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忠
(宜兴214221)
宜兴紫砂据考证发端于明代,尽管历史不是很悠久,但是却拥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2019世界壶艺大赛在宜兴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陶瓷艺术家们相互切磋、共同交流,一起探讨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宜兴紫砂独特的全手工成型技法独领风骚,彻底地摆脱了大部分陶器需要模具或者手拉坯的制作方式,充分地解放了紫砂艺人独立的创作冲动和思想表达,促进了紫砂造型艺术的极大丰富,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全面发展。所以,世界各地的陶艺家都对宜兴紫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跃跃欲试,创作了许许多多的作品,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也能体会到艺术家们活跃的思想和对于陶瓷艺术最新、最前沿的设计和感悟。
在众多的紫砂作品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方器作品比较的少见。在我们紫砂艺人看来,一方面的原因是紫砂方器做起来比较费劲,有着“一方抵十圆”的说法,所以普通的紫砂艺人都是从传统圆器入手,做到一定的水准之后才会尝试转向方器的设计与制作。另一方面就是人们从茶具的审美来看,主要来源于瓷器,很少有方的器型,所以直到现在还是不习惯于紫砂方器。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紫砂方器的艺术魅力更多的不是体现在冲泡茶叶的实用性方面,而是其表现了紫砂造型艺术的多种可能、紫砂艺人的性格特征、紫砂文化的丰富内涵,让许多的壶友对于紫砂方壶总是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紫砂作品“方尊壶”(见图1)可谓是一件典型的方器造型,从造型的设计、线条的勾勒、面块的拼接、陶刻的装饰以及整体的气韵来看,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紫砂精品。此壶壶身由四面等腰梯形镶接而成,壶底置足,设计巧妙、工艺精致。棱线的围拢使得壶身的层次感增加不少,敦实的造型给人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壶嘴四棱,直挺剑流,气冲云霄,出水爽利;壶把三折,平整有度,既和整体和谐统一,又形成了非常称手的端握感受;壶盖嵌入壶口,严丝合缝;壶钮层此叠重,和壶盖形成了完美的塔型设计,可谓是匠心独运、气韵非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壶身的刻绘采用了经典的斜线构图,和壶身的几何形状完美的契合。在画面的下面是松树、渔舟、钓翁,中间一条河流穿过,上面是远山缥缈,意境悠远。松树的刻画遒劲有力,松针细密,树下的寥寥几刀就雕刻出钓翁的形态特征,远处的群山刀痕刻绘疏密有间,充分体现了山水之灵气、古树之沧桑、人物之生动。从整体上来看此壶“方尊”,四方梯形设计稳重大方,从古代的青铜器演化而来的造型设计更是让此器充满了舍我其谁的霸气,却又表现得含而不露,和壶身散淡闲适的画面相得益彰,在充分表现了紫砂艺术审美特征的同时,把其中丰富的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
图1 方尊壶
在历史上,中国青铜器的出现代表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工艺美术的辉煌节点。特别是方尊的造型大气恢宏,最早用来在祭祀等仪式之上面陈列而用,后来慢慢演变成为普通的盛酒器型,还有的则用精美的纹饰和动物的形象装饰,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十大国宝之一的“四方羊尊”了,以其端庄典雅的形态和吉祥如意的内涵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宜兴的紫砂艺人特别善于从历史上经典器型和优秀作品之中寻找灵感和题材,用紫砂泥良好的可塑性来捏塑这些器型,从而使其变得更加实用,再加上紫砂泥料古香古韵的特征,同时也让人仿佛有一种穿越回远古时代的感觉。紫砂作品“方尊”就是从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灵感迸发而来的,充满了古重雄浑、顶天立地之感觉。壶身的威严肃穆、线条的清晰凌厉、几何形块的组合搭配、细节的微妙入厘,使得整体壶韵呈现出张弛有力、刚柔相济的方器特点,同时壶身的刻绘又充满了古典之美,刀工老辣、含而不露,和整器融合在一起,把我们国人低调内敛,同时又蓄势待发的性格特点阐释出来,引起了广大壶友的强烈共鸣。
紫砂艺术之所以令人着迷,归结起来主要是泥料的唯一性、造型的多变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这三点共同支撑着紫砂艺术不断地繁荣发展、欣欣向荣。作为宜兴的紫砂艺人,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手中独特的紫砂泥料,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不断丰富的紫砂造型艺术之中赋予更多的内涵,从而满足我们广大壶友的日常使用和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