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应用路径探究

2021-01-12 04:16:59张培王延娇
智慧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张培 王延娇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因白内障入住本院的患者内选择80例,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之中,4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之中的40例患者,则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统计患者手术配合度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之中患者的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配合度比对照组理想,比较差异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的优化护理的效果,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白内障作为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眼科病变,该病是导致机体致盲的关键因素。并且,该病与辐射、外伤、代谢异常以及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1]。此外,患者存在的局部营养障碍、老化等因素,也会诱发晶体功能发生代谢紊乱的情况,进而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浑浊变性的情况。白内障患者早期会表现为视物模糊,随着病情发展,患者的视力显著降低,极易出现视力丧失的情况,是临床致盲的关键因素[2]。我国老年白内障患者数量较多,在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社会背景下,针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护理工作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3]。基于此,本文针对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治疗内的效果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文章主要应用的是样本数据源计算的方式,在本医院之中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选于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应用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之中40例。对照组之中的男女比例是21:19,年龄最高的患者为78岁,最低患者61岁,其年龄均值是(68.52±3.14) 岁。试验组:男女之比是14比21,年龄最高76岁,最低62岁,其年龄均值为(68.54±3.16) 岁。统计对照组与试验组数据资料,P>0.05。

纳入标准:(1) 年龄处在60岁以上的患者,(2) 通过眼科的检查,对于老年性的白内障有一定的明确,(3)患者和患者的家属,都要及时的签订知情的同意书,并且通过了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1) 患者存在智力方面的障碍,(2) 患者存在脑部的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护理,主要是为患者简单的讲解在手术之前需要准备的事项,包括手术之后的相关注意项目,及时的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等。

实验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1)医院科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且小组内的成员多是由科室内的人员共同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需要在科室内召开相关的会议,并对其进行培训以及学习工作,让科室内的整体医护人员,充分了解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际内容以及效果评价,便于后续工作顺利开展。小组成员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以及研究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主要是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干预,责任组长则需对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协助患者展开各项工作。同时,主观医生还需积极收集患者的资料内容,让小组成员明确自身的分工,对患者展开有效的工作路径。(2)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过程中,需参照临床护理路径相关指南,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医护人员需针对被研究的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路径措施,及时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3)科室内的责任护士,当患者入院之后,需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让患者明确入院内的各项信息,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护士还需对患者详细讲解临床护理路径内容,保证患者以及家属充分了解病变知识,显著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同时,科室内的人员也需为其分发相关的知识宣教手册,可以采用图片、视频以及口头宣教等形式,让其充分了解各项内容。另外,护士也需为患者制定干预路面,及时将各项内容上报,针对患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研究,并制定针对性的预期干预目标,及时更改患者的临床护理计划。在掌骨骨折患者出院时,还需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进行相关评价。

1.3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1)对于对照组和实验组健康知识方面的知晓统计率进行记录,通过本院自制的健康知识调查表,对于患者的健康知识,还有知晓状况进行相应的评定,总共的评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是60分,如果是60及上则是知晓,患者得分在60分以下则是不知晓。

(2)对于对照组和试验组手术配合的情况进行统计与记录。

1.4统计和分析

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分析,计算型指标则以例(n/%)表示,并使用x2值检验,计量型指标则选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同时采用t检验。P<0.05,则代表本次实验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实验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统计

实验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统计,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实验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手术配合度的对比

实验组中的患者与对照组在患者手术配合度的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当老年人的晶体代谢发生紊乱后,多数患者眼中的晶状体蛋白质发生病理性变化,进而便发生白内障疾病便为白内障,属于老年性常见疾病之一,且在眼科中较为常见[4]。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眼中逐渐浑浊致使眼前景象,当模糊感已经阻碍正常视物便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防疾病恶化5]。近些年临床统计学显示,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正在逐渐提升,发现疾病时的临床症状也愈发严重,而临床治療与针对性护理手段的推出已经成为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6]。常规护理只具有一定的延续治疗作用,但护士常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患者进行护理,所以很难将患者护理至最佳的状态,不仅无法满足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需求,同时也不符合现代化护理学发展要求,故而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限制[7]。而临床护理路径则能帮助护士将患者护理恢复到最佳状态,该护理方法属于临床常用护理模式,通过结合某种手术或者疾病所指定出的一种护理模式,经结合患者病情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按照流程对患者展开标准化护理,促使患者从入院至出院都按照此护理模式得到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经详细询问其基础资料,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患者的护理内,可以让患者了解更多的知识内容,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倩.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4):166-168.

[2]韩贵霞,任志华,陈建丽.患者需求导向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03):340-341.

[3]赵玥琳.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2):102.

[4]杨冰,代杰,孙萌.纽曼系统与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护理模式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2):166-168.

[5]高磊.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09-210.

[6]李旭.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07):170-171.

[7]陈滟.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221+224.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的应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3:40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