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的思考
——以京张高铁为例

2021-01-12 02:21张秋生朱子璇姚舒戈焦敬娟林晓言
关键词:经济性生命周期高铁

张秋生, 朱子璇, 姚舒戈,焦敬娟,林晓言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一、引 言

智能技术作为可以提升应用方全生命周期效能的代表性颠覆技术,正在释放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引擎。智能技术在交通运输业的应用始自20世纪90年代,主要领域为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并以“智能交通”概念的提出为标志。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具有绿色、准时、大体量的技术经济特征,一直以来在大宗远距离运输市场上发挥着骨干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后工业化、后运输化阶段,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技术近于零边际成本的普及,旅客和货物的交通运输市场包括城市交通的需求特点呈现出近距离、小体量、时效性等碎片化、分散化趋势,这类需求日渐占据运输市场主要份额。为了应对需求的变化,世界各国纷纷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智慧铁路发展战略并开展实践,例如,欧盟的Shift2Rail科技创新项目、德国的铁路4.0战略、法国的TECH4RAIL计划、英国的智能基础设施(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战略、瑞士的SmartRail 4.0、日本的Cyber-Rail研究计划、美国的Smarter Railroad计划等。如何通过将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应用于传统铁路系统,迅速提升其全生命周期综合效能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更好发挥轨道交通综合技术经济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共识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难点问题。

为促进我国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策略。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交通强国”战略,对我国包括铁路运输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为其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同年,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年12月5日后更名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新时期下《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提出建设中国标准的智慧铁路信息系统(CRIS),建设“CR1623”标志性工程,即构建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打造“战略决策、运输生产、经营开发、资源管理、建设管理、综合协同”六大企业级业务系统,健全“网络安全体系、信息化治理体系”两大体系,提升“客户服务、生产经营、开放共享”三大能力,并将智能京张高铁项目作为信息化示范项目之一。同年,智慧京张、智慧京雄等重大工程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3月,中国首次开展“高铁智能化”试验,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北京至沈阳高铁辽宁段启动“高速铁路智能关键技术综合试验”。至同年5月,包括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长编组动车组专项试验等多个项目顺利完工,综合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被应用于北京至张家口高铁、北京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的高铁智能化建设。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京张高铁汇集了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等多项技术攻关成果,是中国首条采用BIM技术设计、建造、施工的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智能铁路。

总体来看,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等顶层设计引领下,可以说以京张高铁为代表,我国高铁智能化建设已正式启动实践进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实践再一次走在了理论前面,智慧高铁作为工业化、运输化、信息化、城市化等融合发展的实践场景之一,如何将其融入交通强国战略并长期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强国目标,还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本文聚焦于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问题,在充分认识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重大意义基础上,以京张高铁为例对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分析框架、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技术路线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对我国智慧高铁的建设发展有所贡献。

二、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及其研究意义

本文所定义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主要是指对产品从设计、制造/施工、使用/经营到报废回收各个阶段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与计算,从而实现对该产品全面经济性予以综合评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起源于早期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环境的分析,后经不断发展、完善,被各领域广泛应用。该方法在铁路领域的应用,对铁路充分发挥技术经济优势产生了显著影响。智慧高铁作为世界铁路运输史上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借助全生命周期经济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充分发挥智慧高铁的自身价值并带动交通运输系统经济效率的全面提升是必然趋势。

(一)全生命周期分析思想及其在铁路领域的广泛应用

早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Full Life Cycle Analysis, FLCA)是对一个产品或工艺流程整个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环境影响的分析。FLCA也称作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在发展中逐渐拓展为一种对产品系统全生命周期有关的输入、输出及其潜在影响进行汇编和评估的技术方法。

Zoeteman等[1](2019)使用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 Cycle Cost Analysis,LCCA)评估了西班牙马德里地铁扩建计划中使用的轨道结构,以及荷兰铁路嵌入式轨道结构的财务可行性。Zoeteman等[2](2001)将全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和可靠性(Availability)相结合,以荷兰高速铁路HSL South为例,研究了包括投资优化、成本维护、可用性和可靠性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支持决策。汪盈盈[3](2007)总结了国外采用LCC法评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经济性的研究经验,并试用LCC法于我国无砟轨道。Nissen[4](2009)对瑞典铁路的道岔和道口的LCC值进行了测算,探索使用LCC作为基础设施管理决策工具的可行性。季学胜[5](2009)对CTCS-3列控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尝试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高铁列控系统及系统评估体系。为提高欧洲交通系统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降低LCC值,2009年,欧盟INNOTRACK项目发布研究报告,介绍了衡量RAMS和LCC值的指标,以及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并应用在铁路领域[6]。Hoffart[7](2010)以铁路运营过程的供应商和客户为研究对象,对信号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Lamik等[8](2012)讨论了RAMS和LCC结合应用的原则以及数据搜集分析阶段的重要因素和边界条件,并尝试将两者应用于铁路轨道领域。Vandanjon等[9](2012)将LCA方法应用于铁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测算,旨在确定环境保护标准下铁路建设项目的最佳实践方式。宋晓东等[10](2014)建立了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各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及减排回收期的核算模型。陈进杰等[11](2016)以京沪高铁为例,根据LCCA理论将高速铁路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建材生产、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和报废拆除处置4个阶段,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模型,对线路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

从既有文献看,对于铁路领域的全生命周期分析主要集中在碳排放、能源消耗领域,整体经济性研究仍以定性为主,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评价研究还有待加强,在智慧高铁领域的应用更不多见。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是对智慧高铁系统在建设、运营及升级改造全生命周期面向效率、效益和可靠性的经济研究,这项研究将对建设发展智慧高铁、抢抓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实现世界高铁技术领先优势等多重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二)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铁路数字化并非是对技术本身的追求,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铁路系统的降本增效才是最终目的。智慧高铁是数字技术在铁路全生命周期范围内的集成应用,这一特点使得对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费用效益的识别测算变得复杂。对于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的评价需要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学及系统科学等相关领域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在数字技术和铁路系统的融合过程中,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平衡至关重要,如何通过量化手段对智慧铁路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经济分析,进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是贯穿于智慧高铁全资产、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技术经济战略、策略和方法。智慧高铁与其他轨道交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协同经济性研究,都需要对智慧高铁以实现高品质易行服务为目标的全资产、全生命周期投入、质量和效益的演化逻辑及其复杂网络经济性开展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智慧高铁经济性的系统性研究是充分发挥铁路技术经济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借助人工智能抢抓战略机遇、占据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需要。数字化技术将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为铁路系统带来全新的变革,从建设期到运营期,数字化、智能化对于铁路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既有利于提高工程及装备设计、运行安全、灾难防护、运输组织、企业管理、运输服务水平的质量效益,也有利于降低工程施工、装备建造、设备维护成本的成本效益,还有利于提高节能减排的环境效益,最终产生促进社会发展的综合经济效益。

2.对智慧高铁经济性的系统性研究是对铁路数字化过程中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平衡,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铁路全系统降本增效的关键。效益驱动下的铁路数字化可以使铁路系统实现整体效能的提升,在全生命周期范围内提升效率、增强质量的同时降低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实现上述目标,智慧高铁建设过程中技术与经济的平衡是关键。

3.对智慧高铁经济性的系统性研究,通过建立能够对“智能化”进行费用效益识别和测算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标准,为分析智慧高铁经济性提供基础。对于智慧高铁而言,智能化是贯穿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技术集成,全生命周期思想为分析智能技术对铁路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系统视角。建立智慧高铁项目全周期经济性评估体系,可为分析和实现智慧高铁乃至全交通运输系统的经济性提供基础。

4.对智慧高铁经济性的系统性研究,可为提升国家“中国智造”全球竞争力,提高我国高铁国际竞争力提供支撑。高铁全球价值链治理的实质是核心技术掌控者建立标准,控制链上企业,发挥协调作用,主导生产与分配,追求价值链租金份额最大化。面对国际高铁市场的激烈角逐以及部分国家对于中国高铁技术与标准自主创新能力的质疑,中国要占领制高点就必须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推动高铁的智能化改造是可行选择。从全资产、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明确智慧高铁经济性的理论含义、研究边界、核心关键技术,将有助于我国更好应对铁路智能化发展进程,率先在国际上提出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理论和中国参数,从而实现我国高铁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三、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框架

根据京张铁路的实践,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框架可以从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来考虑。其中建设期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建造、车站建设四个方面,运营期分为设备维修、运行安全、灾难防护、能源环境、运输组织、企业管理、服务质量七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分析框架示意图

(一)建设阶段

1.工程设计。这是在工程建设前期就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分析手段制定智能化设计方案。京张高铁项目在工程设计中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把二维图纸变成三维实景模型,做到了设备从原材料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提高了工程质量。

2.工程施工。这是指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在建设场地上用更高效更自动化的方式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1)见MBA智库,工程施工。 https://wiki.mbalib.com/wiki/%E5%B7%A5%E7%A8%8B%E6%96%BD%E5%B7%A5。京张高铁工程施工中自主研发了智能化接触网腕臂、吊弦生产线和智能接触网立杆车、隧道内自动打孔安装平台等专业化工具。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头顶北京十号线、四号线及十三号线地铁,面对地铁严格的沉降标准,隧道盾构机上搭载具有感知、修正和自动调节功能的传感器(2)见光明日报,“令人惊叹的不只是快速与智能——京张高铁首发体验”。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9-12/31/c_1125406444.htm,所收集的设备状况、地下工作情况等数据直接上传到中铁十四局全国大盾构数据指挥中心,盾构专家24小时提供远程监控和技术服务。施工部门研发、投用的智能检测系统随时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使风险处于可控状态,实现全过程智能管控[12]。京雄城际铁路项目则基于北斗卫星和GIS技术实现精准铺轨,采用铺轨作业运输调度智能化控制平台,实现了铺轨作业运输调度指挥信息化、机车运行监控实时化、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化、统计分析自动化四大目标(3)新华网,京雄城际铁路北京段:92.4公里,浓缩千年智与梦。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9-09/26/c_1125042833.htm。

3.装备建造。数字化技术使新设计、新产品和新材料可在投用前通过计算机进行虚拟测试,从而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京张高铁首次采用了时速300~350 km高速铁路自动驾驶技术(CTCS+ATO)[13]。韩国建设了数字化铁路综合试验线以进行铁路车辆和设备试验[14]。重载领域,通过仿真技术开发新产品,可以优化材料选用和装备生命周期,进而通过应用新型轻质材料减轻装备重量、增加有效载荷、降低单位成本。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投用或生产环境友好型材料和产品。

4.车站建设。京张高铁清河站融合多种智能元素,通过采用智能安全帽、无人机航拍、机器人放线、深基坑自动化实时监测技术等多种技术,构建起了“智慧工地”(4)东方网, 京张高铁第一大站新建清河站主体封顶多种智能元素构建起“智慧工地”。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hina/20181025/u7ai8144671.html。京雄铁路雄安站从设计和施工到交付和运营,全程采用智能设计理念、智能建造技术,凭借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BIM等先进技术的紧密融合,成为中国铁路车站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工程(5)新京报,京雄城际雄安站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9/11/13/649129.html。

(二)运营阶段

铁路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将优化铁路运输效率,降低服务成本[15]。

1.设备维修。数字化技术被用来监控设施故障实现预测性维护,最终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预测性维护通常比故障修复或计划维护更节省成本。京张高铁首次采用智能供电运行检修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的智能调度系统、牵引供电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等多种智能化设备故障预测与维修系统。法国铁路公司SNCF实施的庞大工业互联网战略已使得其列车维护成本下降约20%[16]。韩国将数字化技术用于改进轨道、电务、信号设备的日常维护。俄罗斯计划引入一个基于数字化、无线通信等技术,具有全面故障诊断和远程监控功能的系统用于基础设施日常维护。

2.运行安全。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加强危害监测、提高重复错误预防能力、自动预测、对冲潜在风险等方式保障铁路运行安全,例如智能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减速或停车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进而减少损失[17]。京张高铁在原有通信系统中增加完善北斗技术,实现了施工及维护上道作业人员监控、应急通信、铁塔倾斜检测等多种能力,并对关键设施设备、重点工程结构等进行了实时监测,完善铁路防灾体系,以保障铁路运行安全。

3.灾害防护。智能技术可以通过高分辨率地图技术、数据模拟等多种方式为防灾、救灾赋能。京张高铁项目采取智能机器人巡检方式,引入了基于大数据的健康自诊断系统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提升了变电所的智能化程度。同时,建立了八达岭长城地下站防灾疏散救援系统,进一步保障了铁路运行安全。

4.能源环境。智能技术支撑下的先进制动系统、能源管理工具等将有利于减少列车运行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数字技术还将帮助实现无人驾驶列车的能耗最小化。京张高铁采用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运输能力、降低运行能耗,其站点之一清河站采用了垃圾分类运输的气力输送生态系统,极大地保护了环境。据法铁估计,通过利用车辆或固定装置上的能源监控装置,可节省约20%的能源[18]。

5.运输组织。通过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运营,铁路运输更加高效、经济。京张高铁构建了基于AI的高速铁路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进路和命令安全卡控、列车运行智能调整、搭建行车信息数据平台、行车调度综合仿真以及ATO系统需要的行车计划上车等功能[19]。得益于数字技术发展,美国自1980年以来铁路交通密度增加了约200%,但铁路网络的规模没有显著增加,同时机车生产率提高93%,每列火车平均货运量提高了63%。数字技术的投用提高了铁路运营效率,进而使铁路得以保持价格竞争力。如今美国铁路货主可以用和1980年几乎相同的价格运输约两倍的货物[20]。此外,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21]。

6.企业管理。京张高铁深度融合旅客服务、客运管理、车辆装备、应急指挥等众多业务,利用智慧技术建立了AI辅助决策、新一代旅服系统、智能管控服务等多功能平台。在美国,数字技术通过算法,帮助有着针对工作人员非常复杂的规章制度的铁路行业找出和业务需求匹配的设备和人员,帮助企业实现对资源的高效管理。此外,数字化技术支撑下的系统数据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收集充足的数据,再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复杂信息的分析整合和数据建模处理,铁路公司不但可以更有效地监控运营和更及时地采取措施,还可以将公司战略或运营决策与变化的市场紧密结合,以促进铁路系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以及更安全可靠的环境[22-23]。

7.服务质量。客运系统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火车站Wi-Fi网络识别移动设备进而识别用户,为旅客提供一系列个人定制的出行全过程服务。此外,智能化技术为车站刷脸快速进站、站内智能机器人导航提供了可能。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按照“标准配置+奥运配置”的思路,可以提供多语播报、滑雪板存放、高速互联网覆盖、奥运赛事直播等多种服务。货运系统通过射频技术及信息系统可以跟踪货物及货车位置,从而使到货时间的预测更加准确,以帮助货主安排销售、广告等活动。例如,美国的智能货物申报系统使货物在节点等候时间由原来的5天缩短至数小时。

智慧高铁项目系统庞大且生命周期较长,与生命周期较短的土木建筑工程相比,数据搜集与处理难度更大[24]。同时,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涉及多利益主体,在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涉及到的机构主要包括:研发单位(科研院所)、设计单位(设计院)、施工单位(工程局)、运营部门(铁路局),以及使用铁路的用户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沿线居民等,其中研发单位希望实现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的综合优化,设计单位希望结构可靠,施工单位希望降低建设成本,运营部门希望降低维修成本,旅客和沿线居民希望安全可靠、环境影响低。不同主体追求目标的差异,使得对铁路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更加复杂。既有研究下,铁路领域全生命周期成本方法的应用集中于对具体技术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分析,而对于系统整体的全周期经济性研究仍然十分欠缺。

四、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重要方向和关键问题

智慧高铁系统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这增加了理论、模型及方法分析、评价的难度。首先,智慧高铁系统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是对贯穿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技术经济战略、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其次,智慧高铁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组织系统,在智慧高铁不断引入智能感知、高速移动体通信、全自动无人驾驶、智能建造与服役、智能运营等前沿技术的经济分析中会出现工程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复杂网络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情况;同时,智慧高铁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研究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基于既有研究,对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可以梳理出与之相关的五大研究方向和三大核心问题。

(一)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五大研究方向

1.智慧高铁经济理论内涵。与智慧高铁自主运行、易行服务、状态维修三大主题的技术系统相衔接,以智慧高铁全出行链为主线,梳理为各环节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和产业特征,构建覆盖智慧高铁全资产、全周期和全出行链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明晰相关参与主体成本、效益边界及其相互关联,完整定义和描述智慧高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形成智慧高铁全系统经济理论内涵。

2.智慧高铁生产函数系统模型。与智慧高铁智能程度的级别标准相衔接,全生命周期刻画不同智能程度下智慧高铁系统的生产函数,包括设备、人员、财务、运营效率、收入、利润和资本影响的复杂经济分析,探索智慧高铁项目不同生命周期下任何一项技术创新对智慧高铁系统产生的效率、效益和可靠性影响,描述与高铁智能程度相对应的阶段性投入产出关系及其动力机制。进而需要讨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智慧高铁系统的效率评价、效益评价以及可靠性评价。

3.智慧高铁系统的产业生态链复杂经济性研究。从产业生态和产业融合的视角研究智慧高铁系统项目不断投入建设、网络布局和结构重组对相关产业生态、商业模式的影响。具体包括两个产业融合对于高铁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发展中的智慧高铁对于商业模式迭代创新产生的影响,如何促进上下游企业建立新的商业模式等。为此,需要进行智慧高铁产业生态链构建、生态链经济性评价、以及生态链商业模式的影响研究。

4.智慧高铁系统的经济社会复杂经济性研究。从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角度评价智慧高铁系统的经济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也包含高铁“走出去”新产生的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为此,需要进行智慧高铁易行服务经济效益测算、社会效益测算、以及对智慧高铁“走出去”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研究。

5.智慧高铁发展的激励机制规划设计。智慧高铁的公益性取决于对其产生派生需求的各类源需求,包括社会经济系统和土地价值系统的质量,以及智慧高铁系统与其源需求系统之间的循环累积效应,可从外部补贴、内部补贴、价格机制三个层面研究设计实现智慧高铁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互惠共赢的激励机制。为此,需要进行外部补贴激励机制设计、内部补贴激励机制设计、以及价格激励机制设计。

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三大关键问题

1.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最佳结合问题。智慧高铁建设可提升铁路系统整体效益、效率和可靠性,但同时也改变了建设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而如何实现智慧高铁技术与经济的平衡是实现铁路全系统降本增效的关键。需要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刻画不同智能程度下智慧高铁系统的生产函数,分析和评价智慧高铁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对智慧高铁系统产生的效率、效益和可靠性影响。

2.智慧高铁产业生态链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智慧高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众多行业和企业,但目前尚未发现关于与智慧高铁直接相关的产业生态链的研究。为此,需要从产业生态和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智慧高铁系统产业生态链,利用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和评价智慧高铁产业生态链的经济性,并探讨其对相关产业生态、商业模式的影响。

3.全生命周期下经济社会复杂经济性的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尽管已有研究从生命周期理论对高铁建设和网络化过程中的经济、社会问题进行了评价,但智慧高铁作为高铁的重要革新,与传统高铁相比,它可提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目的、不同偏好等出行特征的个性化客运产品,进而极大提升出行便捷性,引导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改变城市交通区位,最终会对沿线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对智慧高铁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的平衡关系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探讨智慧高铁与区域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对于促进智慧高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智慧高铁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和重要抓手,为探讨智慧高铁系统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提供了独特契机。围绕智慧高铁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这一研究视角,从理论内涵、生产效率、产业生态链、经济社会效益和激励机制等为落脚点探讨以下问题:(1)如何解决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最佳结合问题;(2)如何构建促进智慧高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如何构建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链、价值链;(3)如何促进智慧高铁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相关的关键技术和激励机制如何设计等。对这些问题的系统考察,有助于厘清智慧高铁全生命周期经济研究的理论、模型和方法体系,为我国智慧高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经济性生命周期高铁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过程创新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经济性探讨与分析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2)
基于经济性和热平衡的主动进气格栅策略开发(续1)
中秋节:62万人坐着高铁游云南
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分析
高铁会飞吗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安徽建立覆盖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