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与崛起:美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及启示

2021-01-11 21:47:43张建新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

张建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体育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上海 201620)

自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09 年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工程以来, 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已渐有起色。 但中国国奥队铩羽2020 年奥运会预选赛,以及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22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的失利, 加上之前已经出现的低级别联赛球队因运营成本剧增而大面积消失现象, 却再次将中国足球推向尴尬之境,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的目标也渐行渐远。

作为全国人口数量世界排名第三的国家, 美国不仅经济排名世界第一,还是世界体育头号强国。 中国在向经济、文化、体育和足球强国迈进的过程中, 美国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照对象。 虽然美国男子足球不如巴西、德国、意大利等足球强国,但其女子足球却多次排名世界第一,且无论是体育职业联赛及其推广,还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美国都有其独到之处。 在国际关系错综复杂、 中美外交关系进入寒冰时期的当下, 也有必要总结和汲取美国足球发展特别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的成功经验, 将其化为推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动因,以建立中国特色的足球管理模式,并达成《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总体目标。

1 新世界与例外论:美国足球文化的边缘化

与现代足球传入中国后得到政府和国人高度重视不同,美国虽然是13 个最早发起成立国际足联的国家之一,且有着在第一届世界杯男子足球赛就获得季军的历史最好成绩,但足球在美国获得的地位远不能与其“世界第一运动”的宝座相媲美。

毫无疑问, 美国与现代足球的起源国英国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作为美国建国基石的13 个州,就是英国在北美建立的13 个英属殖民地。 而现代足球在美国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北美英属殖民地创建时期, 在第一个北美英属殖民地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609 年,弗吉利亚就有开展足球运动的史料记载,虽然当时只是作为一种游戏形式[1]。于1862 年在波士顿成立的奥奈达人足球俱乐部(The Oneidas Soccer Club),也是世界上除英国之外成立的第一家足球俱乐部[2]。 可以说,足球在美国的传播有着良好开端。 但美国的独立战争本就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取独立, 在崇拜和延续欧洲文化的同时,又以一种创新和抵制的态度来表明美国作为美洲大陆“新世界”的存在。 就如“美国是欧洲殖民扩张的产物,但欧洲左右翼文化精英从来不认同在大西洋彼岸北美土地上形成的文化”[3]一样,美国也一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营造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特性,摒弃一切企图阻止它成为“新世界”的因素,包括诞生在它旧宗主国的体育运动项目。 这也使得美国在创造篮球、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的同时,也对诸多源自于英国的体育项目加以改造, 典型的例子有源自于英式板球(Cricket)的美式棒球(Baseball),以及源自于英式橄榄球(Rugby)的美式橄榄球(Football)。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认为Football 指代的是足球不同, 美国为了表现出与欧洲特别是英国迥然不同的文化旨趣,将Football 赋予给了美式橄榄球(亦称美式足球),而将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称之为Soccer。 其实在奥奈达人足球俱乐部成立之初, 美国橄榄球在美国并没有获得足够的社会地位。 直到由波士顿中学的学生及毕业的校友于19 世纪下半叶组建奥奈达美式足球俱乐部(The Oneida Football Club)之后,美式橄榄球才受到重视,迅速在普林斯顿、哥伦比亚、耶鲁、哈佛等高校获得了难以撼动的地位, 并逐步得到美国的精英和中产阶层中的广泛认同,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福布斯发布的十大最具价值体育赛事榜单中, 每年一度的美式橄榄球超级碗已连续多年超过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而成为榜首,可见美式橄榄球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 而源自于英式板球的美式棒球、发源于加拿大的冰球(Hockey)和美国人创造的篮球,也紧跟美式橄榄球的步伐,先后成立职业联盟,挤占足球在美国的生存空间。

特别是20 世纪20~30 年代,为推动职业联赛而成立的美国足球联盟和倡导全国杯赛的美国足协因各种利益而发生争执。 虽然美国足协在国际足联的支持下获得了胜利,但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利并向世界霸主地位迈进的美国而言,国际足联插手美国事务就是对美国式民主和自由市场的践踏,本就被认为是欧洲意志的足球就更被以“新世界”自居的美国民众所唾弃。 即便因美国足协和美国足联早期积累的红利,美国在1930 年第一届世界杯仅于半决赛败给阿根廷队而获得第三名, 但昙花一现的季军也是美国男子足球队在世界杯赛上的最后荣光。 此后3 届世界杯, 美国队均未进入前八。 从1950 年的第四届之后一直到1986 年的第13 届, 美国更是将近40 年没有进入世界杯的决赛圈。 直到在1988 年获得第15届世界杯的承办权之后,美国足球才有所起色。 但在四大职业联盟的挤压,以及足球是“可供那些不具备参加橄榄球运动的技能和身材、或异己和孤立的学生进行的一种选择”的观念影响之下,足球在美国的体育文化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甚至还有一种观念认为美国就是足球的荒漠之地[4]。

2 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主义:美国足球崛起的可能

“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一统天下的美国,不仅主张将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市场推向全世界, 更主张利用强硬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追求美国利益。 ”[5]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正是不断使用这种追求美国利益的强硬手段,美国才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最大获益者, 才成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 而足球运动特别是美国青少年足球运动,也在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中不断探索其崛起的道路。

2.1 国际足联支持:美国足球发展的助推剂

毫无疑问,美国足球在20 世纪初的急剧滑坡与国际足联插手美国足球事务有较大关联, 以致于多年来国际足联的一系列推广计划在美国都难以得到实施。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美国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将亏损多年的奥运会扭亏为盈后, 如何使作为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在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体育产业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已为国际足联官员所达成共识。1987 年9月30 日, 也是1994 年世界杯足球赛在申报材料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美国足协正式向国际足联提出了承办1994 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申请。 在与世界足球强国巴西、从未举办过世界杯的非洲国家摩洛哥、以及南美洲国家智利的竞争中,美国笑到最后并拿到了1994 年世界杯的承办权[6]。 当然,除在经济利益、比赛场地、赛事推广等方面做出承诺外,成立职业足球联盟开展职业足球联赛也是美国足协与国际足联之间的一个最为重要政治交换产物。 虽然这一政治交换产物于1996 年才正式展开, 到21 世纪初才渐有起色, 但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ajor League Soccer,简称MLS)终究还是在国际足联的推动下,正式开启了她在北美大陆上的征程。

距1994 年举办世界杯足球赛16 年后的2010 年,美国虽然在申办2022 年世界杯足球赛承办权的过程中, 败给了从未进入过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的西亚小国卡塔尔,但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约瑟夫·布拉特(Joseph Blatter)此后一直陷入收受黑金的困扰中,并于2015 年被迫宣布辞职,最终被国际足联判处“禁足令”6 年。 而美国则于 2018 年 6 月 13 日获得了 2026 年第23 届世界杯足球赛承办权。 这虽然与美国联合加拿大、墨西哥两个北美洲国家共同申办有关, 但也和国际足联与美国妥协、关注美国巨大的体育市场不无关系。 而事实上也证明,国际足联对美国足球的支持有一个双赢的局面,1994 年美国世界杯足球赛至今仍保持世界杯足球赛单场观众人数的历史记录, 而美国也已成为足球人口仅次于巴西的世界第二足球人口大国[7]。

2.2 国际球星策略:美国职业足球发展的强心剂

为兑现对国际足球支持美国获得1994 年世界杯承办权的诺言,时任世界杯组委会主席和美国足协主席的阿兰·罗滕伯格(Alan Rothenberg)在1993 年开始筹建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并于1996 年正式开赛,但当时仅有10 支球队分为东西两大联盟进行比赛。 创建初期,诸多美国式的娱乐精神充斥在大联盟赛场中,如随意更改国际足球的比赛规则、不按比赛规则着装等等,甚至一些参赛的球员对于足球规则都不甚了解,以至于在第一个赛季平均每场比赛即有1.7 万名观众后,连续3个赛季这一数据均下滑到不足1.4 万人, 使得联赛举步维艰。但在菲利普·安舒茨(Philip Anschutz)等投资人的支持下,美国足协在推进大联盟规范化的同时, 开始着手引进一些大龄球星以期扩大市场效应。 “花蝴蝶”坎波斯这位墨西哥传奇门将不负众望, 极大地激发了洛杉矶的墨西哥族群对大联盟的热情。2007 年贝克汉姆的加盟,不仅使联赛的观众人数和转播费剧增,各足球俱乐部的版权费和评估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而“贝克汉姆效应”又吸引了亨利、卡卡、皮尔洛等众多国际巨星的加盟,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大联盟的发展。

自2008 年以来,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观众出席率稳步提升。 到2018 年,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每场比赛的平均上座率约为2.2 万人,高于NBA 和NHL 的平均上座率。 而亚特兰大联队2019 年每场比赛的平均上座率更是高达5.25 万人,已经可以与世界顶尖的职业足球俱乐部相媲美, 球队的评估价值也达到了 5 亿美元[8]。 德勤《2019 全球体育运动趋势报告》也指出, 美国足球协会的各项措施推动了足球在美国的蓬勃发展, 足球不仅成为除橄榄球之外18~34 岁美国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 也在美国参与度最高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排名第二。 美国足协创造条件为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吸引国际巨星加盟的同时,也积极地将本土球星推向国际市场,事实上美国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也越来越受到欧洲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欢迎。 自1990 年代美国国家队队员拉拉斯登陆意甲以来,每年均有美国球员参加欧洲的顶级职业足球联赛,高峰期时,美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有超过一半的球员在欧洲为各大职业足球俱乐部征战[9]。

2.3 多元移民文化:美国足球的崛起的人力剂

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美国政府自独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寻求一种锤炼美国文化的方式。 在美国建国初期, 超过70%的移民来自于英国,源于不列颠岛民族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也自然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10]。 如前文所述,这种移民文化形成初期的双重意识, 使美国既因英国是现代足球的鼻祖而加以响应,成为国际国联的最早发起成立国之一;但又因为由英国人掌控的国际足联干涉美国足球事物, 而使美国人对足球加以“唾弃”。 即便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后,足球仍然被“边缘化”,无法融入美国主流的体育文化之中。直到美国国会通过《1965 年外来移民与国际法修正案》,废除了原有以民族来源为基础的全球限额移民制度,足球在美国的发展才赢来了一线转机。虽然“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仍然是美国上层社会文化的主流,但随着不同族裔的移民涌入美国,已极大地丰富了美国的多元文化。 经过国际足联、美国足协以及投资人的推动,美国的足球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之前在美国体育文化中的边缘地带逐步向中心区域靠拢,并有超越篮球和冰球的趋势[11]。

1965 年后,美国较之以往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使得每年有近百万合法或非法的拉丁美洲移民到达美国。 而1993 年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更是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墨西哥移民潮。 美国2010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为1.11 亿,已占全国3.08 亿总人口的36.04%,其中拉美裔5 050 万人,排在少数族裔的第一位[12]。 而美国移民局的数据表明,2015 年美国1 100 万的非法移民中,有560 万是来自于足球的传统强国墨西哥[13]。 可以说,美国自 1965 年以来特别是1993 年以来的移民大潮,不仅为美国带来了狂热的拉美足球文化,也为其足球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

3 美国足球崛起的措施与启示

美国足球文化在被边缘化几十年之后, 能够逐步走向崛起之路,涉及到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但其在人才培养、竞赛体制、市场推广、资源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变革中的中国足球学习和借鉴。

3.1 一个中心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美足球强国, 在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都是遵循一个中心的原则。 美国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团队共同参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而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法国、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国家,则是以足球俱乐部为中心, 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 这种一个中心多方参与的培养体系,较好地规避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相互推诿现象, 有利于各项政策的制订与推行。 当然,美国足球特别是男子足球没有培养出四大职业联盟那样的世界体育巨星, 也是美国足协正在反思和总结的一个方面。

虽然目前我国校园足球的推行是以教育系统为主, 但诸多政策和计划的实施都依赖于体育系统, 不同系统之间的行业壁垒和利益冲突,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效能。 而2020 年8 月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已是国家多次行文要推动体教融合(结合),促进青少年健康问题。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国目前实施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确实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3.2 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足球竞赛体制

竞赛是竞技体育的指挥棒,是竞技体育项目发展的核心。竞赛制度不仅直接影响球队的训练, 更是直接制约体育本体产业的“竞赛业”的发展。美国不仅早已形成从“小学-中学-大学-职业联赛”的一贯制足球人才输送机制,而且每一阶段竞赛体制都具有自身特色。 在小学阶段,学区较少举行校际间的足球赛事, 更多的是社区和各级各类足球俱乐部举行足球赛事。 在中学阶段赛事明显增多,有NFHS 及其下属成员等学校系统举办的赛事,也有美国青少年足球协会、美国青少年足球联盟(American Youth Soccer Organization)等足球协会举办的比赛, 还有众多社区也组织中学生参与足球比赛。 在大学阶段, 除了NCAA 举办的3 个层级的大学生足球比赛外, 还有NAIA 和NJCAA 组织社区大学等进行更低层面的大学足球比赛, 使众多足球水平高但因文化成绩较差而不能进入高层次大学深造的学生,也有再次进入NCAA 机会。美国的男子职业足球联赛除了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还有作为第二级别的北美足球联赛 (North American Soccer League,15 支球队), 以及第三级别的美国联合足球联赛 (United Soccer League,东西区各12 支共24 支球队)。 另外还有介于职业和业余联赛之间的国家足球超级联赛 (National Premier Soccer League)和联合足球联盟超级发展协会(United Soccer League- Premier Development League)。 女子足球也拥有 3 个级别职业联赛, 分别是国家女子足球联盟 (National Women's Soccer League)、W 联盟(W-League)和女子超级联盟(Women's Primier Soccer League)。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足球竞赛体制,保证了美国足球的良性发展。

3.3 定位精准推广得力的市场营销策略

经过多年的发展,从边缘化的“足球荒漠”,成为世界第二大足球人口国并拥有三级职业联赛, 足球在美国已发生了深刻变革。 虽然足球在美国仍然没有达到它作为国际足联成立时13 巨头时的地位,但成熟的体育营销手段和四大职业联盟成功运营经验, 使美国足球能够根据国际足球的发展方向和本国足球的实际环境进行精准定位, 并成功地将足球运动营销成为一个满足公众需求的目标。 如:为提升公众对足球的关注度,在男子足球短时间内难以打开局面的情况下,美国足协主推女子足球,并很快获得成功。 自1991 年以来,美国国家女子足球队在国际足联举办的8 届世界杯赛中, 获4 次冠军、1次亚军、3 次季军;还获得过 4 枚奥运会金牌(1996、2004、2008和2012)。 借助迅猛发展的女子足球势头,美国足协大力营造“足球妈妈”氛围,使妇女对足球的兴趣影响并传递给新一代,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参与[14]。 与此同时,针对潜在的族裔种群球迷,引进不同国家的球星加盟美国职业联赛,并通过各种宣传媒体与各个群体建立有效且持续的沟通和交流, 使美国足协及其下属的协会和职业联盟,与球迷、社区、企业、媒体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和谐关系。 而四大职业联盟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体育市场营销经验,更为美国足协所借鉴,跨界投资人菲利普·安舒茨就是继投资NHL 和NBA 之后, 成为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最大投资人, 高峰期曾拥有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一半球队的股份。 而中国足协多年来忙于应对假球、黑哨等负面影响,政策变化随意性较大,在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方面,还有诸多值得改进之处[15]。

3.4 渠道多源组织完善的赛事资源保障

作为世界上体育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美国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育产业运作体系。 无论是职业化的足球联盟还是业余性质的校园足球, 都将体育赛事作为足球产业的核心,通过盘活体育资产和体育场馆,借助体育媒体、体育营销和经纪公司的力量, 吸纳品牌赞助商和体育特许商品公司的资金,将有形和无形的足球产品推广给球迷和粉丝,以获取资金保障和推动足球事业的发展。 无论是MLS, 还是NCAA 或NFHS,都会定期出版比赛项目的规则手册、训练技术丛书、案例分析等,并将赛事操作手册公布在官网上,以便各层级俱乐部或学校按照手册要求开展人才选拔、 训练和赛事组织。如美国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不仅出版了6~18 岁各个年龄阶段的训练指南,还编写美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模式,供各州青少年足球协会和各俱乐部使用。 相对于美国足球多渠道的资料来源、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完备的各类操作手册而言,中国“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与市场参与的多元化支持保障体系”[16]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猜你喜欢
国际足联世界杯足球
国际足联世界杯奖杯的由来
多彩世界杯
足球周刊(2018年1期)2018-04-19 02:17:36
让足球动起来
失“意”世界杯
南方周末(2017-11-16)2017-11-16 08:21:14
少年快乐足球
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 17:04:03
认识足球(一)
国际足联危机性案件的延伸论证
体育科研(2016年2期)2016-02-28 17:05:45
世界杯搞笑来袭
FIFA:足球是世界的,钱是我的
看世界(2014年14期)2014-07-22 04:09:05
榜单
足球之夜(2012年9期)2012-09-12 02: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