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泓
摘 要: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导入法能快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马上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来,能够體现一定的美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导入;美术教学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如何起步,决定着这堂课的整体质量,小学美术教学课的开头或起步,就是新课导入。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促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堂美术课能否成功导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导入有如此显著的教学功效,不管采用哪些方法,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灵活运用。导入新课要亲近自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下面就介绍几种我常用导课的方法:
一、谜语导入法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用谜语导课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而且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课形式。
例如:上这一课时,我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则谜语:“此物真稀奇,中国人,家家有、人人有,一家就有好多个,外国人家却没有”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提示一:是动物;提示二:又不完全是动物。“对了,就是12生肖(或12属相)”这是上《有趣的属相》时我的开场白。
课的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并帮助学生了解属相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的特色文化,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二、画面导入法
通过图画导入新课,可以增强直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上《四季的色彩》时,先不出示课题而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受不同季节的色彩时自己来辨认是哪个季节,不用老师过多的言语,学生们就已经自己总结出来了。
三、故事导入法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那饶有兴趣的故事情节和教师配合以丰富的表情动作,能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意境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联想。
例如:在上六年级《家乡的小吃》这一课时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关于南京臭豆腐的由来:相传康熙八年,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准备再次应试。因无盘缠返乡,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其父在家乡开设过豆腐坊,于是王致和每天做些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许久王致和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后来传入宫廷,慈禧太后也非常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同学们也开始一起讨论起各种小吃的由来和做法,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四、谈话导入法
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仅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亲切交谈,能使学生从教师的谈话中受到启发和感染,还能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新课的题材和意境中。
例如:《自行车局部写生》中通过我和学生交流自行车的种类、功能和动力来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回忆自行车的构造。
五、提问导入法
导入新课时的提问,其目的是为了创设学习的条件,其要旨在于激发兴趣。教师可根据学习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成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进行诱导式提问,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快乐的人》中我问学生们:“什么时候你是最快乐的?”、“你在快乐的时候想做什么?”……
学生回答非常活跃,有几个学生甚至跑到讲台前做各种动作,我趁机配合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学生的各种动态,使这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
六、实录导入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把身边的事物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置身于其中,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观察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内容和场景。
例如:《放学了》这一课,课前我把学生们在放学后的一些活动用摄像机录下来,课堂上放给学生。通过观看要求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说出所喜爱的活动中的人物动态形象和活动规律。这样导入,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除了上述几种导入方法外,美术教学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通过欣赏范画、听歌曲、实物展示、即兴发挥等。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都要紧扣教学目标,都要新颖别致、以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授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