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军
摘 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重大恶性事件频发,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已严重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建筑工程质量所要求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是导致重大恶性建筑工程质量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要完善建筑行业管理机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减少或杜绝建筑工程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建筑行业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TL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32-2
0 引言
今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对于建筑业来说,也进入到全面注重提升品质层次、切实保障民生的重要时期。保定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正着力打造“京畿强市、善美保定”。而“京畿强市、善美保定”对保定市的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也因此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建筑工程质量方面的重大恶性事件频发,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已严重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建筑工程质量所要求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落后是导致重大恶性建筑工程质量事件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要完善建筑行业管理机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减少或杜绝建筑工程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笔者认为,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 确立和稳固统一执法,将统一执法贯穿建设工程整个管理流程
统一执法,尤其要统一执法标准,这是让建筑工程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的关键。要切实把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放在核心首要位置,通过资源整合和综合处置,将招投标、承发包等市场经营行为和安全、质量、材料行为纳入统一执法范畴,要求勘察、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材料等单位机构各负其责,全程监管,充分体现建筑工程统一执法的全覆盖、高威慑。
2 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
要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建立和实行广泛的竞争上岗制度和约束机制。在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时,需要建立一套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把评价结果应用与人员使用、晋升、奖惩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依法行政的内在驱动力。在体系构建时要考虑到不同部门、不同工作岗位的差异性,从而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要拓展工作人员业绩信息收集渠道,特别要收集人民群众的评价信息。要时刻掌握人民群众价值观和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对评价体系进行及时修正,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转化成指标纳入到评价体系,保证评价体系的可信性和有效性。并通过不断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用体系规范部门工作流程,及时地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不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
3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控模式,提升工程质量监控水平
要切实围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这一中心,加强建立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在建筑工程实际运行工作中,往往工程的运行情况与建筑工程质量手册中的规定要求标准是“两张皮”,要求是一方面,实际操作是另外一方面,更甚至于有些部门仅将建筑工程质量承诺作为一纸文书,不能深入结合本部门的特点进行操作,各个职能部门独立作业,独自设定自己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缺乏整体的统筹与规划,其质量标准也是由各个部门自己提出。各个部门是按照本部门业务的特征来设计和归纳其质量方针,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各行其道,没有做到部门之间的无缝连接,没有把单个的质量方针纳入同一质量方针之下,没有一个从上到下的推动过程,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标准执行,这样就失去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降低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要设立由建筑公司主要领导者挂帅的项目工程专门领导机构,提出公司总体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详细制定质量计划和措施要求,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审核和质量工作进行监督与考核。
4 加强现场工程管理
要建立一套透明、公开、公平的量化标准,以规范建筑工程的各项行为,形成环环相扣的生产流程和自成体系的产业链条,将可能出现的建筑工程“质量缺陷”尽量减少乃至消除,为部门提升执行力和理顺部门、岗位之责权、完善考核监督体系提供制度与机制保障。
首先要注重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的结合。通过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及时适当的纠正,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建立起外部审核制度,对各单位贯标情况坚持进行严格的外部审核,不断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持续改进。其次在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要把信息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导入做到有机结合。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建筑工程的各项工作进行流程再造,简化办事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电子系统,建设信息化办公平台,把工作流程固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形成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5 加强建筑的节能管理
建筑的节能并不是都能为子孙造福,在建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原本想立足于节能的建筑会成为垃圾建筑,甚至很多节能建筑会成为垃圾建筑,很多节能建筑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一些由于设计节约节能而导致的脆裂性的破坏,一些考察和勘测导致的不均匀沉降,甚至产生建筑的开裂倒塌,由于施工节能使建筑的寿命缩短,这些都会给社会增加不可取消的建筑垃圾,增加能耗损失。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为50-100年,国家颁布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也规定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为50年。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很多城市住宅建筑的寿命都不高,都低于50年,而且有一大部分楼房结构因为保温层结构及防水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导致墙体开裂,影响住宅寿命,甚至达不到50年,而最终使该建筑过早成为建筑垃圾,增加了能耗损失。
由于保温层的做法导致建筑垃圾增加。现今建筑发展为我国建筑发展的中后期,据有关部门统计近10年来的新建建筑为上世纪80年代的2倍,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合理的保温做法能延长建筑寿命,而不合理的保温做法则会减少建筑寿命。比如说,对建筑外做保温,可以延长建筑20年的寿命,而对建筑内做保温将减少建筑20年的寿命,如果内外混合做保温却要减少建筑30年的寿命,然而现在我国各城市新增建筑中竟然有一半以上建筑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保温形式,一些建筑师为降低造价,采用的是建筑内保温做法,夹芯保温,自保温等,这些保温做法使建筑的维护结构分别形成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造成了建筑结构在不同温度环境的不同形变,进而使建筑结构处于不安定状态,而这将导致几十年后将有上百亿的建筑成为垃圾建筑,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目前,我国应用于建筑保温的高效材料,其导热系数为0.06w/(mk)以下,有很强的热阻断能力。使用这些保温材料,要根据建筑构造的不同部位来做适当选择。因为两侧建筑构造的不同部位,有很大的温度差。以建筑的内保温为例,因为受到室内温度环境的影响,保温层内侧的墙体楼板温度一年内温差变化不大,一般为10摄氏度左右,而保温层外侧的温度则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一年内温差变化较大,高的时候可以达到50-80摄氏度左右,因此可以导致重质墙体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约发生每10度万分之一的变形。受内外保温层年温差的影响,一栋20米高的内保温层建筑内墙与外墙会发生10-16毫米的变形差值,这就造成建筑结构不同部位发生不同的形变,导致墙体多处发生裂缝,建筑物主体结构遭到破坏,增加能耗损失。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没有遵循逐层渐变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将导致提前成为建筑垃圾,增加各项能运的使用。比如没有注重不同材料的升降温速度,而导致热胀冷缩变形速度不同,相邻材料的变形速度不同,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空鼓现象,减少建筑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有些人盲目追求高舒适度和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但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效果需要若干大功率的机械设备才能完成,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还造成能源紧张及物资供应的不足,因此要解决不合理的建筑耗能,就要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减少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的产生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我国的建筑能耗。
总之,我国加入WTO后,对建筑行业提出新的挑战,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要抓住影响工程质量多种因素中的关键环节,正确处理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内部各部门及外部市场等各方面的关系,不断地完善建筑行业管理机制,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就能够做到减少或杜绝建筑工程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