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01-11 10:13张蓉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工匠精神中职

张蓉

【摘要】思政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形成正确引导,同时也为工匠精神的传播提供有效载体。基于此,文章对工匠精神内涵进行论述,指出当前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建设融合性教学模式、建构实践类教学体系、建立考核机制等,对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路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思政课程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操守,其展现出人们对专业领域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是爱岗敬业精神的一个代名词,核心是为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理念精神,指导着人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发展方向。从中职学校角度来讲,部分学生思想意识不牢固,在社会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学生自身品格养成将存在一定的偏差。将思政课程作为载体,将工匠精神融合到教育体系中,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念教导,并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令学生具备独立、专业的品行,在未来社会工作与生活中,增强学生自身的竞争优势。

1 工匠精神内涵

在传统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致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样的教学,不仅易使中职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教学内容产生抗拒,还可使他们感觉思想政治这么学科枯燥乏味,从而使中职学生缺乏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甚至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

第一,爱岗敬业。敬业作为人们对本职工作的一种态度,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体系中,以满足企业及自身的发展需求。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执事敬”、“事思敬”作为一种民族美德,同时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基准,在时代的变迁下,逐渐通过现代社会的爱岗敬业彰显出来。

第二,精益求精。人们在对完成本职工作时,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认真排查、细部分析,以追求一种完美,而在工作人员的认知中,则多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来指引着工作方向,由此可见,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事物向完美过程发展的基础所在。

第三,创新精神。创新一直以来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精神导向,在工匠精神中可体现为行业领域、专业领域的创新,同时也代表着由匠心转变为匠魂的发展路径。

2 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缺失

中职教育的招生群体为初中毕业生,此年龄段学生的思想体系尚未成熟,对于专业化教育体系来讲,学生的思想认知形式要想与社会体系相接轨,还需经历一定的过渡时期,然后才能对职业观、价值观等形成初步认知。在此过程中,部分中职学校的主体教导思想偏重于课程教育,而忽略工匠精神的指导地位,此种教育形式上的偏差,将为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念相悖。同时,大部分家长对于职业院校的看法是,中职类、高职类院校均为教育产业的底层,认定教育资源落后,其实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已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但理念的先入为主,大部分家长仍对职业院校存在误解。在错误认知理念的导向下,将令校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断层,间接降低学生品格塑造、意识培养的效率。

此外,中职学校在对课程设定时,整体教学目标不明确、创新力度不足等,无法发挥出工匠精神特有的本质。此外,教材内容过于老旧,推陈出新速率较低,在当前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下,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课程教学角度来看,作为学生接受知识的唯一渠道,如课程本身的渗透力度不足,且教学模式单一,则必然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路径研究

3.1 建设融合性教学模式

中职学校思政课程,主要是以思想意识传输为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思想、理念引导层面来将,思政课程体系可作为工匠精神传播的有效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下,工匠精神与思政理念具有本质上的共同点。在基础课程设定过程中,教师应对思政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在思想同步、价值同步的知识章节,将工匠精神渗透到课程体系中,以达到隐性教学目的。例如,将核心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美德相融合,通过历史角度向学生传达一种文化理念,彰显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此种文化则将对学生的思想体系进行引导,令学生正视自身与社会发展体系中存在的差距,为学生树立职业观念,此种形式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无疑是最适合的教育形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将工匠精神作为背景,对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依托于精神导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阐明工匠精神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深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想意识共鸣下,完善学生的品格,令学生认知到自身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来对自身的学习行为进行内控监管,令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此外,应建立教师、学生、理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将自身的职业素养作为主线,对学生普及爱岗敬业的精神,在长时间理念渗透下,学生潜意识里将对此类行为进行认同。而学生作为课程主体,为加大学生对课程体系的兴趣度,教师应通过各类教学活动的组建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 建构实践类教学体系

目前,大多数课程思政教学多以理论教导为主,而工匠精神则作为一种抽象化理念,要想将工匠精神与思政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深度融合,中职学校应加大实践活动的组建。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问题,在对知识进行讲解时,应以渗透教学法为主,通过基础知识的逐层引导,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将知识进行拓展,以加深学生的代入感。从工匠精神本身来看,如一味的对精神进行传输,则将导致精神层面与实践层面相脱轨,令学习本质脱离抽象化理念的学习范畴。。

结語: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理念,其可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正确引导,充分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进取精神、奉献精神等。从中职校园层面来讲,工匠精神的融入,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学生领悟到精神实质、理念实质后,可对自身的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等进行管理,进而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黎敏.论中职学校团委工作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2]李繁.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04):73-75.

[3]李霄睿.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6):124-128.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工匠精神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