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2021-01-11 20:24刘大红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刘大红

【摘要】校园心理剧是一种以校园为背景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将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发展问题以剧目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当事人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同时,促使创作者、表演者和观众也得到教育。这些剧目在创作、排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对相关参与人员产生过很好的心理疗愈作用:演员们在与角色的融合中,体验、感受、释放和觉察;观众们在观看剧目中积极跟随,角色代入,触动启发。

【关键词】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生理与心理急速且不均衡的发展,有很多的困惑亟待解决。初中心理课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校园心理剧应用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既可以作为课程引入部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作为课程主要环节,帮助学生主动投入到情境中去体验,从中获得感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校园心理剧应用到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设计情景、表演、分享与感悟,三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一、将校园心理剧选择性地应用到健康课中

健康课,是以学生身心健康的全新理念即心理健康内容、生理健康内容、社会适应三个维度统合为一本教材,上课的往往也是由一位教师兼得,一个教师要上三种侧重点不同,但能把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多角度、宽领域、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新格局。例如在《情绪晴雨表》的课堂中,要带领学生创设情景:你刚要了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炸鸡腿,放在桌子上,转身去拿你要的可乐,可当你转身回来时你发现有个人正吃着你的炸鸡腿,你会怎样做?这时,可以请几位学生上前走入情境,教师来扮演和他年龄差不多的那个吃炸鸡腿的人,请学生真实的表现出自己的做法,有的学生上来就给教师一拳把教师“打倒”在地;有的学生一把抢走了炸鸡腿;有的学生质问教师,为什么吃他的炸鸡腿;有的学生的表现却让教师感到意外的惊喜:他转过身来把可乐也送给了教师……最后,所有的方式基本上都表现完了,这时教师可以告诉他们:当那个孩子离开时,你才发现那孩子身后那张桌子上安好地放着你的炸鸡腿,是你看错了地方。此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们的感触很深的,有一个学生马上就钻到桌子底下去了,以表示他的懊恼。这时,请学生谈体会,让学生总结出:面对愤怒的情绪要冷静,要了解清楚情况等道理。

二、设计情境,展开表演

设计情境环节是非常基础的一环。校园心理剧的设计以引导学生体验心理冲突、获得感悟为主要目的,因此在设计情境的时候一定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校园心理剧的情境和剧本既可以是教师根据日常的教学观察或在个体咨询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来设计的,也可以交給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来设计。只有情境设计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剧才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由于初中心理课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因此在设计情景剧时要注意剧情不要太复杂,应尽快引出冲突场景,时间不宜太长。而校园心理剧应用到课堂中的时候,形式可以灵活一些。既可以是选取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现场表演,也可以提前拍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还可以在课堂中分小组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心理剧表演活动中,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观众都能获得非常直观的体验。

三、由活动走向课程

经历了几年的为剧而剧后,教师意识到了自身的思维误区,意识到了校园心理剧是艺术形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完美融合,剧是外在形式,应该指向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剧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追求心理剧的内核。因此,除了参加心理剧比赛,教师也将心理剧与学校的文艺活动建立起了联结:一方面,可以成立心理剧社团招募对此感兴趣的学生,然后指导他们的心理剧创造和表演;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学生的表演带到心理剧比赛的现场、推荐到学校的文艺活动中。此时,学校以活动推动校园心理剧,学生因为兴趣加入心理剧社团,是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行动,他们开始成为心理剧的主角,他们在社团活动中创作剧本、表演剧本,教师仅仅是指导者。由于剧本素材来源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者是他們感兴趣的问题,因此他们容易与剧本中的角色形成共鸣,从而引发角色差异,而角色差异引发了他们自身角色与剧中角色的比对,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了心理问题的萌发、清晰与解决,实现了自身人格的发展。但只有由活动走向课程,校园心理剧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活动走向课程,从注重实践走向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从单个心理剧主题到多个心理剧主题,选课的学生系统地学习校园心理剧中的为什么、是什么、如何选题、如何编制与修改剧本、如何排练与表演等内容,课程重视的不仅仅是剧本的创作与表演,更看重学生计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价整体能力的提升,在重视心理健康的同时,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塑造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观念引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仅仅会对心理上已经产生问题的学生进行治疗,但心理健康治疗的具体内容也常常只是针对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忽略了对学生自身潜力及优势的发掘,将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了陈旧的教育观念中,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较差,难以达到理想的心理教导目标,不利于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摆脱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要注意对学生积极心理潜力的发掘,调动学生心理上的积极面,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塑造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积极的情绪及心理体验,进而帮助学生构建更加积极健康的心理发展体系,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成长中遇到问题时都能够以积极的心理进行处理或应对。

结语: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增强,是获得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处于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竞争与求稳的冲突当中,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如何引导初中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实现健康成长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宋洪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1):166.

[2]袁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才智,2020(3):49.

[3] 刘巧.运用心理剧技术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研究[D]2013

[4]马田.运用心理剧技术对初中生抑郁问题的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5]房心翠.探究心理剧治疗对抑郁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健康之友2020(20)

猜你喜欢
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