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雪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臂丛神经麻醉阻滞多用于外科手术中,带有一定的创伤性。超声引导的应用能够对神经阻滞部位有较小的创伤,通过对穿刺针走向及位置的清晰观察,提高了阻滞成功率[1]。本文主要就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药物的阻滞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为下。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100例患者,按照麻醉药物浓度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2-52岁,年龄均值为(37±2.68)岁;观察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2-54岁,年龄均值为(38±2.57)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患者入手术室后协助其保持仰卧体位,叮嘱其全身放松,并将手臂呈自然状态摆放。使用超声对锁骨上臂丛神经进行扫描,使用外周神经丛刺激针,将注射器与延长管连接,以平面内穿刺在超声探头外侧进针。以超声引导调整进针位置方向及深度。回抽未见出血后注射罗哌卡因30ml,其中对照组实施浓度为0.50%的罗哌卡因,观察组实施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根据手术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芬太尼及咪达唑仑药物进行辅助[2]。
对比麻醉效果优良率及血清肌钙蛋白(CTn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对心肌的影响,其中麻醉优良率分为优:无痛;良:轻微疼痛需要镇痛药物辅助;差:达不到手术麻醉需求。
取SPSS20.0软件处理分析,CTnl、CK-MB水平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麻醉效果优良率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CTnl、CK-MB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CTnl、CK-MB水平比较
观察组麻醉效果中,优50例(100%)、良0例(0)、差0例(0);对照组麻醉效果中,优40例(80%)、良10例(20%)、差0例(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影像定位技术在近几年临床医学麻醉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提升了临床的麻醉成功率。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有锁骨上、肌间沟、锁骨下及腋路几点,随着超声的应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使用较为广泛,具有手术中易于操作、费用较低,麻醉药物容量小等优势,在超声引导下,也降低了气胸发生率。罗哌卡因药物属于一种 纤维阻断剂,通过对神经元细胞钠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实现对兴奋传导的阻断[3-5]。研究中,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 、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罗哌卡因浓度在0.375%时即可满足手术的需求,该药物对心肌细胞钙钠钾离子通道均有抑制效果,能够对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有干扰效果,同时受手术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止血带等损伤影响,在浓度的不同时,抑制效果也各不相同[6-7]。
综上,根据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药物效果,均可在临床中应用,基于0.375%浓度时麻醉优良率较高且对心肌影响较小,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情况针对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