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及SF- 36 评分研究

2021-01-11 11:50李浩然
中外医疗 2020年33期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心功能

李浩然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 233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技术也处于不断发展与创新中, 为广大疾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手段,改善了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人造瓣膜技术的研制成功, 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当前血流异常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方式, 可显著降低血栓发生的概率,避免了终身抗凝,但是该手术方式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再加上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近期有学者在研究中表明分期康复护理模式适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恢复期患者, 对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有良好的效果[2]。 基于此,该次研究针对该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分组讨论, 旨在为临床研究提高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男25 例,女25 例;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39.24±5.36)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03±0.47)年;受教育程度:初中级以下18 例,高中25 例,大专及以上7 例;Killip 心功能分级Ⅱ级20 例,Ⅲ级25 例,Ⅳ级5 例。 观察组男26例,女24 例;年龄19~59 岁,平均年龄(39.12±5.28)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2.06±0.52)年;受教育程度:初中级以下19 例,高中25 例,大专及以上6 例;Killip 心功能分级Ⅱ级19 例,Ⅲ级24 例,Ⅳ级7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该次研究获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沟通正常的患者;预计生存期超过1 年的患者;以Killip 心功能分级标准[3]进行筛选,患者纳入分级为Ⅱ~Ⅳ级。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肝肾器官严重受损的患者;精神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为:①环境护理。在患者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需要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光线明亮,温度湿度适宜,确保患者获得舒适感。 ②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日常病情监测,定时为患者测量血压、体温、肺功能等,若是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报告医师。③健康宣教。术后加强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与咳嗽训练, 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身体锻炼[4]。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1)心理干预:由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心理状态较差,影响后续恢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需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主动与患者聊天,及时发现患者的忧虑,并做好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确保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2)分期康复护理:①第一期(术后2~3 d):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上肢功能锻炼运动,如内外翻与伸屈运动,2 次/d,3~5 min/次,帮助患者做好按压与推拿患者上肢肌肉工作, 下肢功能锻炼运动与上肢类[5]。②第二期(术后4~10 d):在一期的基础上增加向上举、握拳、推拉等运动,2 次/d,20 遍/次,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增加运动量;下肢锻炼增加抬腿、蹬腿等运动,2次/d,30 遍/次,同时护理人员在旁指导患者进行下床活动[6]。 ③第三期(术后11~30 d):在前两期的基础上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增加步行时间,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机能[7]。 (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口味以及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食谱,确保患者营养均衡。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以及6 min 步行试验距离。

②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分标准参照国际生活质量量表[8](SF-36),量表总计为100 分,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③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以及肩部活动障碍。

④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标准[9]:患者的心功能能够达到Ⅰ级或改善Ⅱ级则说明显效;患者的心功能能够改善Ⅰ级则视为有效;经治疗后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实施护理干预前, 两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3 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40.36±4.13)%以及心率(70.42±8.23) 次/min 低 于 观 察 组 (46.52±4.83)%、(77.38±12.37) 次/min,6 min 步行试验距离 (310.11±31.24)m 短于观察组(369.84±35.68)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对比()

组别左心室射血分数(%)护理前 护理后心率(次/min)护理前 护理后6 min 步行试验距离(m)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33.24±6.12 33.46±6.28 0.177 0.860 46.52±4.83 40.36±4.13 6.854<0.001 91.49±16.72 91.54±16.28 0.012 0.990 77.38±12.37 70.42±8.23 3.312 0.001 265.37±33.45 265.29±33.26 0.012 0.991 369.84±35.68 310.11±31.24 8.906<0.001

2.2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SF-36 评分(59.18±4.26)分显著低于观察组(73.48±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患者SF-36 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SF-36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39.37±4.65 38.44±5.17 0.946 0.347 73.48±3.12 59.18±4.26 19.150<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8.00%高于观察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0%低于观察组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心脏瓣膜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脏病类型,主要是由炎症、 创伤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机体的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心慌、疲倦等症状[10]。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也越来越常见[11]。心脏瓣膜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心脏瓣膜病具有发病缓慢、病程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再加上心脏瓣膜置换术需在低温、全麻的条件下进行,增加患者发生器官功障碍的几率,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导致患者对手术结果产生不确定性与恐惧感, 同时对术后康复治疗产生排斥性与抵触情绪[12]。 因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分期康复护理是临床疾病康复阶段常用的护理模式,也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护理方法,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将康复护理作为主导,从质量上把控整个护理过程,同时补充手术治疗的缝隙,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满足患者合理的护理需求,与患者保持融洽的医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3]。 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分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主要优势为: ①环境护理可降低患者的紧张感与陌生感,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康复环境;②心理护理可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③康复护理以时间为线索,并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为患者制定科学且适宜的肢体功能锻炼运动, 使得护理干预的目的和方法更加清晰, 整个护理工作流程具有计划性与全面性;④饮食护理通过食物调理来增强患者的机能,提升患者的抵抗力。

陈莉等人[14]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40.1.±8.3)%低于观察组(46.7±9.2)%,这与此次研究结果相似,从该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40.36±4.13)%以及心率(70.42±8.23)次/min 低于观察组(46.52±4.83)%、(77.38±12.37)次/min,6 min 步行试验距离(310.11±31.24)m 短于观察组(369.84±35.68)m,进一步证实了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琳[15]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SF-36 评分 (72.47±8.48) 分低于研究组(81.26±9.29)分,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似,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SF-36 评分(59.18±4.26)分显著低于观察组(73.48±3.12)分,表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意义较大,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康复治疗的配合度。 曲海霞等人[16]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高于实验组4.17%,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似,在并发症上,对照组18.00%高于观察组4.00%,说明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 黄思纳等人[17]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治疗效果86.96%高于对照组67.39%,这与该次研究结果相似,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疗效上,对照组72.00%低于观察组84.00%, 表明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更为认可满意,对比常规护理干预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 分期康复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瓣膜置换术心功能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心功能如何分级?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