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丙,万修伟,解毅飞
(1.曲阜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日照市教育局,山东 日照 276800)
2020 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制定的重要年份, 标志着我国即将步入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键时期, 而我国体育发展也应当重点聚焦于“十四五”时期国内外体育发展布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型肺炎疫情冲击下继续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并加紧制定“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全新战略目标和规划。其中,2020 年9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对体育发展便做出了强调,即在“十四五”时期,要科学研判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强力支持、指明了前进方向。
体育智库是研究体育领域理论、政策的战略性、专业性研究机构,并能够为我国体育决策提供前瞻性的专业指导;为我国社会公众提供体育领域相关舆论引导, 为我国体育发展提供和培养大量复合型后备人才; 为我国参与全球体育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2]。当前我国体育智库业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效,智库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释放,而在“十四五”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智库资政启民的功能,正确选择体育发展的具体路径,科学推动体育决策,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是现阶段体育智库建设与发展的重大使命与任务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智库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从体育智库自身看,体育智库呈现“质”与“量”建设失衡的现状,从国内外体育发展环境看, 一方面体育智库要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全球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世界体育发展格局呈现出诸多困境,另一方面既要积极备战2021 年东京奥运会和筹建2022 年北京冬奥会,又要面对国内后疫情时期与体育强国建设等多重因素所形成的国内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3],世界格局、国际秩序等方面的变化尤为凸显[4],加之全球疫情冲击下,各国受疫情影响严重,更加剧了事态朝向消极化方向发展,一些无法预知的变数在一定程度上强烈震荡着国际体坛的发展格局,这对“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与体育智库的发展也提出了重大挑战。
从世界格局变化来看,当前世界格局主要呈现出由“一超多强”朝向“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的方向转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近年发展速度为全球化发展所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目共睹,但同时,以美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保障其利益,不断做出一些逆全球化行为,“美国优先”“欧洲主权”等政策、观念频频提出,严重制约了全球化趋势,这也使得全球体育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伴随着逆全球化行为,体育领域纷争以意识形态“划线”和裁决的事件又有所抬头,虽然整体上尚不明显、尚未成势[5]。 但历经了2020 年全球疫情大流行,全球体育发展遭遇重大危机,各国之间的体育交流骤减,体育活动的范围已缩小至国家圈层, 全球体育产业链、 价值链尤为脆弱,这一系列现象将使得全球体育发展呈现“封闭式”格局,大概率会使全球体育冷战思维意识进一步加深。 而在“十四五”时期, 我国这类国际现象同样对我国体育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产生一定影响,体育智库作为我国体育“第二轨道”,尚需要审时度势,尽快找到破解困境之法,为全球化体育发展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从国际秩序变化来看,在当前世界的大变局之中,美国超级霸权主义心态使其逐渐放弃了对全球体系领导者的角色,并形成了“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试图制约中俄等国家发展。 与此同时,以中国为核心的“一带一路”体系和俄印为代表的中间线路世界体系也初见端倪,并略显成效,这三大体系之间关于国际规则、秩序的博弈必定会加大全球治理难度,而体育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博弈的重要环节[6],主要体现于各国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国际大型赛事角逐中, 这从一定程度降低了奥运会的公平、公正,以及国际体育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权利。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世界体育发展形势更不容乐观, 一方面使得国际体育组织对体育发展的掌控权利进一步下降、治理难度也进一提升。 疫情期间,各国纷纷实施较为封闭的体育政策,对国际性体育组织的议题参与意愿、参政支持力度等方面不断减弱, 并且体育组织的相关决策也有欠妥当,例如奥组委关于东京奥运会的推迟举行的决定中,其合法性与合理性尚存冲突问题[7];另一方面,奥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也遭遇了重大危机,停办、推迟、空场举办等方式,使得与赛事相关的版权销售、赞助和供应成本等问题成为难题,这对于国际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挑战。 而在“十四五”时期,我国作为体育大国,如何加强与国际奥组委等组织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推动体育全球化发展,对我国体育与体育智库来说, 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很大可能仍会处于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并对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十三五”时期以及当前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现状来看, 我国体育事业整体可持续性发展的趋势并未改变, 体育强国建设仍在持续推进和有序发展,并在疫情的影响下形成了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从“十三五”时期前半程,即疫情前期看,我国体育事业已从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体育强国、冰雪运动、全民健身等领域相关的重大政策、 重大制度相继颁布落地实施和逐步完善,政府与多元主体共同推进体育发展,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体育工作不断坚持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为己任,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更趋完善,国民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复合型体育后备人才、青少年体育培养工作持续推进,效果显著;竞技体育则以奥运备战为抓手扎实推进, 并做好了国内重大赛事的筹办工作等[8]。
其次,在2020 年初疫情期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毋庸置疑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除线上电竞等活动,几乎全领域发展几近停滞,但在此期间,我国体育事业仍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新形式、新业态,体育政府部门、体育科研机构纷纷提出发挥其舆论引导的功能,大力推行居家健身锻炼、线上健身、举办云端赛事等多种方案,体育教学、体育产业等相继找到了线上发展的新路径, 以尽可能减少疫情对体育各领域发展造成的冲击,也极大程度地刺激了体育新型线上技术的发展潜力,初步形成了体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
最后,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后疫情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境与机遇,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将在“十四五”时期做出一定程度降低,其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报告中提出,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9],各类体育事业经费也势必会有所减少,尤其体育作为一个需要中长期经营发展的行业,在“十四五”如何使体育事业单位、协会、俱乐部等业务运营提质增效,并弥补疫情期间的损失,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体育事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 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也提高了我国体育各类赛事的恢复和举办的难度,目前大多数体育赛事采用空场举办,部分体育项目由于群聚性特征尚未在恢复计划的议程之中, 加之全球第二波疫情随时有可能出现以及全球各国受疫情影响差异性较大的缘由,东京奥运会以及2022 年北京冬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举办尚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中国作为最早控制疫情的国家,能否在后疫情时期,彰显其体育大国担当,及早提出长效解决方案, 目前看来仍存在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也存在重大机遇,主要体现在“十四五”时期科技革命兴起为体育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撑; 健康中国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速度大幅提升极大推动了体医融合、体卫一体化发展;全球经济衰退为体育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契机; 国际形势严峻为体育外交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了可能等方面[10]。
2015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预示着智库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而在“十三五”时期,国家体育总局为贯彻习近平智库思想,亦开始引导和建设体育领域高端智库,以推动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十四五”时期,可以看到体育智库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整体体现为智库机构的多元协同发展,其中,“多元”指代体育智库种类、数量的提升[12],主要体现在:1)国家及地方体育研究机构纷纷朝向体育智库方向转型。 2)体育院校及综合性院校也依附于本校体育领域的优势成立了各自的体育智库试点。 3)综合性智库则通过设立体育相关领域研究部门或研究体育相关的智库成果以推动我国体育智库的整体建设。 同时,“多元”也指代体育智库研究领域的延伸,目前我国体育智库研究已涵盖了体育法律、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全民健身等多元体育研究领域,并仍在不断扩大[13]。 其次,“协同”则指体育智库交流与合作范围的拓宽,主要体现在体育智库与其他智库、政府部门、体育协会、媒体等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发展, 进一步加快了体育高端智库的建设进程[14]。
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智库尚存在发展视野、发展认知“跟不上”,管理方式、传播方式“不适应”的问题[15],使得体育智库高质量发展相较于其他领域智库仍比较滞后。 发展视野“跟不上”指我国体育智库研究多聚焦于体育热点话题且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较多, 成果更多倾向于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而缺少高站位、综合研判性的高质量成果,使得体育智库很少能为决策者提供前瞻性、专业性的体育内参;发展认知“跟不上”意指当前体育智库乃至政府部门对体育智库的定位、功能尚不清晰,体育智库整体发展表现得较为混乱,多数体育类研究机构打着智库的幌子,却并未真正意义上发挥智库功能,中国智库索引平台(CTTI)也仅能检索到5 所体育智库,凸显了体育智库“量多质少”的特征;管理方式“不适应”则由于我国体育智库大多由党政、高校研究机构转型而来,智库管理尚沿用层级管理,因此对体育领域突发问题的响应缓慢,不能第一时间提出体育智库的观点,同时党政类体育智库由于受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和体育主管部门主导决策机制的影响, 我国多数体育科研所从事体育政策研究的人员极少[16],高校体育智库则由于机构管理模式不同,组织化较低,缺少专业性的体育智库管理体制[17];传播方式“不适应”意为,体育智库大多不善应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活跃性较差,同时,体育智库在全球范围领域的交流和对接仍然不灵活,作为我国体育外交的“第二轨道”,体育国际话语权地位尚不凸显。 因此在“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一方面要提高自身建设与完善,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好 “十四五” 时期国内外体育发展形势的预判与研判,为我国体育发展提供高质量智库的议案与建议。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智库仍要坚持以习近平“智库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走中国特色新型体育智库发展道路[18],定位体育智库在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阶段新的历史方向, 在顺应国内外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提出新思想、新策略。 从长期来看,体育智库要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 总结我国在中国梦第一个百年过程中体育发展的历史轨迹,汲取经验教训,从体育发展的大局观出发,站位高远、 预判精准地将其中理论精髓渗入新一百年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方方面面,为我国体育长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从中期来看,体育智库要全面总结“十三五”时期体育各领域的规划与政策,全面分析我国体育在“十三五”时期体育各领域发展的基本现状、与阶段性目标的差距,并注重内外环境对“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影响的审思,清晰地认识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中、在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在健康中国大力推行的背景下, 我国体育行业发展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机遇期。 因此体育智库应当充分发挥“智”与“治”的功效,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领域的阶段性发展的综合研判,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营造更加适宜的外部环境,不断深入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外交、体育生态等各领域的快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加快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
从短期来看,“十四五” 时期体育智库要精准把握疫情冲击对我国体育发展所造成的各方面影响, 既要客观且全面看到我国体育产业、体育赛事等领域所面临现实困境,在后疫情时期,积极协助政府、企业、协会、组织等做好相应的恢复工作,也要抓住疫情期间数字化体育、线上体育、居家健身等领域被激活的重大契机, 以及后疫情时期我国健身热潮来临的机遇,发挥体育智库相关职能,将短期机遇化为体育发展的长期优势,做好“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领域的恢复和发展的指引工作。
从顶层设计出发,“十四五” 时期我国体育智库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全面贯彻与执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指导, 使体育智库在“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政策研究机构的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提高智库核心竞争力,围绕中心围绕服务大局的强烈意愿,不断强化体育实践路径研究、大力推进体育时代价值研究、大胆创新体育研究方法、积极拓宽体育研究视野[19],汇聚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体育智库思想的磅礴伟力,标定“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新指南[20]。
从中观层面出发,“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要自觉树立更具时代性的体育发展理念,形成更具创建性的体育发展思想,不断推出一通百通式的体育发展方案, 用先进的体育智库思想打破疫情冲击下体育发展的藩篱, 推动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引导体育强国建设朝向纵深发展。 此外,体育智库也要突破固有研究领域的现实困境,贯彻“一带一路”的思想,发挥我国体育治理、体育思想优势,打破当前各国体育闭锁现状,预防体育领域冷战思维意识的进一步深化,推出百年未有大变局与全球疫情背景下国际体育治理的引领性、启发性方案,充盈全球体育治理体系,打造“十四五”时期具有世界担当意识与能力的体育强国[21]。
从微观层面出发, 体育智库应当积极参与体育政府部门的在“十四五”时期体育领域的相关决策,并注重对体育协会、体育企业、俱乐部等各类社会组织进行理论、思想、实践等方面的前瞻性指引,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22]。 体育智库也应当加强与国际性体育组织的联系, 提出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中国方案,设置体育国际性议题,在“十四五”时期努力搭建与各国体育之间的联系桥梁, 尝试引导疫情背景下全球体育发展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高端智库应当在体育内外环境发展形势的背景下,确定“十四五”时期智库建设的举旗定向,探寻智库提质增效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借助“十四五”的东风提高体育智库内部建设之“质”,进一步落实智库的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育智库; 加强智能技术赋能体育智库研究,以创新体育领域研究范式;继续优化体育智库的人才结构,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汇聚更多智慧。 另一方面要提高“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对外衔接之“效”,注重体育智库信息传播,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提高资政对接效能, 积极参与各环节决策; 充分做好外交工作,提高我国体育话语权,以释放“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的新势能,全面推进各领域体育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3.1.1 落实体育智库功能定位, 探索中国特色智库新道路
《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要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满活力、监管有力的智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为智库建设的总体[11]。 而现阶段,我国体育智库建设仍与《意见》指导思想存在一定距离,因此,要抓住“十四五”时期对体育智库需求提升的机遇期,进一步放大智库功能,积极参与体育决策环节,创建新时期体育研究理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引导体育舆情,并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同时,体育智库也要在发挥智库固有功能的基础上,有别于国外智库或体育智库的研究思路、管理方式等等,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机构。1)改变对体育智库的刻板印象,决策者、智库管理者应杜绝对体育智库采用一贯的“管起来”的态度,尤其当前我国体育智库普遍有党政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机构演变而来,应予以体育智库研究自主性、政策参与性、领域多元性等方面的支持,真正实现对体育智库向“用起来”的态度方向转变。 2)注重体育智库的思维创新,预“远虑”、顾“近忧”,将中国人长于以复杂思维和系统性思考方式应用于体育理论、体育决策研究之中,做好体育领域长期、中期、短期各方面的政策、发展的整体预判,并积极借鉴西方化简约主义与分析性思考的方式[23],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和科学性。3)标定体育智库在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中的位置,应看到我国体育智库不同于国外体育智库的 “独立性”“非营利性”之间的关键点[24],并在我国治理体系、制度的背景下,清晰地厘定体育智库与政府之间的附属关系, 在保障体育研究顺应国家体育发展需求过程中, 坚定不移地保持体育智库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客观性,实现我国体育智库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坚持走中国特色体育智库发展道路。
3.1.2 加强体育智库科技支撑, 创建体育领域研究新范式
“十四五”时期,也应当抓住科技革命为体育智库研究提供的重要机遇,其主要体现为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连等新兴技术其支撑下,为体育智库研究具备更广泛的数据收集能力、更前沿的推进分析技术、更便捷的数据沟通交流平台提供了可能性[25]。 因此在新时代,体育智库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弥补体育研究的短板、创新体育研究范式、促进体育智库数据决策,转变传统的研究思维,注重体育决策研究的数据基础、 信息价值, 厘清体育数据量化与决策研究的关系,为体育智库研究做好“校准”[26]。 一方面体育智库研究要提高与大数据平台应用的“粘性”,积极探究基于大数据平台,拓宽研究数据来源的方式方法,并加强与政府、智库、协会等组织的数据流通,为体育智库研究提供庞大数据支撑,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可信度[27]。 另一方面,体育智库要善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 将其对数据推进分析的能力应用于体育智库研究的推理与论证阶段, 尤其在处理大量体育数据的基础上, 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体育智库迅速且较为准确地厘清研究对象的内在机理,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可以迅速地对多种方案进行迭代论证,以期全面提升体育智库在体育各领域、各环节的决策分析、风险研究、政策咨询、政策评估能力[12]。此外, 体育智库也应将数据决策技术赋能下体育各领域的新型研究范式应用于“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现实需求,为“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的全领域长期决策做好充分理论储备,实现精准、快速预判,并在推动体育科学决策过程同时,重点聚焦于“十四五”时期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卫融合等新兴、热点领域以及体育产业、 体育竞赛等一些受疫情影响所造成的存在一定困境的领域研究,对于新兴、热点领域要极早做好“十四五”时期前瞻性治理,健全相应理论体系,对于存在一定发展困境的领域则要在 “十四五” 时期做好较为全面的评估报告、为决策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1.3 优化体育智库人才结构, 提供体育强国建设新智能
当前我国体育智库发展往往呈现出建“库”易、聚“智”难的弊端,而聚“智”的直接来源是智库人才,而“十四五”时期,各类体育政策的制定、 评估亟需大批智库型研究人才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如何为体育发展汇聚更多智慧,是“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亟待考量的问题。 在此认为,当前“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智库应当优化人才结构,适当调整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的方式。 1)人才引进环节。 体育智库要从疫情冲击下,看到当前智库人才队伍存在的短板,跨专业引进医学、大数据、教育学等新兴、热点学科的人才,优化“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在体医融合、体教融合、体育智能化等发展领域的人才供应链,并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更专业的理论支撑。 同时,注重国外体育人才的引进, 要看到由于智库研究通常受到国家政策背景的影响,国外体育人才“兼容性”较差,因此要慎重择“才”,选择以国际性体育研究为专长,或具有运动生命科学相关的国外体育人才较为适宜, 以为提高体育智库研究专业性、国际性提供契机。2)人才培养环节。在“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一方面要提高人才的“智库”意识,应推动体育人才由学术型转向为智库型,由探索“为什么”转向重在探索“怎么做”,在提高智库人才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服务于决策。 另一方面要健全多元类型智库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善于捕捉体育局势变化、 揭示发展趋势的预见型体育人才;洞察体育发展时势、体育顶层设计的战略型体育人才;体育知识多元、能力全面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深入体育调研、更接地气的田野型体育人才;思维新锐,体育研究方法上乘的工具型体育人才;善用媒介技术,引导体育舆论的传播型体育人才;具有世界体育发展格局、精于国际交流的体育外交人才;长于体育智库顶层管理、引领智库发展的掌舵型体育人才[28],为“十四五”体育发展引领提供充沛智库人才储备。 3)人才使用环节。 仍要沿用较为传统的智库人才配位策略,合理定位上述所培养的多元化体育智库人才,做到人尽其用。 但同时要借鉴欧美智库“旋转门”的人才流通机制,尝试探究智库人才在体育智库与政府之间的流通政智旋转门机制, 亦或是与体育协会、企业、高校、社区等更加开放且多元旋转门机制,以放大体育智库功能,满足“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领域的人才需求。
3.2.1 注重体育智库信息传播, 引导社会公众体育思想
一方面“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要看到社会公众对体育需求日趋提升, 以及体育强国建设推进过程中对体育智库在舆论引导方面需求的不断增大, 另一方面也要看融媒体时代下社交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巨大潜能,其中《清华大学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曾指出,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成为促进学界观点传播的有效工具, 也发掘和凝聚了社会精英群体的网络关注力[29],这将对体育智库信息传播、智库影响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智库在具备敏锐观察、洞悉体育发展重大战略的能力的同时,不仅需要服务于体育决策,更要注重在体育政策解读、体育思想与理念传播过程中与社会公众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 为社会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30],而大众传媒正是其中的桥梁搭建,实现了体育思想与理念在体育智库、媒体与社会之间的流通。 基于此,提出3 点体育智库信息传播的建议:
其一,要加强信息传播的平台建设。 当前体育智库信息传播通常由官方平台或借助媒体进行对社会公众传播, 而缺少社交媒体平台方面的传播,导致整体传播力度较弱,更惶智库的舆论影响力。 因此,时下体育智库需要借助融媒体“三微一端”的平台优势,加快微信公众号、微博、微视频等平台建设进程,同时将体育智库原有的书籍、报刊等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结合,朝向线上转型,创建更大信息扩散系统,以便在“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发展快速变化的形势下, 借助新兴媒介平台的线上优势,并充分利用与体育政策与公众的“居间位置”,消弭体育政策与公众之间的“鸿沟”。
其二,要优化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 时下,社交媒体用户在浏览体育信息时呈现出显著的即时性消费特征, 对内容的品质要求更高。 同时,新兴媒介技术嵌入带来的体育相关场景的分化(或碎片化),致使社会公众对各类体育现象的认知呈现严重的分化、异质现象[31]。 因此,体育智库不仅要注重信息传播内容的质量,保证内容的多样性、时效性、趣味性等特点,提高受众的浏览意愿,使更多智库观点“被听到”“被看见”,也要考虑社会公众不同体育观念、体育需求,尤其在“十四五”时期,体育各领域皆会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体育智库需要更加注重内容解读、理论阐释、理念提出的多向性、包容性,达成更多体育观点“共识”,满足更多受众需求,从而进一步引导社会体育舆论。
其三,要注重信息传播的反馈机制。 体育智库应当注重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互动性, 建立智库平台信息传播的反馈机制,更广泛地聚集更多社会公众的智慧、倾听更多基层的体育需求,以激活体育智库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逻辑迭代,形成反向促进体育智库研究的过程,使得体育智库在“十四五”时期更够更好地权衡政府与公众的体育见解,提出更有效、更接地气的体育治理方案、议案。
3.2.2 提高体育智库资政效能, 推动我国体育科学决策
体育智库要加强与体育决策部门的有效互动, 使智库资政建言的功能贯穿于体育决策各个环节。 尤其在“十四五”规划的节点上, 体育智库要善于总结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第一个百年过程中体育强国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关注“十二五”“十三五”各时期体育发展的转折点和机遇点,厘清我国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在开启新一百年历程的最初5年时间内,为做好体育决策奠定丰厚的理论支撑。1)在体育决策前期,要做好体育决策领域阶段性的分析、调研报告,并结合“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大背景,做好前瞻性、预判性的决策支持,同时也要发挥“居间位置”优势,面向社会公众、体育企业、体育协会等组织,征集更多意见,考量更多体育需求,并设置相关议题,集思广益,更全面地推动体育决策。 2)在体育决策中期, 体育智库人员则要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决策商讨环节,或撰写更多体育决策建议型、策略性的内参报告,从理论视角、学术视角出发,为决策者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建议与意见,使决策更加切实可行有效。 3)在体育决策后期,体育智库一方面要积极向社会公众做好政策解读, 使其能够更加明确政策内涵,而对于体育企业、协会等组织来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智库在体育政策实施后需要做好密切的政策跟踪、评估、反馈,做好总结性评估报告,或通过议题设置,与体育专家、学者、管理人员从专业的角度更全面、具体地解读体育政策,为体育决策者提供政策修改的意见,推动政策不断完善。 此外,在“十四五”时期政府部门也应为体育智库提供更多有利资源和政策法规信息, 积极为体育智库开放体育研究所需的各类数据访问权限, 尽量做到数据公开、透明,同时也要缩短与高校、社会体育智库之间的距离,给予更多资政建言的机会,促进全领域、全类型体育智库体系的良性发展。
3.2.3 深化体育智库国际交流, 建构全球体育话语体系
从整体来看, 当前我国体育智库外交仅仅停留在国际性体育议题的参与以及少量的国际性体育成果提出, 国际性体育研究交流水平尚且较低。 但如上述所说,“十四五”时期,全球体育一体化发展大概率面临危机, 在此期间内体育智库应当凭借国家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勇于抛头露面,效仿欧盟建立的超国家智库, 加快探索和建设全球范围内体育智库研究网络,推动体育智库朝向超国际间智库方向转型[32],提高体育智库参与全球体育治理的意愿与能力, 以提高我国体育在全球体育话语体系的贡献[33]。
1)提高全球体育治理意愿。 我国作为最早控制疫情的国家之一、作为体育行业率先恢复的先行者,在后疫情时期体育治理的方法与经验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因此,在“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应积极与国际体育奥组委等国际体育组织建立密切联系, 并同各国体育决策者以及体育智库等组织建立体育政策网络,分享我国体育在疫情期间治理的经验,以及后疫情时期体育各领域恢复的方针办法, 并做好其他体育领域的交流和对接,保持与世界各国体育之间的交流,提高合作和全球治理的意愿, 进一步推动提高我国对外体育交流与体育外交的发展。
2)提高全球体育治理能力。 “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要具备体育大国担当,具有全球体育发展的长远目光,围绕防止体育冷战思维意识出现与单边保护主义抬头、 后疫情国际与各国体育发展、奥运会世界杯与世锦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开展、科技革命赋能全球体育发展等领域进行研究,做好专业、全年的报告分析。 同时,体育智库也要围绕上述问题大胆提出全球性体育议题,号召各国体育研究学者、专家、体育决策者、体育企业家积极参与,分享与交流各方意见,提出全球体育治理的中国方案,汲取其他国家体育研究的经验,为促进“十四五”时期体育全球化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面临的国际形势更加严峻,国内体育发展则是机遇与困境并存。 虽然当前体育智库建设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其资政、启民、伐谋、孕才的作用已不断凸显,在“十四五”时期必定大有可为,将成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动力源、内驱力。 因此,“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要定位其建设方向,为体育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引。 要做好体育智库内部建设,凝聚“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新智慧:落实体育智库功能定位, 探索中国特色智库新道路; 加强体育智库科技支撑,创建体育领域研究新范式;优化体育智库人才结构,提供体育强国建设新智能。 要促进体育智库对外衔接,释放“十四五”时期体育智库新势能:注重体育智库信息传播,引导社会公众体育思想;提高体育智库资政效能,推动我国体育科学决策;深化体育智库国际交流,建构全球体育话语体系。 凭借体育智库的“智力”,加快制定和完善“十四五”时期体育发展规划, 为下一个新的一百年开好局和早日实现体育强国梦贡献智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