人物动作、画面转换、镜头衔接之间丝丝入扣,给人以热血沸腾的感觉,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学生们理解各种演唱、演奏形式提供更为广阔的素材。
三、动漫音乐中民族元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最核心理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孩子年龄性格特点,发挥动漫音乐对少年儿童特有的吸引力,挖掘动漫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扩充民族音乐资源,增强课堂趣味性,带领学生了解国内多样的民族文化及音乐文化,以引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畅游民族音乐之海,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播民族音乐文化。
(一)引导走进动漫情境,激发民族音樂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本身自主学习意识较弱,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趣味性影响着他们的注意力。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中,许多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当教师组织歌唱活动的时候,往往兴致高昂,但当教师讲解专业化的乐理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这就导致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随着音乐教育的改革,民族音乐文化成为重要的内容,但如果教师以《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古典名曲作为学习的材料,小学生理解起来有着较高的难度,难以深入理解这些乐曲的情感内涵。对此,教师可以运用动漫音乐,以画面、人物和故事为先导,带领学生走进动漫情境,然后再徐徐推进,为学生讲解动漫作品中的音乐以及其中的民族元素,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音乐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选取《宝莲灯》的视频片段,在上课之初为学生播放,同时播放歌曲《想你的365天》,让学生结合歌词和动漫作品内容,了解沉香历经磨难,成功打败二郎神,救出母亲的故事主线。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你的365天》中的“你”指的是谁?沉香为了救出母亲,经历了哪些磨难?是什么支持沉香坚定不移走下去的?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回答,深化对作品内容的印象,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然后教师再详细分析相关音乐在唱法、乐器等方面的民族元素,让学生在动漫情境中理解和记忆,从而提升音乐教学质效。
(二)注重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民族音乐风格
动漫作品中的音乐大多是围绕人物设计,音乐的制作、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使观众与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过来说,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动漫音乐的理解。动漫音乐的制作目的是衬托人物和渲染气氛,而非详细地描述角色和情节,所以对动漫音乐的分析不能停留在音乐作品本身。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动漫音乐中的民族音乐风格,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动漫音乐运用的目标,真正体会民族音乐在艺术表达上的优势和特征。在很多动漫作品中,重要的人物形象总是与音乐捆绑在一起,甚至当对应音乐响起的时候,观众脑海中就会不自觉浮现出对应的角色。由此可见,人物形象的分析与动漫音乐的解读有着重要的联系。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魔童哪吒在刚降世后性格顽劣,这一段的配乐以唢呐为主,以高亢明亮的音色,凸显哪吒的性格特点,而在一些轻松搞笑的片段,比如哪吒捉弄师父太乙真人时,配乐主要采用三弦乐器,音乐风格轻松明快,与剧情相匹配。在电影高潮部分,运用大量的民乐和打击乐,表现了哪吒对命运的抗争,烘托了他顽强不屈的性格。
(三)认真解读动漫故事情节,体会民族音乐内在情感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听觉艺术,怎样让学生深入地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是音乐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动漫音乐通常反映的是角色内心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主要源于故事,是角色在故事情节曲折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因此,教师在解读音乐内在情感时,要从动漫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出发,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上,体会角色在故事情节中的心理感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动漫电影《大圣归来》中,随着孙悟空心理情感上的变化,音乐的风格和特点也在适时地转变。音乐《客栈夜谈》是该作品中唯一一段舒缓平和的音乐,开头是一段悠扬的长笛声,传达了一种平和、安逸的心境,当女声开始吟唱副歌时,音乐迎来了一个逐渐推进的小高潮,透露出一种志得意满的心情,但当孙悟空说到“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而停顿的时候,背景音乐与孙悟空的表情一起沉了下来,与人物的所思所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影片最后,当孙悟空站在悬崖边的时候,响起了男声的低吼,以及沉稳的鼓点,似乎是在表达对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歌颂和赞扬,也是对角色内心觉醒和突破的一种表现。
(四)拓展音乐学习资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无数优秀的作品,而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特征又各不相同。因此,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广泛聆听和鉴赏的基础上。当前,很多动漫音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元素,教师可以将这些作品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民族音乐学习的大门,围绕这些民族元素来积极地拓展民族音乐学习资源,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鉴赏经验和民族音乐知识。例如《大圣归来》中的配乐运用了许多京剧戏腔,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后,为学生推荐一些关于京剧的视频,如《报灯名》《接过红旗肩上扛》《儿行千里母担忧》等,这些京剧曲目比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观赏、学唱等方式,进一步领略京剧的魅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开发民族音乐学习资源,从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中寻找民族音乐元素,并将相关的视频、音频保存下来,在音乐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让学生成为民族音乐学习资源的开拓者,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民族音乐教学目的及良好效果,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艺术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音乐审美倾向,还关系到他们对民族精神及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因此,音乐教师要从小学生喜爱动漫的特点出发,深入挖掘动漫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带领学生走进动漫情感,体会民族音乐在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烘托氛围方面的特点与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方.当代中国动漫电影音乐的特征[J].当代电影,2013(11):179-181.
〔2〕康修机,王万兴.动画片中声音的民族化特征分析[J].电影评介,2007(22):26-27.
〔3〕郑晓星,黄银镇.动漫音乐与民俗文化契合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12):161-162.
〔4〕陈斌.在多元化的交融中凸顯民族个性——新时期中国动漫电影音乐发展的思考[J].当代电影,2011(02):153-15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On th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Elements in Domestic Animation Music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YANG Qiu-lan
(Music Department, Bozhou University, Bozhou 236800,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reative materials of domestic animation music,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elements is self-evident. For example, integrate the national elements in domestic animation music into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imperceptibly improv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dentification with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n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aesthetic values.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national elements used in many domestic animation music works,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two in series, explores the practical research of national elements in domestic animation music i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teaching strategies.
Keywords: Animation Music; Ethnic Elements; Primary School;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