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浩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环节本身较为繁琐,且建设周期长,所以整体上管理难度系数较高。在建设水利工程期间,相关的负责人务必要搭建科学而完备的工程质量及安全监管机制,相应地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排质量监管工作者狠抓建设质量,而且还要完成好管控工作,监督施工人员牢牢遵循施工要求,进而保证水利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工程安全。基于此,对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路径
引言
随着生产水平的提升,传统水利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必须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或者改造,以推动现代化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水利工程项目内容繁杂多样,同时在施工建设中涉及较多的流程和环节,给项目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针对其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估,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保障水利工程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为后期使用及维护保养奠定基础。
1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体系概述
新中国成立初采取政府全面监管时期。在这一时期之中,由于采取的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此时我国的水利项目常常被单一化地认为其会耗损国家的大量建筑资源,同时是交由国家政府单位投资运作的建筑项目,所以我国有关政府单位要求对水利项目建设的质量及安全性予以评估且采取统一化的监管,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上下级监管的关系。同时在该阶段,我国水利项目建设的整体进程较慢,同时还缺少统一化的监测指标,这就造成项目设施以及建设活动的随机性较为显著,很难达到既定的安全性标准。与此同时,部分水利项目的建设工作者在专业水利知识上的匮乏,此时就要求在政府有关单位引导下展开内部自查工作。
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问题
2.1质量监督人员的缺乏
质量监督人员既要熟悉掌握工程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等,还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经验。对于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员的职业资格认定和许可《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给予了取消。现阶段,外聘离职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难以满足长距离、点多面广的工程质量监督需求,也难以适应高强度、高海拔的工作环境,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难以组建稳定的质量监督队伍
2.2建设管理资金问题
建设工程之所以要采取造价控制的方法,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获得短期利益,不合理地展开造价控制。尽管从短期而言大幅度地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支出费用,不过从长期而言,就给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埋下了一系列不良隐患,极易诱发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不仅如此,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成本、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三者关系上处置不合理,这就使得水利工程的最优目标极难实现。与此同时,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认识到成本平衡的关键性作用,而只是肆意通过减少成本来减少费用支出,这就造成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进程无法获得保障,这无疑会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外界形象。
2.3制度体系缺失
当前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其存在滞后性的弊端,无法起到良好的约束和规范作用,难以达到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准。在制度体系构建中缺乏实效性,未能根据水利工程的基本特点和建设要求构建制度体系,导致其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规章制度在实施中出现形式化的问题。在工程验收过程中仅依靠水利部的相关规程,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量,导致制度落实效果不佳。制度体系以人员、实体工程质量和材料等为重点,缺乏对工程勘测和设计变更等环节的重视,也会导致设计与施工的衔接度不足,影响施工效率及质量。
3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路径
3.1增强监督队伍力量
借鉴交通运输、电力等其它行业监管经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监督人员队伍建设,加强正式人员配置保证监督队伍稳定。通过组建金属结构、施工、水工、地质等专业结构齐全、综合素质较高的巡查组,解决监督检查人才缺乏的问题。此外,要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和具体监督工作要求,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水平的全面提升。扩大人才发展空间基层水利工程质监队伍的发展与个人发展空间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个人能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人才自然会留下来,质监队伍自然而然就会慢慢地健全起来。基层質监机构应加大对质监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特别是实地学习一些大型、典型以及非本地的水利工程质监方法、程序,互相学习交流才能快速增加工作经验的广度和深度。质量监督属于技术型专业,对于基层专业人才的发展,应采用符合基层的人才选评专门政策和方法。
3.2健全管控,搭建系统、统一的网络监管体系
建筑材料是影响水利项目质量及安全程度的重要要素,相关的负责人务必要将材料的性能及质量管控安于重要的位置,不管是在采购建筑材料的过程中,抑或者是在采购环节结束后,当进入工程现场之后都应该根据既定规范加以监管及约束。只有把各个项目材料的质量落实下去方可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可靠。换言之,高水平的水利项目材料是搭建高质量水利工程的重要前提条件,相关的负责人务必要将那些质量低劣的工程材料拦截在外,不允许其投入进实际的工程建设之中。不仅如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还应该仔细地登记好工程材料的采购、验收以及复检等多个环节,避免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质量隐患。在管理水利工程期间,常常会关乎到管理人员的校对环节,而管理者规模较大并非一劳永逸,有时候还会引发一系列管理混乱的现象,比如说产生乱管、多管或无人管的问题,如此一来,水利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3.3开展信息化建设
人工管理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及时发现水利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容易对建设安全、进度和成本等造成负面影响。为此,应该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强化监督管理效果,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加大在信息技术引入方面的投入力度,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探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平台保障。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可以实现实时化交流和探讨,以便获取各方意见对施工建设方案予以优化,从而保障操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获取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信息和地理坐标等,通过三维空间地形图的绘制来实施可视化管理与监督,真正达到动态化管控的要求。
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实现工程预期目标、充分发挥工程效应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根本要求。水利工程特征及其建设情况,针对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监督队伍力量、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创新质量监督模式、加强监督技术支撑等对策,为加快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和深化质量监督机构职能改革等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娇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水利,2019(02):21-22.
[2]杜学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及管理效率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1):118-120.
[3]戴金龙.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8(23):108-109.
[4]赵雅清.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现[J].珠江水运,2018(18):100-101.
[5]邱信蛟.新形势下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计划编制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8(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