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琴
摘要:习作是小学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地强化习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促进价值,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质量习作教学,对于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全面提升对习作模块的重视程度,并全面摸索和研究高质量开展习作的对策和方法,从而为学生后续综合能力的全面化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性;策略;研究
从目前的小学习作实施的基本现状来看,习作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瓶颈环节和突出问题,使得最终的习作教学效果打了折扣,自然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全面化培养,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针对习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和研究解决的对策,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习作的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从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提高重视程度,明确教学目标
习作是小学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模块。教师对该模块的教学是否重视,重视的程度是高还是低,习作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这些都会对具体的习作,教学实施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教师对该项工作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学目标也不够科学与合理。需要教师积极对此开展反思。例如,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和解读,并认真分析关于习作教学模块的表述,精准化把握习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并将高质量的习作教学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和后续更好发展提升相结合,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地结合具体的习作教学需要,设计长中短相衔接的习作教学规划,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同时对不同阶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进行合理定位,真正地为后续的习作教学指引方向。
二、夯实学生基础,避免空中楼阁
开展高质量和有效化的习作教学,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策略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试想学生连基本的生字词都不认识,连最简单的习作技巧和方法都不具备,那么将无法开展有效的习作学习。还需要教师结合习作教学的基本特点,积极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以避免学生空中楼阁现象的产生。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认真对该节课的生字词进行梳理和展示,同时教师借助PPT课件对这些生字词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讲解,并为学生进行生字读音的朗诵和笔画顺序的展示,同时积极地为学生进行例句展示。之后,教师可以对文章中包含的好的句子、好的段落进行精准化和透彻化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摘抄和背诵,同时在习作实践中进行应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并在课外阅读中同样进行素材的记录,为后续高质量的开展习作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授有效方法,把握写话规律
习作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只有积极地在习作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强化对习作方法和技巧的教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习作的规律和对策,为高质量的开展习作,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习作模块教学的基本规律,并积极地在教学实施中更加重视习作教学实施,教授给学生有效化的习作技巧和方法,促进学生高质量地开展习作学习。例如,在教授《写日记》模块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回忆一天中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件事情,并分析该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高潮,并让学生列好习作的提纲,打好草稿,待構思完毕之后再进行正式的习作,继而在学生在有效的习作方法运用下更好地开展习作学习。
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写话思维
小学生的习作思维还不够开阔,学习视野还不够宽广,使得学生的习作打了折扣,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基本认知特点和基本认知规律,合理地在习作教学实施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并以合作学习为基本依托和载体,引导学生开展开放式和自由式的讨论,进而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激发学习思维,实现更为高质量的习作学习。例如,同样以学习在教授《写日记》模块内容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引导学生分小组对如何写日记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过程中积极发言,踊跃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现身说法”,积极地说出自己习作中遇到的困境,并在小组框架内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教师则要积极地给予学生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充分进行经验分享和思路借鉴,进一步在互动交流中拓展学生思维和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习作学习。
综上所述,全面提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是有效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和全面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师要针对看图写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积极地会同其他优秀的语文教师同行,全面探索高质量开展习作教学的对策和方法,真正地在遵循客观教学规律上全面的优化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化培养。
参考文献:
[1]肖树彬.探讨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教学的对策[J].小学生(下旬刊),2021(08):77.
[2]周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效性[J].课外语文,2021(24):128-130.