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倩 陆晓忠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 对象选取为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一组成员列入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另外一组列入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皮疹1例、心悸1例及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对照组皮疹1例、心悸0例及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两组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以消失,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说明中西医结合方式使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利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5--01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及周围组织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疾病可能与病毒性感染有关,或者长期存在吸烟吸管,气道黏膜受累,细胞被炎性浸润,咳嗽、咳痰为最为显著的临床症状[1]。近来年,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指出,我国的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对中老年群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该种疾病病程长,患者患病后免疫功能直线下降,容易受呼吸道感染及寒冷刺激,使得病情加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抑制病情发展十分重要。临床治疗以化痰止咳及抗感染为主,由于患者的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单纯西游难以有效控制病情,使得病程延长。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咳嗽”范畴,受外邪侵袭,加六淫影响,累及脏腑,使其功能失调,导致肺失宣肃,肺气逆行,治疗的根本在于驱散邪气及调理脏腑。临床研究得知,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效果更佳[2]。本次研究将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医及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为: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患者,研究自2018年9月开始,截止到2019年9月,共选取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②咳嗽、咳痰病程累及达3月/年;③病程≥2年;④患者经过胸片及肺功能检查得以确诊。排除标准:①肺功能不全;②支气管扩张;③近期服用其他药物;④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研究。随机抽签分2组各25例。对照组临床资料显示:男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0~73(51.69±3.57)岁;急性病程1~7(3.45±1.23)d;观察组临床资料显示:男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32~75(51.45±3.61)岁;急性病程1~8(4.03±1.25)d。基线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满足组间初始样本公平对比条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25)采用单纯西医治疗,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注射((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225,规格:4ml:30mg),将其融入0.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滴注2次,每次30mg,起到化痰止咳的效果,调节患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海南天涯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41172,规格:0.5g),混合至100ml/0.9%氯化钠溶液中,起到抗感染的作用。根据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观察组(n=25)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采用的西药剂量及类型与对照组相同,西药药方为:麻黄12g、桂枝、半夏、桔梗及白前各9g、干姜、五味子及炙甘草各6g、细辛3g,针对痰热郁肺者,加入鱼腥草12g、黄岑9g,针对黏液浓稠者,加入瓜蒌皮及枇杷叶各9g,采用水煎服的方式,500ml清水煎至200ml药水,早晚各服100ml。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咳痰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喘憋证候进行评分,0~3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③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心悸及胃肠道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行t检验,不良反应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及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患者恢复更快(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皮疹1例、心悸1例及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2/25),对照组皮疹1例、心悸0例及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0%(3/25),两组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出现咳嗽及咳痰的症状,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极为常见,且近年来逐年升高,成为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且多存在病程长、难治愈等情况,如治疗不及时,一旦疾病进展成为慢阻肺疾病,将累及患者的脏器功能,对生命安全构成更大的威胁,随时可能存在生命危险。西药治疗该疾病以口服抗感染药物为主,同时服用止咳平喘的药物,症状可得到快速缓解,但是,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增加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使得疾病治疗更加棘手,再加上患者气道抵御能力下降,单纯西药难以取得较快的效果,使得病程得以延长,增加患者痛苦[5]。
西医在肺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有限,使得中医在临床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医角度将慢性支气管炎列为“肺胀”及“咳嗽”的范畴,疾病反复发作,久病迁延,患者元气受损,机体正虚邪恋,疾病为本虚标实,本虚是肺、肾及脾耗损,标实是血瘀及痰浊,治疗的根本在于“化”及“补”[6]。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中药方,其中麻黄及桂枝具有宣肺止咳、温化寒饮效果;干姜及细辛具有散寒解表的效果;五味子具有敛肺止咳的效果;半夏就有燥湿化痰的效果;桔梗具有宣肺化痰的效果;白前具有泻肺降气的效果;炙甘草具有益气养阴的效果,全方奏效达到止咳润肺、驱寒、解表、化痰功效[7]。本次研究结果所示,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更快,且未见不良反应增加,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以消失,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说明中西医结合方式使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利用。
参考文献:
[1]丁晓英,李强,吴雪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3033-3035.
[2]向太梅,易智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3):161-162.
[3]王智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7,45(7):186.
[4]刘艳芝.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6):212-212,213.
[5]任连军,任素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8):8-9.
[6]蔡娟.化浊宣肺汤联合西药治疗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2):146.
[7]段然,黄小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