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辉 孙 霞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033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地域传统文化,继承和凝聚了传统文化的养分和历史积淀,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丰富内涵的风格,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整体形象。只有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和元素,用活态传承绵延非遗文化脉络,借助文学艺术、经典故事、戏曲舞蹈等形式将非遗与旅游相融合,培养和塑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让非遗文化在“见人见物见生活”[1]的文化生态环境中真正实现保护和传承。本文在文旅融合的视域下对山西省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活化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吕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路径,以期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吕梁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梁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有15项(传统音乐2项、传统舞蹈2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1项、传统美术2项、传统技艺2项、民俗2项目),被确定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64项(民间文学5项,传统音乐10项,传统舞蹈5项,传统戏剧5项,曲艺2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传统美术9项,传统技艺19项,传统医药1项、民俗6项)。吕梁市先后公布了十批共计13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13项,传统音乐16项,传统舞蹈9项,传统戏剧1项,曲艺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5项,传统美术17项,传统技艺4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11项)。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统计来看,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三类居多,民间文学、民俗、传统舞蹈次之,曲艺、传统戏剧、传统体育与游艺杂技、传统医药相对较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分布来看,平川地带(文水县、孝义市、汾阳市、交城县)居多,沿黄流域(柳林县、临县、交口县)较为集中,其他地区相对较少。
吕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流经吕梁兴县、临县、柳林县和石楼县,与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众生活方式相融合,在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征程中,汲取了数千年形成的黄河文化的乳汁,孕育了具有黄河文化标签的民风民俗,给吕梁这块黄土地留下了较为丰富且纯朴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文遗存。流传于柳林的盘子会成为当地元宵节民俗活动的中心,民众在此期间祭祀送子娘娘、烤旺火、听弹唱和转九曲。起源于乡人傩舞的临县伞头秧歌在汲取民间音乐、民歌和舞蹈的基础上融合为一种有歌有舞的民间艺术,展现了黄河文化独特的地域魅力。黄河流域独特的地理和民俗氛围也哺育了临县道情戏的发展,使其具有鲜明的乡野气息,又内含厚重的古典音乐韵味。凭借黄河水运而闻名的临县碛口古镇更是黄河文化的见证者,来源于黄河划筏行船劳作的碛口号子,吸收当地民歌、民谣和民间音律,演化为黄河流域一种独特的传统音乐。
吕梁平原四县地处黄河中游汾河水系区域,在汾河水的滋养下形成了大量内容丰富、极具乡土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事礼仪、岁时节日和制作技艺等方面都呈现出底蕴厚重的农耕文化特色。起源于祭祀文化的文水鈲子、桥头大鼓和马西铙,其风格豪放雄浑且粗犷奔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衍生为当地民众迎神赛社和日常迎宾的仪仗音乐。流传在汾阳一带的地秧歌吸收了民间传统艺术精华,成为当地民众集会、迎送、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融汇民间音乐、手工技艺和社会伦理的贾家庄婚俗,传承演绎为当地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呈现出独居特色的汉族婚俗文化。具有浓郁乡土风情的孝义皮影戏、木偶戏、碗碗腔映射着农耕地区丰富的民间语言、风俗习惯和信仰图腾。酿造工艺最富传统色彩的杏花村汾酒,集聚了浑厚而丰富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存和故事传说。
经历漫长历史岁月冲刷而沉淀的吕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原生态民俗文化的大观园。中阳剪纸、离石弹唱、方山道教音乐原始古老,临县大唢呐、汾孝地秧歌、岚县八音会等民间音乐古风悠扬且韵味醇厚,独具特色的汾州八大碗、岚县面供、交城琉璃咯嘣等地方饮食文化、节令民俗和传承技艺更是多姿多彩。以当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为依托的中阳剪纸,运用细致的创作手法,创设了喜庆和热烈的民俗氛围。生长于黄土高原的临县大唢呐融汇了大唢呐的粗犷豪放和小唢呐的清秀明快,排街则威武雄壮,坐场则幽雅宛转。汾州八大碗选料讲究,烹饪技艺多样,其菜式造型美观、色泽清亮雅致,是吕梁特色饮食的一道名片。融民俗具象和信仰于一体的岚县面塑从面粉蒸制技艺创造为颇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制作工艺造型独特的交城琉璃咯嘣呈现出粗犷憨厚而又艳丽悦耳的独特面貌。
第一,充分利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会、当地民俗和文化节日活动举办非遗展示活动。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山西省非遗博览会等重大非遗文化节会或文旅宣传节,组织非遗项目参加对外非遗展示交流活动,宣传展示吕梁市非遗魅力。与此同时,吕梁市政府于2019年12月以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为主题在全市范围了开展“赏味·吕梁文化旅游中国年”活动。各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例如,孝义市非遗文化旅游节和“2020孝·义文化节”、柳林县盘子会文化艺术节、中阳神圪村农民灯光节、汾阳贾家庄文化旅游节、岚县“土豆花开了”旅游文化月活动。通过非遗项目展演和传承人技艺展示,使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宣传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出台非遗保护条例,健全非遗名录体系,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其发展,全方位地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7年8月出台了《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标志着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截至2019年12月,吕梁市政府先后公布十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基本上将非遗调查中发现的濒危项目、特色项目、重要项目列入四级非遗代表性名录进行分级保护,完善了吕梁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承人名录体系。2019年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拨付143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三,成立非遗保护和传习机构,编撰出版书籍和音像出版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保护。吕梁市在建的群众艺术馆暨文化广场专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中阳县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馆,交城县和文水县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孝义市和文水县分别成立了义乐园碗碗腔传习基地和刀刻彩绘葫芦制作基地。针对濒危状况严重、代表性强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出版了《孝义碗碗腔记忆》系列丛书,积极探索稀有地方剧种的保护和传承。
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逐步展开,非遗与文旅融合的步伐不断扩大。为了加强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公司为首的汾酒酿制技艺产业化基地建设,吕梁市政府于2020年5月制定了《关于加快吕梁酒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酒+”融合发展战略,推动酒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交城县义泉泰皮业有限公司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城滩羊皮鞣制技艺为依托开展工艺毛皮书画发展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毛皮文化艺术。孝义南曹村豆腐文化旅游产业园将传统的豆制品生产经营与豆腐文化体验、观光旅游等结合,拓展了豆制品制造工艺的生存空间。山西云韵腾像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儿童皮影动画电影《阿嚏熊历险记》,探索传统皮影艺术与现代数字影像科技的有效结合。
第五,依托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碛口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县、镇区域内整体保护的方法和经验。2010年6月文化部批准设立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囊括吕梁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和孝义市。交城利用此契机投资2.6亿设立非遗产业园项目,构建具有浓郁地方传统特色的文化旅游圈,传承其丰富的非遗资源。吕梁市政府以碛口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平台推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演出,利用碛口民俗文化旅游节开设非遗专场文艺晚会,不断探索非遗传承与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
第一,开发利用模式较为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大多是以生活馆展示、户外宣传、旅游节庆等形式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元素的开发不够多元化,对其旅游开发还停留于较浅层次。对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大多过于注重“形”而忽视了“意”,过于注重非遗形式的展现,忽视了深层面内容的挖掘,也就无法凸显其独特的地方特色,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第二,重在对非遗的实体化保护,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吕梁市以展陈、展览、展演等形式对非遗进行“实体化”保护已成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常规态势,但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的深度挖掘。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在重大节日才会应用,缺少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开发,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和提升,无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刺激当地经济发展的永动力。
第三,宣传力度较为薄弱,资金投入有限。吕梁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较为薄弱,新闻媒体宣传推介手段较为单一,[2]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停留于申报层面,削弱了其影响力。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旅游开发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目前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力度不足,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扩展。
第四,缺乏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资源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发挥资源集聚的效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多方协调运作。目前吕梁市缺乏引领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发展规划,主要是各县市民间团体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综合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同时也缺乏与周边传统旅游景点的有效整合,弱化了资源的潜在价值,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对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和产业开发,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吕梁文旅融合,更好地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潜在要求。为了使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发展壮大,特提出以下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传承是在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过程中创造而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与景区、社区、学校相结合[3],与旅游节庆、影视、文学作品创作相融合,才能不断扩大其社会影响力,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开发奠定群众基础。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众的生活体验,蕴藏着宝贵的乡土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素材,有利于满足民众的认知体验教育和自娱自乐教育。依托传统节目、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群众参加非物质文化产类的文化活动,可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各种庙会活动往往也是有效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重要载体。还可以将人物传说、神话故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成影视剧,或者在相关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作为文化元素植入影视作品中,或直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原型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或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学素材纳入到相关的文学作品中去,无疑是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的探索途径。
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渠道使非遗融入现代民众生活实践,才能在生活中得以持久传承,这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最大潜质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应坚持有限度的市场导向原则。对于极具旅游价值且难以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原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仿照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开发模式对其限制性开发;对于旅游价值潜力巨大、文化生存能力较强且能规模经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在制订完整保护计划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4]
柳林盘子会、交城卦山庙会、岚城面供、串黄蛇、孝义贾家庄婚俗和苏家庄村年俗等民俗节庆类的旅游资源,因其文化内涵深,极具观赏性、参与性和体验性,可以开发成为大型的旅游节庆等发展型的专题旅游产品。文水鈲子、文水桥头大鼓、临县大唢呐、临县伞头秧歌、汾阳地秧歌等传统音乐和传统歌舞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文化体验性,可以在原生地或与原生地周边的景区相结合,开发成为歌舞表演类的提高型旅游产品。
以孝义碗碗腔、孝义皮影戏、孝义木偶戏、临县道情戏、离石和临县三弦书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剧和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依托旅游地的中心城镇,将其打造成专题戏曲文化产品,选择在晚上演出,满足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戏曲文化观赏和体验的需要。以中阳剪纸、岚县面塑、交城传统堆绫艺术、刘家焉头木版年画、根雕等为代表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可作为传统手工艺表演类产品打造,还可以将剪纸、根雕、木版年画产品本身作为旅游商品进行静态陈列展示或销售。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濒临消亡的民间技艺、传统仪式、生活习俗代代传承,因此需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认同感和群众接受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常态化。
第一,将民俗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常态化。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类活动极具旅游体验性和参与性,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庙会是传统生活中集信仰、商业与娱乐于一体的群体性活动,孝义贾家庄婚俗作为传统婚礼仪式的重要再现,需积极引导这些民生性极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常态化和再生活化。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常态化,不仅对本地民众有文化熏陶和传统教育的功能,更对家风、民风和旅游氛围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将表演艺术类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境化。对于文化旅游发展而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进行情境化再造又是必不可少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元素融入,用现代人适应的方式去再现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民众赴其原生地找寻和体验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吕梁特有的口头传统表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交城玄中寺鸠鸽二仙传说、张四姐的故事、汾州民间传说、峪道河马跑神泉传说可与旅游景区开发叠加配套,是极具文化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当游客置身于被神话故事衬托的旅游情境之中,其旅游观感和体验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第三,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具有较强观赏性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制成品多以物化的形式存在,如剪纸、根雕、面塑等手工艺品。这些具有收藏价值和装饰功能的手工艺品,很容易通过传统技艺展示和旅游购物体验的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转化。对吕梁而言,中阳剪纸、岚县面塑、刘家焉头木版年画、柳编为代表的手工技艺,现场制作成具有实用价值的实物,就可以直接售卖给有需要的客人。以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柳林碗团制作技艺、汾州八大碗制作技艺、贤美牛肉传统加工技艺以及孝义插酥包子传统加工技艺等为代表的吕梁传统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产品仍是人们日常食用的地方特色饮食,因此更具有强大的商业价值,可将其打造成地方特色风味旅游产品,使之成为游客感受和体验地方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
设立各类非遗艺术博物馆,积极开展非遗认知体验游。[5]依托现有博物馆或文化馆系统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市级展馆重点展示本地区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区级展馆则主要以本地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为弥补静态陈列的弊端,可定期邀请特定类别的非遗传承人到现场与参观者进行互动演示和讲解,或者在博物馆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DIY体验区以增强非遗的互动参与性,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和传承。
依托专业艺术团体设立非遗传承体验中心,开展非遗教育体验游。针对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不同的传承主体,采用不同方式,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同时也为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游创设条件。以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用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方式;以民间表演艺术类和口头传统表现类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用传习所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依托专业艺术团体和高等院校设立不同级别的研究中心,也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立传习所。
整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旅游节庆专题旅游。由于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如交城卦山庙会就荟萃了佛教文化以及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习俗、礼俗、传统游艺活动和商贸活动),以此为依托开发旅游产品,可全面呈现特定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又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有机融合,增强区域旅游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设立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6]采用产业集群的方式予以展现。突破县域环境的限制,整合区域内现有的文化资源,将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荟萃一园,将民俗文化、神话传说、传统戏剧等主题有机糅合,将非遗传承与民众观光娱乐的需求统摄为一体,采用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坚持政府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搞活、集优发展的原则[7],深度挖掘可延伸发展的优质非遗项目,加大政府、关联企业、传承艺人及社会力量间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化,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平台和产品销售平台,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生存空间,便利于民众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将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纳入,借助科技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电子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在政府官网上设置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链接模块,建设市县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8]然后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和通信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旅游体验和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有效整合和激活当地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网络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旅游,全方位拉近民众与非遗的距离,实现以游客为中心的非遗实时互动体验,为非遗活态传承创设全新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