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手术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效果确切,但是即便耳鼻喉手术的范围较小,但其仍可导致患者出现疼痛感,甚至是整个头部的疼痛[1]。由于术后疼痛的存在,极易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又可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2],不利于病情的康复。笔者近年来针对此类患者开展了积极的护理干预,尤其重视心理护理的效果,现就笔者的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共纳入耳鼻喉科疾病患者总人数为90例,研究时间在2018年11月~2020年2月之间,均行耳鼻喉手术治疗,观察病例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24岁~53岁,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研究组45例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4~52.5岁,平均年龄(42.33±3.78)岁,病程2个月~10个月,平均(6.19±1.35)个月;对照组45例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24.5~53岁,平均年龄(42.41±3.75)岁,病程3个月~9个月,平均(6.15±1.38)个月。两组观察病例的性别、年龄、耳鼻喉疾病类型、病程、手术方案等资料比较,差异都无显著意义(P>0.05),有可比性。
①年龄18~55岁。②有明确的耳部、喉部或鼻部疾病,有手术指征明确,均采用耳鼻喉手术治疗。③无手术禁忌症,能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且签署手术和研究知情同意者。
有医生制定详细的耳鼻喉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并对症处置,在手术的围手术期,积极开展护理措施干预。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做处理,应用x2检验、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按照该术式的常规护理模式[3]进行干预:术前开展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注意事项等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和介绍,嘱其做好配合工作;遵医嘱,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做好病情评估,给予抗感染、补液、镇痛、止血、物理干预等对症处置;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情况,做好手术切口的护理工作,避免发生感染;指导其摄入合理的饮食,注意优质高蛋白饮食,保证营养充足,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等,避免摄入过于油腻,以及生冷海鲜、辛辣刺激等食物,忌烟忌酒,适当饮水;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切口及出血情况等,详细记录,定期向医生回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遵医嘱用药,按时用药等,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首先是注意解答疑问,患者、家属对病情确乏足够的了解,同时对手术方案存在恐惧感,导致压力增加,疑虑重重,问题较多,护士应针对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以消除其疑惑、顾虑之处,可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其次是形成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对护士充满信任感,有利于开展护理干预工作,使护理工作发挥最佳效果;再次是采用多种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如音乐疗法、移情易性法、转移注意力法、现身说法等,在术前术后均积极的实施,有利于舒缓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可增强患者的信心[4、5];最后是护士在工作中做到态度端正,技术娴熟,言语柔和,心理关切,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来自于护士的关心和温暖,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①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疼痛模拟法(VAS)评分表等工具,观察两组患者术后5d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等。②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
两组干预前SDS、SAS、VAS等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SDS、SAS、VAS分别为(32.84±4.55)分、(32.37±3.61)分、(3.71±1.44)分,对照组分别为(44.92±4.68)分、(45.03±3.85)分、(5.19±1.48)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组45例中,非常满意32例(占71.11%),满意11例(占24.44%),不满意2例(占4.44%),总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45例中,非常满意27例(占60.00%),满意12例(占26.67%),不满意6例(占13.33%),总满意度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耳鼻喉部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常常因为病情而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针对耳鼻喉部疾病患者实施耳鼻喉手术后,患者易于出现疼痛感[6],同时也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的痛苦增加,术后病情的恢复也会受到不利影响。对此针对耳鼻喉手术患者需要给予护理措施干预。本次研究即是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实施心理护理,结果显示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可以有效改善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总满意度,综合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