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龙龙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是江苏省淡水渔业中最具特色与影响力的主导支柱产业。随着河蟹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河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又称“河蟹肝胰腺白化病”,俗称河蟹“水瘪子”病)已成为行业内最为关注的热点及难点病害问题之一,该病在一龄蟹种培育期及成蟹养殖阶段均有出现,集中暴发于成蟹养殖中期,对产业危害较大。
自20 世纪90 年代江苏“大养蟹”开始,该病就已零星出现,但未曾在公开场合报道过。2002 年左右,有记载的报道开始出现。2015 年,该病害曾席卷了江苏大部分河蟹主产区,其中尤以苏北地区最为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20 年6 月以来,该病再一次在苏北河蟹主产区蔓延,与2015 年发病情况相似。该病发病隐匿,治疗效果不佳,最终导致商品蟹食用价值下降或大量死亡。国内众多从事河蟹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从病原微生物感染、池塘有毒有害药物残留、营养缺乏、溶氧不足及水质恶化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系列研究,但确切病因始终未明确。
肝胰腺是河蟹最重要的消化与能量储存器官,由大量细微的肝小管组成,正常颜色为鲜艳的橙黄色,也是河蟹最重要的品食部位。该病因肝胰腺颜色显著变化及萎缩坏死而命名。发病初期,病蟹主要表现为摄食不佳,投喂的饲料剩余;发病中期,病蟹壳色暗淡,行动迟缓,肝胰腺颜色部分呈现乳白色、红褐色或粉红色,内部或存在少量积液;发病后期,病蟹体重明显减轻,不能自行翻身,几乎失去运动能力,肝胰腺颜色灰白,呈糜烂坏死状且极度萎缩,肌肉部分溶解,壳内充满积液,蒸煮后有刺鼻臭味,失去食用价值。
纵观2011—2020 年10 年期间,仅有2015 与2020 年该病呈显著暴发趋势,其他年份发病率均处于极低水平。然而,与该病相对应的上述两年的天气则极为相似,均为降雨量较往年显著增多,连续阴雨天较长,日照时间缩短。
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的数据分析,2015 年4 月,江苏河蟹主产区平均气温较往年正常平均气温基本相当,略微偏高,其中苏州地区偏高最多,约1~2 ℃。降水量方面,江苏河蟹主产区降水量较往年正常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多,平均偏多20%~50%,其中部分地区(如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淮安等个别地区)偏多50%~100%。光照时数方面,江苏河蟹主产区平均光照时数较往年正常平均数值偏多约20%,个别地区(南京、常州、苏州个别地区)偏多20%~50%。2015 年5 月,江苏河蟹大部分主产区平均气温较往年正常平均气温基本相当,略微偏高,其中苏州地区偏高最多,约0.5~1.0 ℃,而泰州、扬州、淮安、盐城大部分区域平均气温较往年略低。降水量方面,江苏河蟹主产区降水量较往年正常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多,平均偏多20%~50%,其中部分地区(如泰州、扬州、盐城、镇江、常州等个别地区)偏多50%~100%,极个别地区偏多100%~200%。光照时数方面,江苏河蟹主产区平均光照时数较往年正常平均数值偏少约20%。
据江苏气象台和中国天气网的数据分析,2020年6—7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超长梅雨季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第二极值,累计降雨量是平均年份的2.47 倍。梅雨期间,江苏河蟹主产区经历了长时间的连绵阴雨天气,光照时数显著偏少,总光照时数比常年少230~300 h,仅为常年的30%~50%。
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与中国天气网的统计显示,2020 年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在6 月1日、6 月9 日和6 月10 日先后入梅,分别比常年偏早7、5 和11 d。江苏地区在7 月21 日出梅,梅雨期长达43 d,较常年偏长10 余d。同时,南方多地区降雨极端性十分突出,有108 站日降水量达极端事件监测标准。
2015 年与2020 年相似的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同样暴发了河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而在其他正常年份,该病发病率处于极低水平。综上分析,该病的暴发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异常连续阴雨寡照天气有关。
晴天白天,蟹池中栽种的水草与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自身生长,同时产生大量氧气,水体溶氧充足。阴雨天气,光照较弱且气压较低,水草及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制氧能力显著降低,在不加开增氧机前提下,水体溶氧大幅下降。在夜间,大量水草、浮游生物、底栖螺蛳及河蟹等呼吸作用导致溶氧进一步下降。若连绵阴雨天气长时间持续,蟹池的水体溶氧水平将持续处于低位。
河蟹作为底栖水生甲壳动物,显著不同于持续游动的鱼类(鱼类通过不停游动使水流不断通过鳃丝而获得氧气),水体底层相对表层水体更易缺氧,因此,长时间的低氧水平可能导致河蟹长期处于低氧胁迫状态,导致活力下降,摄食下降或停止摄食,投喂饲料出现剩余。如持续时间长,摄食不佳将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代谢失衡,若恰逢生长蜕壳期,则可能出现恶病质状态,继而出现水肿。
定期进行底质改良是河蟹养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环节。剩余的饵料及动物的粪便堆积在蟹池底部,正常情况下,通过施用复合微生物及化学底质改良剂可有效分解残余有机质,最终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部分好氧性细菌自身繁殖受到抑制,分解有机物能力大幅下降。
氨与亚硝酸盐是蟹池中存在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以硝化细菌为例,这两种有毒物质可由硝化细菌所消耗,并生成无毒性的硝酸盐,硝酸盐又是藻类的最佳氮肥,能被藻类所吸收及同化。在缺氧条件下,氨与亚硝酸盐的分解将受到抑制。与此同时,在缺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活力升高,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为氨及游离氮,水体中的氨含量将持续上升。同理,作为好氧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芽孢杆菌分解有机物及对其他有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效果降低。
光合细菌是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的重要有益微生物之一,其以光作为能源,在好氧黑暗或厌氧光照条件下利用各种有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不足及缺氧条件下,光合细菌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受到抑制,水体中硫化氢及氨含量将上升。以硫化氢为例,低剂量的硫化氢即可对河蟹产生极强的毒害作用。
池塘底质恶化容易滋生大量病原菌,如弧菌等,其中副溶血弧菌可引发河蟹肠炎等疾病。肠炎是危害河蟹养殖的最常见病害之一。河蟹长时间摄食不佳或停止摄食,蟹体自身免疫力将显著下降,抵抗病原菌感染的能力大幅降低。在河蟹肝胰腺损伤已发生后,病原菌的滋生及继发感染,将进一步加重蟹体的损伤,导致病情持续恶化。
综上所述,河蟹肝胰腺坏死综合征,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异常连续阴雨寡照天气引发,河蟹长期在低氧环境及恶化的底质中导致的蟹体损伤综合征。如果管理不当,例如清塘不彻底、水草太多、水位过深、增氧不足,再如饵料诱食性不佳等因素将进一步加重病情。
相对于正常天气,如若遭遇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需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思路,以最大限度应对恶劣天气对河蟹养殖的影响。
不论正常天气或恶劣天气,每年成蟹收获结束至次年放养蟹种之前,应充分进行彻底清塘(包括长时间暴晒、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施用发酵有机肥、旋耕等)工作,以充分进行底质改良,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及后续病原菌的滋生等问题。
经初步调查,随着蟹种放养密度增高,该病发病率呈增高趋势。这是因为蟹种放养密度越高,在蟹池长期低溶氧状态下,单个养殖动物获得的氧水平将更低,导致低氧胁迫效应加大。如遭遇长时间阴雨寡照天气,需降低蟹种及配套动物(螺蛳、吃食性鱼类等)放养密度,以减少好氧动物的溶氧损耗。
连续阴雨天气,光照较弱且气温偏低,若水位过深,蟹池底部溶氧及温度将显著降低。相比正常天气而言,蟹池水位须适当降低,以增加光透率,进而增加水体溶氧水平与底层温度,以促进河蟹摄食及底层有机质的分解。
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除了作为生长蜕壳的隐藏躲避之所,还能净化水质、增加溶氧及提供植物性饵料等。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水草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加剧,若水草密度较高,则不利于水体溶氧水平的升高。针对以上情况,应加强水草密度及其形态营造管理,大幅降低水草密度的同时,增加水草通道,以“井”字形为宜,以促进水体流动,增加水体溶氧水平及底层透光率。
溶氧水平是集约化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关键水体理化因子之一。正常的溶氧水平可有效促进养殖水生动物摄食,促进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对于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极为关键。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若遇连续阴雨天气,蟹池中水草及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制氧能力显著减弱,加大加强机械增氧力度对于维持水体溶氧水平至关重要。生产实践初步表明,适当增加水车式增氧机对于提升蟹池溶氧水平效果显著。
配合颗粒饲料中通过加拌某些绿色免疫增强剂可有效保护蟹体免受损伤、减少因环境胁迫导致的死亡。在连续阴雨天气,添加黄芪多糖、大黄、甜菜碱、大蒜素等中草药保肝与杀菌制剂,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可有效提高蟹体免疫力,降低肝胰腺损伤及病原菌继发感染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