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 萌
(周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10)
近年来,非洲猪瘟疫情在世界范围内频繁报道,持续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具有危害性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严重影响着全球养猪业的发展,应引起养殖人员及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特点,重点分析病症类型,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相应手段,实现对非洲猪瘟的有效防控。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的主要发病原因,属于DNA种类的病毒。此类病毒当中的含有较多的结构性蛋白物质,其自身的蛋白序列较为保守,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另外,非洲猪瘟病毒具有特殊性质,处于低温且阴暗的室内环境中时,能够在血液当中存活较长的时间,即使在正常的室温环境下,仍然能够存活数周之久,但此类病毒会随着室温的逐渐升高而遭到破坏。
非洲猪瘟病毒在通常情况下在家猪和野猪群体之间较为常见,而在其他动物群体当中并不具备较强的传染现象,传染源主要包括:患病机体本身的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携带传染性病毒浓度较高的物质。不仅如此,非洲猪瘟可以直接通过生猪所产生的粪便、唾液以及皮肤损伤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若将感染非洲猪瘟疾病的生猪制作成为肉制品,则会扩大病毒的传播范围;养殖场的饲料产品、饮用水以及患病猪所使用过的工具未及时得到消毒或处理时,那么此类物品也会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1]。
因此,通常情况下,空气、车辆、人员以及肉制品生产流程都属于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且由于非洲猪瘟属于双链型的DNA病毒,并会在较短的时间周期之内出现变异的情况,所以当机体感染此类疾病并接受治疗之后,也很有可能会再次受到感染。
患急性非洲猪瘟,会在无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导致机体发病死亡,且发病的时间通常为1~7 d,相关病毒会在机体的内部潜伏4~6 d。在机体的患病初期,其体温会出现突然升高,最高可达到42℃,并在发病后的3 d之内逐步降低;同时还会伴随着腹泻、呕吐以及呼吸急促等方面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当机体感染急性非洲猪瘟时,仍然会在治愈之后呈现出较为强烈的易感染状态。
亚急性与急性型非洲猪瘟疾病,在机体感染并发病之后的症状具有相同特点,且病程会长达5~30 d不等,而病毒的实际潜伏期为6~12 h。当感染了亚急性的非洲猪瘟疾病时,病猪体温会出现异常性的升高状态,最高可达41℃。由于实际的病程时间较长,死亡率虽然相较于急性来说较低,但仍然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2]。
慢性型的非洲猪瘟疾病是由急性类型转化而来的,通常病程会持续2~5个月,当机体感染慢性非洲猪瘟时,其体温会升高至40℃,相较于前两种类型的温度变化情况较小,此时机体的生长发育会受到抑制,体重会出现急速下降的状态。
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的养殖场安全管理制度,并针对饲喂以及生产流程进行细致化处理,同时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加强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另外,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以及备案工作,养殖户也需要积极地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定期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实现养殖场的规范化运转。另一方面,对人员、车辆以及生产流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并及时开展消杀处理工作,既要避免受到外界病毒因素的干扰,还需要保障舍内环境的干燥、卫生。
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当发现疑似机体时,应及时将其与猪群进行隔离,并限制正常猪群的活动范围,同时还需要在养殖场内部开展相应的消毒工作,对患病机体的生活环境以及所用仪器进行消毒。另外,养殖户也需要及时与当地的防疫部门联系,并汇报实际情况,从而获取有效的疫病治疗以及防控手段,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核查工作的开展,对患病机体的移动以及管理工作进行完善。此外,在屠宰环节当中,还需要对生猪的脾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进行检测,当发现疑似病变情况时,应及时对样品进行采集,并限制病肉的移动范围,结合检测结果对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非洲猪瘟具有传染性高、防控难度大等方面的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并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在保障管理制度细致化以及可行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养殖场人员、车辆以及生产流程的管理,并加深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分析此类疾病的流行性诊断情况,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