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摘要】Python作为一种解释性脚本语言,其设计哲学强调“优雅”“明确”“简单”,具有易读性高、程序简单的特点,可应用库函数封装大量烦琐的编程任务,从而有效解决科学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问题,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但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教学习惯、职业能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Python编程语言的实际教学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章对Python走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思考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Python;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能够利用多样化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对网络中多元化信息能够进行处理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在信息资源的采集、python编程加工、分析和发布过程中能够运用到先进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信息素养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
一、Python程序设计
Python是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于1990年设计用于替代ABC语言。Python具有极高的数据结构以实现高效的编程、语法和动态类型,并且可以成为大多数平台脚本和快速开发应用程序的编程语言。Python结合了解释、编译和交互等优点。因此,随着后续版本的更新,Python将逐渐用于开发大型自主项目。Python支持Windows、Linux、MacOS、Unix等系统。世界上很多人使用Python进行软件研发人工智能和对象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很快,Python编程语言更适合新技术的发展。Python开源库可以轻松执行高级任务,开发人员可以使用Python来实现完整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功能。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
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思维方式,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信息技术中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发展。但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也没有给予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对这项工作没有投入足够的设备资源,导致缺少必要的硬件设备。再加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只注重学业成绩,为此导致初中信息技术质量低下。
(二)重理论轻实践
初中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初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常常根据课本讲授知识,或者以试卷考查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水平的培养,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不会上机操作,无法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三、Python走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编程语言中turtle这一模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可视化编程方式,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情境。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英国影片《海龟奇妙之旅》中小海龟靠着自身顽强的求生意志,从沙滩一路躲避海鸟和毒蛇的追击,最终进入大海的相关片段。观看结束后,告知学生:“小海龟同样存在于Python编程语言世界,这只小海龟只有绘制出不同的闯关图形,才能更加强大。”在影片的感召下,学生对此兴趣满满,这时教师可顺势导出海龟绘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先通过讲解海龟绘图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应用turtle绘图的相关命令,然后鼓励学生在教师讲解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以促进学生对Python编程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二)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乎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此,学校要努力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能够对信息技术课程树立正确的认识,唯有教师拥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传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知识。当然学校还要投入充足的硬件设施,才能有效地满足教学需求,从而有效地为信息技术教学打好前期基础。同时,学校更是要经常培训教师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定期进行考核,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的不足,才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程。
(三)合作探究法
作为合作勘探方法课程设计的一部分,教师必须组成相关的学习小组,并建议在一个小组中适用统一和异构分组的原则。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优秀、中等和落后,从而在小组成员之间建立互助和协作关系;与此同时,根据若干标准在各群体之间均衡分配资源,有助于缩小群体之间的差异,并促进各群体之间公平的学习竞争。激发学生对竞争学习的兴趣,确保他们进行积极的研究,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并采取适当的行动。老师在课堂上发起Python程序学习任务后,学生进行了小组搜索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科学咨询,引导他们使用计算机思维解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提供引导式问题支持,以促进理解;通过在集成活动中建模等来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当复杂问题变成少数可以解决的问题时,学生会列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步骤,确保程序正常运行,并帮助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四)构建创客空间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说,创客空间实际上是一种学生间可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创意产出的开放性现实或网络虚拟空间。笔者以互联网为依托,以云班课平台为载体为学生构建了创客空间,并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实践项目,如“信息技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PPT演讲实践项目、社区内65周岁以上老年人信息汇总表实践项目等。此类实践项目虽然蕴含着不同的信息技术原理及知识,但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性与实用价值。学生在“创客空间”内群策群力、探讨合作,共同完成实践项目任务,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Python编程语言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模块,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编程技能的重要性,积极优化Python教学思路,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更好地达成信息技术整体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捷.从计算思维培养角度谈初中Python课程教学模式[J].启迪与智慧(中),2020(9):86.
[2]孟杰,龚波,沈书生.面向初中生Python编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基于项目式教学视角[J].数字教育,2020,6(4):47-51.
[3]顾黄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Python编程语言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0(2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