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婷
【摘要】毕业论文工作是学前美术专业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察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的美术知识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及水平,是提高学生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实践應用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论文
一、论文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难度大,学生茫然失措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直接对于论文写作有重要帮助的课程,也就是先学课程,才能有论文的写作。“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对于论文写作“根本”,论文写作对于“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是“结果”。但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该课程需要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学习和掌握过程中要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水平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的要求,因此,大部分学生此课程中,茫然失措,学完了也不清楚这门课程是什么,对科研方法的使用更是无法提及。
(二)盲目选题,题目表述不准确
选题是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的桥梁,是理论认知和实践运用进一步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论文写作或是教科研研究的起点,选题在整个论文写作和教科研研究过程中具有无法比拟的地位和作用,它决定了所要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也是研究水平体现的重要标志。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薄弱,很少关注专业发展动态,思考问题不多,在选题中就出现了困难。有的同学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写哪方面的内容,有的同学等着指导老师给定题目,有的学生频繁换题目。而在选好的题目中也呈现题目过大,空洞等问题。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的学生的论文题目表述不准确,缺少科学性和逻辑性。在题目表述中出现双重研究对象、看不出研究范畴等问题。或是选一些总结性或是概况性的题目,再或是用“浅谈……”作为论文题目,既缺乏价值性,也缺乏可行性,同时又很难达到创新性。
(三)专业教师数量有限,论文指导老师分配遇瓶颈
每年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近千人,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人员有限,无法给每一位学生配备专业教师指导论文,而每位教师分配学生的名额也不能超过6位学生,如果分配过多学生,教师在论文指导上无论从精力上还是体力上以及知识上都无法完成有质量的论文指导。因此,出现了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指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论文的现象,这也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指导水平。
(四)文献查阅不足,论文写作基础不扎实
文献查阅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而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在文献查阅过程中出现检索不准确,不知道如何下载等一些问题。没有代表性的、安全的论文作为写作基础,无疑是论文大厦的地基没有夯实结实。学生在查阅文献后,不能准确的组织、分析与运用,不能进行同类主题与方法之间的比较分析,也不了解适用范围,出现盲目照抄,所引用的观点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等情况。学生找不到论文的创新点,也不太清楚写作的目的,整个论文思路混乱,文本结构不清晰。
二、学前美术学位论文创新点的分析与写作建议
(一)进行“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好的选题必须是具体明确的,而专科论文层次应定位为实践研究,所作研究应以微小研究为主,即让学生自己可操作的研究。“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定位应该是在教学理念下重视实践训练,这才能使课程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学到实际方法,也能摆脱论文研究就是理论研究的误区。在课程教授上,教师应多以设计随堂探究为主线,结合学前美术教育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科研技能技巧。将研究方法使用的相关技能、技巧有目的、有计划的分解到每一节美术课上,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任课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较为规范的选题(课题)名称,让学生结合自身学过的理论及经验,自行选择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文献检索、形成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自行实践过程,从中悟出研究方法的使用范围、途径等,进而才能掌握研究方法在实际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
(二)完善论文工作环节,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学前教育专业属于社科类,如果想让学生的论文质量提高,在论文工作中,应有在三年级开始时分配指导老师,进行开题选题与答辩,最后到幼儿园实习并完成论文工作等环节,缺一不可。要给学生充分的论文准备和写作时间,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告知学生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见习,用心去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对于“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取学生见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让学生不断梳理问题所在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开题过程中就要严格要求学生所选择课题就应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能解决的微小问题,围绕选题查阅相关文献,并要求做读书笔记与评论,在此基础上了解并总结出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步骤。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少走弯路,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也能体现出价值性和创新性。对于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应多了解幼儿园,多带实习工作,逐渐掌握幼儿园情况,掌握学前教育相关前沿动态等。
(三)加强美术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对于论文写作,单纯依靠课内的学时较难达到教学目标,应多加强实践练习,加强课内和课外的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练习活动。一是可以进行现场教学,例如将运用观察法进行观察,就可选取校园某一角或某一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写生练习。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学习初,将美术知识与学前教育融合起来。其他研究方法的教学亦然,这样就能在教育情境中体验、反思、实践、运用。二是依靠见习增加研习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幼儿美术活动当中,与幼儿亲密接触,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幼儿共同完成美术活动。三是倡导学生进行行动研究,并且选取的内容是微小、自己可控、可操作的研究内容。在教育实习中完成毕业论文,结合所学教育教学知识,将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通过教育实习对开题进行提炼与升华,将自身实习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结合分析,将问题经转化、联系与思考后,逐渐变成具体、可操作的研究。
(四)科研合作,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论文
基于前面所述问题所在,学前教育专业论文指导教师人数有限,就要依靠学校一定数量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担任学前教育专业论文指导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论文指导质量,虽然鼓励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多去幼儿园学习,但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我们可尝试以小组各做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这也可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合作能力,但需注意以小组完成论文,会出现学生论文工作不均的问题。最好是以小组完成同意课题的科研调查等任务,论文完成还应从不同角度,分别写出为上策。
总之,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具体运用课堂所学的研究方法,学会自我发现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科学的数据整理与分析,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才能撰写完成论文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霞.大专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及其指导策略——以新乡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6)34-36.
[2]李雪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课程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衡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9(4):64-66.
[3]杨利林.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以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考试周刊,2019(1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