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珍花
厦门市儿童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 361000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极为严重的急症, 病情发展迅速,如干预不及时或不合理,可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或是对其神经功能造成永久性影响[1]。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 患儿在发病后表现出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及全身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2]。 此类患儿的治疗,急诊护理是重要的一环,如何急救护理此类患儿是儿科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3-5]。 该次研究以该院2018 年3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部分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66 例为研究对象,对比常规护理模式与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经伦理委员会审核,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66 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儿家属自愿参与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主要器官、免疫功能障碍或发育不全。 将选取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 例),观察组(34 例)。 对照组中男患儿16 例,女患儿16 例;年龄0.5~12 岁,平均年龄(5.68±2.14)岁;发热时间(2.65±1.15)d;入院体温(39.62±0.46)℃。 观察组中男患儿17 例,女患儿17例;年龄0.5~12 岁,平均年龄(5.73±2.20)岁;发热时间(2.75±1.18)d;入院体温(39.56±0.42)℃。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对照组 予以该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 患儿入院后,将其衣物解开,将患儿平放,取平卧位,同时清理患儿口腔分泌物,并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 如患儿抽搐较为严重,则将少量纱布置入患儿口腔,为避免坠床,抬起床边护栏。 在患儿生命体征和症状稳定后,予以患儿家长健康宣教,减少家长探视时间和频率,避免光、声对患儿的刺激影响。 患儿住院期间,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及时为患儿更换尿布。
1.2.2 观察组 该组实施以降温急救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其实施如下:①急救护理。 在患儿送治后,立即予以患儿去枕平卧位, 除必要的搬动外, 不轻易搬动患儿,将其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顺畅;如患儿反复惊厥,借助舌钳将患儿舌体牵出,防止舌下坠影响呼吸[7]。 ②降温护理。 优先予以患儿物理降温,将室内温度调整至22℃左右,湿度控制在50%~60%间,间歇通风。使用酒精或温水帮助患儿头部降温。按照医嘱使用降温药物和止惊药物, 降温期间测量体温1 次/h,注意要防止体温下降过快,与此同时做好液体的补充,防止脱水[8]。③病情监护。在患儿急救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的体温等相关指标, 并在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医师。 观察患儿的神经系统兴奋程度,虚脱症状、神志改变等,在有异常时也及时报告医师[9]。 ④对患儿的皮肤、口腔进行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的干爽清洁,保持口腔的清洁,降低感染风险[10]。⑤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依据患儿的心理状态,予以心理干预,帮助其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
①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 惊厥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 ②对比两组患儿惊厥复发率、不良事件(感染、坠床等)发生率。
选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
组别退热时间(h)惊厥控制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4)对照组(n=32)t 值P 值22.62±6.15 28.45±6.84 3.645 0.001 4.15±1.20 5.53±1.45 4.222<0.001 6.20±1.45 7.86±1.86 4.057<0.001
观察组患儿惊厥复发率2.94%、 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1.88%、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3、4.92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复发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高热惊厥多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临床上是指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导致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或阵挛性收缩[11-12]。 在痉挛进展过程中,患儿伴有不同程度呼吸障碍、体温上升、肌张力异常、瞳孔异常等,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意识丧失、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症状,如干预不及时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永久性损伤, 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3-14]。
该次研究从急救护理的角度出发, 探索如何更好地救治干预高热惊厥患儿。 以降温急救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抓住了此类患儿的护理重点,即以降温为核心,通过物理、药物等不同方式帮助降温,同时对体温、肛温等严密监测, 实时调节降温方案以达到最理想的控温效果。 同时辅以其他诸如急救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最终提高了护理高热惊厥患儿的质量。 观察组应用以降温急救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措施其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在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对比中, 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复发率2.94%、不良事件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21.88%、18.75%(P<0.05)。该文与古雪花[15]的研究相似。其研究为分析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价值,选取某院收治的82 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 通过对比两组惊厥消失和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分析两组血清生化指标(血钾、血钠、血糖)。 结果得出护理后,两组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的复发率是7.3%,对照组的复发率是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提示以降温急救为基础综合护理措施,在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该次研究采用以降温急救护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措施在小儿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中发挥出极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