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普基地吸引力影响因素分析

2021-01-11 08:25刘伟凡汤乐明严俊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展品场馆科普

刘伟凡,汤乐明,严俊

(1.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北京 100020;2.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北京 100032;3.《民主与科学》杂志社,北京 100101)

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文明进程。文明社会的建构和完善,仅有经济层面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科学、文化和意识层面的支撑,需要新公民和新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的维护[1]。同时,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又会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智力推动力量。科普的意义就在于此。

北京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激励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人才,能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无论是开展品牌科普活动,还是挖掘高端资源,抑或是让科普常态化,都离不开科普基地建设[2]。科普基地是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主要载体,是培训科普人才、开发科普产品的重要机构,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

目前已有研究中,针对科普的研究在CNKI 上共有4 万余篇,而关于科普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则只有60 余篇,大部分集中在科普建设的某个方面,例如科普队伍[4]、场馆建设等[5-6],而且多为定性研究。

科普基地的建设是科普工作的供给侧,公众的参与是科普工作的需求侧。二者相互支撑,共同推进科普事业的发展[7]。本文重点关注需求侧的变化,以区域(北京市16 区)科普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人、财、物三方面的影响[8],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影响科普基地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科普基地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1 北京市科普资源分布现状

经过10 余年的培育,北京市科普基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量增加,水平大幅度提升[9]。根据北京市科委网站历年科普基地命名公示文件,截至2019 年底,北京市命名科普基地420 家,共分为四类:科普教育基地359 家,科普培训基地10 家,科普传媒基地33 家,科普研发基地18 家(详见图1)。全市已逐步形成以中国科技馆等综合性场馆为龙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为补充、综合性与行业性协调发展,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科普基地发展体系[10]。

图1 北京市科普基地类型分布

1.1 科普基地的区域分布

北京市科普基地,海淀区数量最多,为87 家,占到近21%,平谷区数量最少,为6 家,不到1.5%。城区科普基地数量多,6 区科普基地数量合计260家,占62%,其中尤以海淀、朝阳、西城数量众多,均超过10%。郊区数量偏少,10 区合计160 家,占38%。延庆、怀柔、密云、门头沟、平谷等4 区科普基地数量均不超过15 家(详见图2)。

图2 北京市科普基地区域分布

北京市科普基地分布极不均衡,呈现两极化分布。城区聚集了最优质的科普设施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流资源,具有数量多、资金投入大、科普活动水平和影响力高、展厅面积大、科普设施和展品水平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高的特点。而与之相对的,郊区科普基地数量少、普遍水平偏低、占地面积大、展厅面积小、科普设施和展品水平低、服务质量低、旅游与农业观光类多。

1.2 科普基地的单位性质

目前,北京市共有420 家科普基地,依托于事业单位的有233 家,占55.6%;依托于企业的有155家,占37%;依托于民办非企的有11 家,占2.6%;依托于军队的有5 家,占1.19%;依托于社团的有3家,占0.7%;依托于其他的13 家,占3.1%(详见图3)。可见,依托于企业的科普基地,如科技型企业、生产加工类企业、农业观光或现代农业类企业,已成为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科普基地的种类,拓展了科普基地的内涵和外延。

图3 北京市科普基地单位性质分布

1.3 科普基地的单位级别构成

北京作为首善之都,集聚了大量的中央在京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据统计,依托于中央单位的科普基地有87 家,占20.71%,是科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北京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荐的科普基地有148 家,占35.24%,是科普基地的中坚力量。通过16 区区科委/区科信局/区科协推荐的科普基地有185 家,占44.05%,是科普基地建设的基层力量(详见图4)。

图4 北京市科普基地级别分布

2 北京市科普资源吸引力的影响因素

北京市科普资源的吸引力受到多重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本研究中,选择体现吸引力最直观的指标“参观人数”作为被分析对象,以实际科普资源建设中涉及的三大方面:设施、资金、人员(即人、财、物)作为影响因素[11]。数据按照北京市16 区进行分组统计。

2.1 硬件设施方面影响因素

在本研究中,根据科普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科普资源的硬件设施定义为科普基地的数量、场馆、展品三大方面[12]。其中,场馆主要考虑场馆的面积,展品则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进行分析。展品动态即每年新增展品的数量,体现科普资源的时效性和创新性。静态指的是累计的展品数量,体现科普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延续性。硬件设施方面的指标体系如下图5。

图5 硬件设施水平指标体系

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1。

表1 年参观科普基地人数与硬件设施相关性分析

结果显示,在本文关注的指标中,对参观者影响最大的是场馆面积,其次为场馆数量,展品类的指标对参观者的影响非常小。

(1)决定参观者人数的关键指标是场馆面积。参观人数和场地面积表现出很强的正向相关,即场馆面积越大,对参观者的吸引力越强。因此,在加强申报管理、控制基地数量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集中优势资源,整合现有空间,适当扩大展馆的面积。

(2)展品的数量和新展品的出现对参观者的吸引力很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的展览品大多是“供给驱动”的,即由展方决定展品,并没有充分听取参观者的意见;另一方面是观众对展品变化的敏感性不高,参观主要针对的是展馆本身,这体现出科普基地的宣传推广不到位,没有对新展品信息即时推送。

2.2 资金投入方面影响因素

资金投入是科普基地建设中最直接和有力的影响因素。目前,科普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投入和其他来源两大类。考虑到资金投入的效果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资金投入指标方面引入了前两年的资金投入情况。具体指标体系如下图6。

图6 资金投入水平指标体系

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2。

表2 年参观科普基地人数与资金投入相关性分析

表2 (续)

总体来看,2016 年的总投入对2019 年的参观人数影响最大,其次是2017 年和2018 年。

(1)在资金来源方面,非财政投入资金,包括社会资本、捐赠、市场化运营收入等,对科普基地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非财政资金参与程度越深的区,吸引到的参观人群越多。究其原因,社会资本追求盈利,关注客户需求,更重视展项的吸引力和市场运营推广。

(2)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虽然可获取的数据有限,但是仍可以明确看出,2~3 年前投入的资金对当年的科普基地建设影响最为明显。可见,科普工作是一项持久战,资金投入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各方面持续稳定的投入。

(3)在经费类型方面,2016 和2017 年的非财政投入对参观者人数的影响力较大,而2018 年财政投入对参观者的影响较大。

2.3 人员服务方面影响因素

北京市全职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少,志愿者大量参与到科普工作中。在为数不多的科普专业人员中,一部分是科普业务人员,从事行政管理、设计策划等相关工作,另一部分是直接与参观者接触的讲解人员。

针对这三类人员,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表3。

表3 年参观科普基地人数与人员投入相关性分析

数据显示,在这三类人员中,科普业务人员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参观量,其次是志愿者的数量。

(1)直接接触观众的讲解人员不是决定参观者数量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对科普基地进行设计、宣传、维护的专业科普人员。北京市民文化水平较高,视野开阔,对科普基地的展品展项、科普活动具要求很高。专业的设计、周密的策划、广泛的宣传,更能提升公众的参观意愿,因此加强科普专业技术人才的建设,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13]。

(2)相较于全职讲解人员,志愿者的数量对吸引观众的作用更大。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因为讲解人员的数量本身偏少,与观众接触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志愿者大部分是学生和热心市民,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被市民所接受[14]。

3 北京市科普资源吸引力提升建议

3.1 加强资源挖掘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数据分析显示,场馆面积和区域内的场馆数量对吸引参观者至关重要。北京市郊区的科普场馆大多存在面积小、数量少的情况。大致来看,近郊人均科普基地场馆面积是城区的2 倍,远郊是城区的1/2。昌平、大兴、房山等区大量建设的温室大棚计入场馆面积,直接推高了近郊的人均场馆面积,而远郊区的基地以户外观光为主,科普场馆面积较小。这种科普场馆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的情况一直存在,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郊区有景区多、景区面积大的特点,同时又有数量众多的农业生态园、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议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各区加强对郊区景区资源、生态园、农业园等的挖掘,加以培育和建设,打造出一批旅游资源与科技资源融合、现代农业与科学传播融合、生态环保与旅游观光融合的科普基地,实现郊区科普基地与城区科普基地的有效互补。

3.2 避免过度商业化,打造特色科普品牌

数据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基地的展品变动对参观者的影响非常微小,只有国博、故宫等大院大馆的重磅专题展览能明显影响当年的人流量。

郊区科普基地普遍存在展品数量少、水平低的问题。从展品数量看,城区和近郊基本持平,远郊较低。从互动展品数量看,城区高于近郊和远郊,远郊约为城区的1/3。郊区科普基地大多为农业观光类、生态园类基地,为吸引亲子游观众,重视儿童乐园、农事体验设施的配备,轻视科普设施建设。同时,由于郊区基地在资金、人才、策划方面的天然不足,导致科普展厅设计建设、运营推广的能力不足。

为了在展品吸引力和价值创造之间实现平衡,可考虑由科普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整合科普基地资源,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普基地活动,每月一个主题,形成科普基地主题品牌活动月,如科技馆活动月、博物馆开放月、高校院所开放日、公园科普开放月、国民健康科普月、生态环保科普月、都市农业科普月等。

3.3 拓展科普功能和内涵,探索市场化转型

资金投入数据分析显示,非财政投入资金对科普基地的正向作用非常明显。科普事业虽以公益事业为己任,也并非与产业绝缘。一方面,门票运营等收入虽不旨在营利,但同样需要运转在市场经济轨道之中。另一方面,在博物馆、大篷车及各类科普设施等科普事业载体的背后则是与之紧密相关的产业链条。如博物馆商店、科普展品生产企业,以及科学形象标识向商品的转移,等等。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3.3.1 将青少教育植入基地,开辟中小学第二课堂

科普,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就是青少年科技教育。缺少青少年教育功能,科普事业难以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科普产业更难以培育发展。目前科普基地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游客参观游览、讲解和展品形式来实现的。这类方法经济收益低,且参观者的接受程度也有限。鉴于此,可考虑围绕基地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课程。首先,梳理分析基地核心资源,找出适合设计科普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其次,邀请科技教育专家或学科专家,在深入分析基地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总体设计思路和方案。再次,成立由学科专家和基地专业人士组成的课程设计小组,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根据不同体验时长、体验形式,进行课程方案或体验方案设计,开发出系列特色课程的内容,并不断进行丰富和提升。

目前很多基地都具备开发、组织、实施科普课程的条件和能力,如中国地质博物馆适合设计地震主题的科普课程,中国消防博物馆适合开发应急消防主题科普课程,北京植物园适合开发植物主题科普课程,北京动物园适合开发野生动物主题科普课程,北京海洋馆适合开发海洋生物主题科普课程。通过科普课程开发和实施,将走马观花的游览和深度学习的知识传播结合起来,通过引导、熏陶、渗透,更能提升科普的深度和影响力。课程前期可以采用免费体验+付费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意加强与周边中小学校的对接服务,在客源稳定后即可为基地提供稳定的收入。

3.3.2 将文化创意元素注入科普,为科普基地赋能

如何让广大市民知道、游览、消费基地,一直是科普基地需要解决的永恒主题,当然也是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普文化产业往往包含较高的科学含量,同时吸纳一些其他文化要素,并通过影视、网络、书籍等文化产业载体的形式形成科普文化产品,在公众中广泛流通,经济效益往往高于科普事业。科普基地需要有自己的IP 品牌,他可能是一种信息,也可以是一个图案,一个名字,或者是他们的组合…目的是让大众便于识别。产品、营销、运营只有良性循环发展,以销售反哺大众对品牌的认知,通过认知度提升促进品牌销售。科普基地是品牌产品展示、推广宣传、聚集客流、关系维护的根据地。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推出鼓励科普文创的政策,促进科普基地积极进行科普文创产品开发,以文创为切入点,创意+科普+文化+非遗+……,开发系列自主品牌IP 产品,使文化与品牌融合,将被动推广方式转化为主动消费传播,让爆款文创为科普基地赋能。

3.3.3 将科普与旅游深度捆绑,让科普活动成为科技旅游和科普研学的重要内容

科普与旅游,从来就不是割裂的,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缺少科技元素的旅游是瞎玩,没有灵魂;缺少游玩性质的科普是说教,没有生命力。很多景区虽然具有丰富的科普资源,但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对游客没有持续的吸引力,游客游玩一次就没有下次,只有生态,没有知识。很多纯科学传播性质的基地只是注重展厅建设和展品丰富,有比较强的科学知识传播功能,但缺少娱乐和互动功能,缺少旅游配套设施,活动很难开展,不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游玩和体验,不利于活动的持续开展和深入。建议科普管理部门和旅游部门联手协作,共同研究,打造科普与旅游融合的基地,为市民提供更具吸引力、更有科学内涵的服务。

2016 年12 月19 日,教育部等11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中小学要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学生参与情况将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议科普基地抓住契机,针对性开发研学旅行内容,让科普活动成为科技旅游和科普研学的重要内容。

3.4 加强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志愿者体系建设

3.4.1 加强以学校教育、社会培训、合作培养相结合的科普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传播,涉及到各学科领域,从事科学传播的科普人可以是高校培养出来的科班人才,也可以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科学家,还可以是新闻、影视大咖,更可以是高校教师,可以说各行各业都需要科学传播人才。如何壮大、提升科普人才的队伍和水平,显然仅靠高校培养的有限人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科普职业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将科普经费的5%用于科普人员培训活动,日本文部省对科技博物馆工作人员也进行定期培训,通过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可以考虑将馆内人员送到高校、海外进行专门领域知识的培训,以提升其业务能力。

在欧美国家,科学家、研究人员、工程师等既是其领域的专家或专业人士,同时也是科普骨干力量。政府组织编写科普实践指南并向科学家推广,对缺乏科学传播经验的研究人员,有关机构还举办科普技能培训班、派研究人员去新闻机构见习,提高科学、教育界人士与大众传媒合作的能力。在“科技周”“科学节”等大型科普活动中,科学家、研究人员、工程师等作为志愿者参加,为公众带来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一次科普活动,就是一次最新科技的发布会、推介会、交流会。为发展壮大专业科普人才队伍,可从三个层次考虑采取措施:

一是实施科普领军人才计划。鼓励各领域专家和专业人士开展科学传播,并进行选拔评选,支持在其领域开展科学传播,开设北京市杰出科学传播人年度奖项。

二是广泛开展科学人才培养工作。深入推动高校科学传播专业学科建设,广泛推进科普人才职称评定工作。鼓励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影视协会、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辅导员协会、科技新闻协会等在内的专业社团组织,搭建培训和服务平台,面向科普基地一线人员进行培训,实现所有骨干科普人员每年轮训1 次。

三是,加强社会培训。针对相关领域专才,广泛开展科学传播知识培训,鼓励专业人士参与科普、热爱科普,最终成为专业领域科普人员。培训可以由专业培训机构、科普基地、科技管理机构等主办。对在科普行业有一定经验,但是专业知识缺乏的人员,可以采取和高校、院所以及社会机构合作的方式,对这部分人员的专业领域知识进行补充和更新。

3.4.2 完善高校科普志愿者体系建设

专业的科普人员主要用于解决科普基地的长久运营和发展问题,而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则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北京高校院所云集,拥有最为优质、最为庞大的大学生、研究生群体,这些新时期的青年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着最为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有理想、有热情、懂专业。建立科普志愿者社团组织,建设科普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建立健全高校科协或学生团体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机制,建立完善科普志愿者激励机制,通过项目引导和组织培训,推进大学生科普社团发展壮大,最终实现高校科普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增强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能力,增强首都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的保障能力,提升科普北京品牌影响力和显示度。

猜你喜欢
展品场馆科普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科普达人养成记
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
国宝展品被盗案
科普漫画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