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2021-01-11 11:50郑怀颖卢庆林益山周凯陈剑晖谢若云江玮
中外医疗 2020年33期
关键词:肾癌入路腹膜

郑怀颖,卢庆,林益山,周凯,陈剑晖,谢若云,江玮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福建福州 350001

肾癌为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以及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癌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 在治疗方面,手术是该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以往采取开放性手术,而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与推广,腹腔镜手术成为肾癌治疗的主流,具有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2],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肿瘤直径>7 cm 的大体积肾癌的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然而,由于大体积肾癌的瘤体体积较大,血供丰富,其手术风险显著增加,故在腹腔镜下采用何种入路(经腹腔入路、经腹膜后入路)仍有争议。该研究方便选择2013年1 月—2018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158 例大体积肾癌手术患者进行对照试验, 以探究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58 例大体积肾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81):46例男,35 例女;年龄52~77 岁,平均年龄(63.59±6.75)岁;肿瘤直径7.3~9.1 cm,平均(8.17±0.52)cm;病灶位置:40 例右肾,41 例左肾。 观察组(n=77):46 例男,31例女;年龄50~79 岁,平均年龄(63.75±7.53)岁;肿瘤直径7.1~8.8 cm,平均(8.16±0.45)cm;病灶位置:35 例右肾,42 例左肾,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确诊患有肾癌,TNM 分期属于T2a 期,肿瘤病灶直径在7~10 cm 之间;②符合腹腔镜肾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指征;③患者对该研究内容知情,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②伴有严重新肝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不能耐受手术;③伴其他恶性肿瘤。

1.3 方法

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经腹腔入路,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健侧斜卧位(70~80°),在脐水平腹直肌旁2 cm 做一个小切口, 建立气腹,随后经此孔置入10 mm Trocar 套管作为观察孔, 并选择患侧锁骨中线肋缘下两横指5 mm、髂前上棘内上2 cm处10 mm、脐水平腋前线处5 mm 切口作为操作孔。 此外,对于右侧肾癌患者,还需在剑突下做5 mm 切口作为副操作孔以挑开肝脏便于手术操作。 在腹腔镜引导下游离升(降)结肠和肝脏(脾脏),适当切开结肠外侧腹膜上至结肠肝曲,离断肝结肠韧带(左侧上至脾脏外上缘,并离断脾肾韧带,脾结肠韧带),下至髂窝;将结肠(右侧连同十二指肠)推到腹腔内侧,显露肾脏及肿瘤位置、形态大小;游离生殖静脉,暴露腰大肌平面,游离并处理肾蒂血管(Hem-o-lok 结扎离断血管),在肾上腺外侧缘与肾上极内侧之间游离肾脏,保留肾上腺(如果肿瘤位于肾上极, 或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已侵犯肾上腺,应同时切除肾上腺)。 离断输尿管,将患侧肾脏及肿瘤切除并取出。

观察组经腹膜后入路,气管插管全麻后,患者取健侧卧位(90°),患侧十二肋缘下做长约2.0 cm 的切口至腰背筋膜,术者食指分离腹膜后空间,放置自制扩张球囊拓展空间后,在此切口置入10 mm Trocar 套管作为观察孔,同时选腋中线髂棘上10 mm、腋前线肋下缘5 mm切口(右侧10 mm)作为操作孔,在内镜引导下清理腹膜外脂肪,在腹膜反折背侧切开侧锥筋膜,在肾后筋膜与腰大肌筋膜之间沿腰大肌向深面分离, 充分游离肾脏背侧(上至膈下,下至髂窝),暴露肾动静脉,Hem-olok 结扎离断;在肾前筋膜外与腹膜之间向腹侧深面游离并往上极及下极拓展, 上极处在肾上腺外缘与肾上极内侧之间切开保留肾上腺(如果肿瘤位于肾上极,或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已侵犯肾上腺, 应同时切除肾上腺);下极在髂血管水平切除输尿管;最终腹背侧会合完整切除患侧肾脏及肿瘤并取出。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手术成功,病灶切除干净,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有效:手术成功,术后有并发症发生,但并发症不严重,未危害生命安全;无效:手术失败,或术后有严重并发症发生。②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 ③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 炎症指标(WBC 计数、CRP、IL-6)变化情况。 ④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追踪分析患者病灶有无复发或远处转移。

1.5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1%,与对照组的93.8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2.2 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 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19%, 对照组为8.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4,P=0.39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4 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变化

术前, 两组WBC 计数、CRP、IL-6 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上述3 项炎症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随访结果

随访18~56 个月,平均(43.25±8.61)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每隔3~6 个月复查血生化, 胸部正侧位片或胸部CT,至今无一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3 讨论

在临床上, 肾癌治疗的常见手段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其中,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以证实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治疗普通肾癌 (肿瘤直径≤7.0 cm)的效果以获得临床认可[4]。 然而,对于大体积肾癌,因其病灶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紧密接近,若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操作空间有限,故既往临床通常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 近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研究发现[5],应用开放性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而且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创伤更少,术后恢复较快,其治疗优势更为突出。 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入路方式有腹腔入路、 腹膜后入路2种,而对于何种入路方式手术效果更好尚有争议。 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率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3.17±6.89)min、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2.87±2.60)h、下床活动时间(26.51±2.88)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99±0.68)d、住院时间(5.69±0.71)d、术中出血量(143.48±10.37)mL 及术后总引流量(122.03±26.54)mL 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张进等[6]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中经腹膜后组的手术时间 (120.71±10.51)min, 术中出血量(291.31±195.67)mL、 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1.35±0.17)d、住院时间(6.95±0.11)d,与经腹腔组的手术时间(190.56±10.88)min,术中出血量(321.65±182.36)mL、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51±0.20)d、住院时间(10.39±0.52)d 相比(P<0.05)。这主要是因为经腹膜后入路术中操作更为简单, 可有效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而且此入路方式对腹腔脏器干扰较少,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康复。 而经腹腔入路术中需将十二指肠、结肠等脏器推到腹内侧,并需对腹膜、后腹膜分离,故其操作时间较长,且由于术中对肠道牵拉,极易影响术后胃肠功能恢复[7]。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组别观察组(n=77)对照组(n=81)t 值P 值手术时间(min)113.17±6.89 129.16±10.35 11.370<0.001术中出血量(mL)143.48±10.37 170.73±15.46 12.944<0.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22.87±2.60 29.44±3.46 13.453<0.001下床活动时间(h)26.51±2.88 33.49±4.39 11.761<0.001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d)3.99±0.68 4.85±0.59 8.536<0.001住院时间(d) 术后总引流量(mL)5.69±0.71 6.90±1.03 8.557<0.001 122.03±26.54 190.28±34.46 13.987<0.001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变化对比()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症指标变化对比()

注:与组内术前对比,*P<0.05

组别WBC 计数(109/L)术前 术后1 d CRP(mg/L)术前 术后1 d观察组(n=77)对照组(n=81)t 值P 值6.20±1.34 6.10±1.38 0.467 0.641(11.76±2.26)*(14.16±2.03)*7.023<0.001 3.45±0.91 3.66±0.75 1.548 0.124(16.03±3.83)*(23.80±5.67)*10.047<0.001 IL-6(pg/mL)术前 术后1 d 9.85±1.10 9.43±1.57 1.958 0.052(20.06±5.23)*(29.35±8.45)*8.262<0.001

手术创伤可对机体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促使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增生,进而导致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 与此同时,手术创伤还会诱导体内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等分泌大量细胞因子,IL-6 为生理应激反应过程中的释放的一种细胞因子, 其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 反映机体组织创伤严重程度。 此外,CRP 为机体受伤后反映创伤情况的一种敏感的炎症性指标。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两组WBC 计数、CRP、IL-6 检测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 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均可引起炎症反应, 但经腹膜后入路对机体炎症反应影响较少。 这主要是因为手术为有创性操作,故可引起炎症反应,但因经腹膜后入路对机体创伤更少,而且其手术路径相对较浅,炎症反应较浅[8]。

综上所述, 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肾癌具有疗效好、创伤少、引流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且对机体炎症反应影响较少,故在保证同等疗效的情况下, 实施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手术更有利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癌入路腹膜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手术入路(外侧、后外侧)治疗外踝骨折的对比
前外侧入路结合Kocher入路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疗效观察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自噬与肾癌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对小肾癌诊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