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春
(敖汉旗贝子府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敖汉 024319)
养殖场种公猪总体数量、饲养管理、优良品种三者对种公猪配种能力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也是优良种公猪发挥品种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种公猪日常饲料中加入一定剂量的添加剂,有助于提高其繁殖能力,并降低部分养殖成本,可为养殖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针对种公猪繁殖能力的提高与管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选用正确的饲料添加剂、选择优良品种和定期免疫预防的措施,为种公猪的生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需要合理的选择添加剂的种类,并采用正确的使用方法。在使用添加剂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干粉料进行混合使用,避免将其混入到以加水为主的饲料储存以及发酵过程当中,同时避免将添加剂与饲料产品共同放置于加热以及煮沸等阶段,还需要对添加剂的储存期限合理把控。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其能够与饲料产品有效混合,在保障混合均匀程度的基础上,避免饲料产品的总量过少,还需要适量降低饲料添加剂的浓度,避免机体出现中毒等情况。
其次,加强不同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不同的饲料添加剂来说,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以磷元素等物质为主的饲料添加剂,不能与含有氯化磷以及硫酸镁等饲料添加剂共同使用,避免出现中毒效应;含有铁元素的饲料添加剂、土霉素以及四环素等以抗生类为主的饲料添加剂,不能与石粉、骨粉、贝壳粉以及蛋壳分等物质共同使用,否则会造成胃肠道等疾病[1]。
最后,要保障饲料添加剂的新鲜程度。饲料添加剂对于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在储存与管理过程中,需要缩短饲料添加剂的储存时间。在一般情况下,饲料添加剂的储存期限应保持在6个月以内。对于维生素类的饲料添加剂来说,不仅储存时间较短,还需要避免长期保存,从而保证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实现高效化的产品使用目标,保障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将饲料添加剂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抗生素类的饲料添加剂来说,需要确保不同类型的抗生素能够进行交替使用,避免病原菌等微生物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降低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效果。
松针属于种公猪饲养过程中的主要添加剂类型,其内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物质,有助于提高公猪的精液分泌总量。在日常的饲喂过程中,在饲料当中添加4%的松针粉,能够确保种公猪采精量的有效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8%~10%的采精量。
在河沟以及池塘当中捞取淡水虾添加在饲料产品当中,能够有效解决种公猪性欲不旺等方面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饲料中需要淡水虾的数量为100 g·d-1左右,饲喂的频率2~3次·d-1即可。
麦芽经过人工催发之后,短芽的内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提高种公猪的生殖能力,改善其自身的精液品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麦芽的用量保持在150 g·d-1左右。
对锌元素的合理化使用,也有助于促进种公猪性腺激素的分泌,并提高种公猪的性功能,保障生殖腺以及睾丸的良好发育,为种公猪的生精阶段提供保障。
种公猪品种选择要能够为种公猪培育以及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关键保障。在通常情况下,在母猪产仔的3~5胎当中选取相应的种公猪品种,并在后续的饲养以及管理阶段实现对不同饲养环节优质种公猪的选择,确保最终所选出的种公猪能够具备精力旺盛、机体健康以及身体高大等方面的优点,充分满足筛选阶段对于优质品种的要求。除此之外,根据种公猪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并结合完善的饲喂标准,实现对饲料产品的合理化配置,确保饲料产品中具备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等物质,以提高种公猪的射精量以及精液品质。同时,确保所选种公猪品种具备发育良好、生殖特性明显等方面的优势,且射精量相对较大,保障精液品质优良,为种公猪的培育工作奠定有力基础。
为了保障种公猪的利用率,防止疫病发生,应从猪舍环境卫生和种公猪个体卫生两方面进行管理。
首先,在建造种公猪猪舍时,应尽量营造一个冬暖夏凉、环境清洁、舍内安静的生活环境,并保持种公猪舍清洁卫生。种公猪舍一般要求:圈舍干净卫生、干燥、温暖、无贼风,舍内温度全年应保持在18~20℃[1]。
其次,成年后的种公猪必须单圈饲养,避免相互爬跨干扰,保持舍内环境的安静。饲养员要细心观察种公猪的采食情况,根据种公猪体能需要,3次·d-1,同时进行猪舍卫生清扫,包括围栏、饲具、场面、地面,场角等,天棚和排风口也应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猪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室,杜绝一切参观和非工作人员入场,饲养员或兽医进入猪舍时要换鞋、更衣、消毒,特别是兽医携带的药具也应提前做好消毒。每周至少要用消毒液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2次。消毒剂应选择对种公猪刺激性小的,同时要定期更换或2种消毒剂交替使用。
最后,应保持种公猪身体各处清洁卫生,可以每天用硬刷子进行梳毛,通过刷拭和按摩起到清洁种公猪皮肤的效果,同时也要刷拭和修整肢蹄,发现身体沾染粪便及时用常温水冲洗干净。注意秋冬气温降低时应使用温水,一是可以清除种公猪身体上的污物,减少皮肤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二是可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三是能使种公猪温驯听从管教,避免配种时伤及母猪。
种公猪的最适宜配种年龄为2~4岁,这段时期种公猪抗病能力较强,生活日程多数被安排得很有规律性,一般很少染病。但也必须要严格执行免疫程序,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定期消毒,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确保种公猪的健康。整体上看,防疫重点在呼吸系统疾病、腹泻性疾病以及寄生虫感染三个方面。各级种公猪场应遵照国家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常见多发病的流行情况,制定适宜本场的防疫程序,并按即定程序进行免疫。对于发病率高、感染性强的猪瘟、猪口蹄疫等疫病,每年免疫注射2次,平均半年1次;对于常年流行治愈率较低的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等疫病,每年可免疫注射4次,平均3个月1次;对于可造成体能下降、慢性中毒甚至隐性感染性较强的寄生虫类感染,如果是体内寄生虫,每年驱虫4次,平均3个月驱虫1次,如果是体外寄生虫感染,应结合虫卵和种公猪繁殖利用情况以及当地寄生虫病流行趋势,适时进行防治,以后每季度再用抗生素投药预防保健1次。
为有效提升种公猪的繁殖能力,需要根据养殖场的母猪发情日期以及总体数量进行科学规划,严格把控种公猪的配种数量,避免对后期的配种作业造成不良影响,充分发挥出母猪的生产性能,保障养殖场配种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对饲料添加剂的把控,选取优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类型,并在饲喂的过程中使用合理的用量以及科学的配比,有助于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在加强种公猪繁殖管理力度的基础上,明确掌握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可有效推动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